章文覺
宜興市中醫醫院腦外科,江蘇 宜興 214200
腦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腦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1]。由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煙等原因誘發。腦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等后遺癥[2,3]。臨床表現為:頭痛、嘔吐、血壓升高,重癥者迅速轉入意識模糊或昏迷[4]。有研究表明,腦出血患者在接受手術期間,給予患者針對性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康復就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我院選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接受治療的40例腦出血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目的在于分析腦出血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路徑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接受治療的40例腦出血患者。
納入標準:(1)經過CT檢查,檢查結果為腦出血。(2)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加入研究。(3)既往無精神病史。
排除標準:(1)意識不清患者。(2)精神障礙。(3)嚴重器官受損等疾病患者。(4)危機生命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20例患者,觀察組20例患者(n=20)。對照組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齡45歲-78歲,平均年齡(59.7±2.5)歲。觀察組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齡44歲-75歲,平均年齡(55.4±2.8)歲。其中高血壓患者18例,顱內腫瘤11例,偏頭疼患者11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基礎資料的比對,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40例患者在我院接受腦出血手術。遵照醫囑給予患者營養腦神經和改善腦細胞代謝的基本護理。
1.2.1 常規護理 對照組開展常規的護理方式: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對患者開展的用藥發放、血壓測量、心理疏導和常規健康宣講。
1.2.2 臨床護理路徑 觀察組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方式,制定護理路徑計劃表:護士長作為組長,其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其制定內容主要包括:治療與護理、用藥、飲食、宣教等;在制定的過程中要根據患護理內容以及臨床經驗進行制定。制定完成之后發放對應的患者計劃表,嚴格按照內容實施。(1)入院第一天,將醫院的環境以及醫療設施的具體使用方法介紹給患者,并做出對應的解釋,以確保護患關系的良好,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并開展入院的護理評估,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同時,護理人員需將手術前的相關檢查時間、意義、目的、注意事項等告知患者,并協助患者完成相應的輔助檢查。(2)入院的第2天到手術前,護理人員需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瞳孔,gcs評分,叮囑患者做好術前準備,通知患者禁食禁水,告之術后相關注意事項,取得病人及家屬配合。(3)術后恢復期間,基于患者常規的持續低流量吸氧以及心電監護,并做好相應的口腔、皮膚、預防感染等護理,并通過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及其家屬開展相應的健康宣教,以對并發癥的發生進行預防。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基本穩定后,需撤掉監護儀,并開展康復訓練,主要包括肢體、語言、認知各方面的訓練。(4)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需做好出院后相應的用藥指導,將患者的飲食及營養等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并定期參與檢查。(5)出院當天,護理人員將復查的具體的時間告知患者,并協助其辦好相關出院手續。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疾病知識理解、患者依從度、術后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幾率方面對比。
1.4 統計學分析 收集40份有效數據,建立EXCEL表格,通過統計學SPSS 21.0軟件進行分析統計,計量資料均用(Mean±SD)表示,等級資料比較選擇獨立樣本的非參數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腦出血住院患者分別在疾病知識理解、患者依從度、術后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幾率方面對比。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幾率結果顯著低于觀察組患者。對照組患者疾病知識理解和患者手術依從性低于觀察組患者。見表1。
腦出血具有極高的死亡率,嚴重影響患者的認識障礙和運動障礙,為患者家庭增加負重。腦出血護理原則為安靜臥床、脫水降顱壓、調整血壓、防止繼續出血、加強護理維持生命功能[5]。防治并發癥,降低患者死亡率、殘疾率,減少復發幾率[6,7]。
有研究證明,臨床干預模式在眾多護理模式中脫穎而出,為高速發展的醫護事業增添濃重一筆[8]。以其科學的、針對性的、合理的、人性關愛的護理方式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9,10]。對患者開展對癥護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身體技能恢復。

表1 兩組腦出血患者疾病知識理解、患者依從度、術后住院時間和依從度比對(Mean±SD)
研究表明,對腦出血患者給予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縮短術后住院時間的同時,加強患者疾病知識理解和患者依從度,同時,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兩組患者結果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腦出血患者在住院期間,護理人員給予臨床護理干預,有效降低術后住院時間。提升患者對疾病知識理解和患者依從度,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具有臨床實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