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峻峰 李仁林 王元峰
(工程代建管理辦公室,北京 100035)
隨著科技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建筑物裝修污染控制逐年引起重視。特種密閉建筑工程與民用建筑工程相比,往往具有特殊要求,如建設周期短、建筑物密閉性強、建成后即投入使用等。這些特點都增加了建筑內部空氣質量控制的難度,必須從決策、設計、選材、施工、檢測與驗收等多個環節入手,加強綜合治理,才能較好地預防和控制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產生的環境污染,確保建筑物內空氣質量清新,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
對于某特殊密閉工程,我們在建設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裝修污染控制,工程建成后即對工程內空氣質量進行檢測,各項環保指標均優于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現就建筑物室內裝修污染物控制談幾點體會。
室內空氣質量關系到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必須高度重視,應當把室內空氣質量作為工程建設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工程設計階段就要把室內空氣質量控制目標列入設計任務書中。例如,某工程在設計階段就將“環保無異味”確定為室內空氣質量控制目標,建設單位領導從建筑的使用任務要求入手,高度重視室內空氣環保問題。沒有按照普通建筑那樣來對待和安排工程建設,而是從建設開始就重點關注建筑材料的環保問題,成為實現環保目標的重要基礎。
在整個建設工程的工作組織過程中,對環保的足夠重視,能夠把室內空質量的控制從開始就列入目標。把這個目標和其他使用功能一起,整體貫穿到建設過程中。通過對控制目標的解讀,具體要求為: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達到標準的有害濃度指標以下,且高于標準要求,使處于室內的絕大多數人對室內空氣品質指標表示滿意。主要污染物的控制標準參照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物控制規范》II類民用建筑工程進行控制(表1)。

表1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限量
工程開始的重視,對目標的實現起到關鍵性和基礎性的作用。
建筑的建設過程是多工種、多專業的交叉性作業,特種工程的工期要求一般比較短,使得這種情況更加復雜化,為了實現建成后室內環境滿足使用要求,領導的組織協調尤為關鍵。
成立建筑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管控領導小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建設單位牽頭,管控團隊包括:建設單位項目領導(領導、協調和決定作用),建筑材料污染管控專家(材料污染性的評價,提出材料是否應該使用的建議),總包方領導(材料的提供與施工管控和配合),監理(配合技術專家完成材料管控)。
管控領導組織中,建設單位的領導在組織、協調和決策中起著關鍵而重要的作用,可以協調專家、總包、監理行動一致,達到污染控制的目標。
保障特種密閉建筑,尤其特殊要求建筑的空氣質量,應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控制潛在的長期污染和施工過程中的短期污染,做到以“使用者健康和保障建筑功能”為本。在一個密閉的建筑空間中,僅靠新風系統排出建材導致的室內空氣污染并不現實。如果建材存在大的污染源,污染物釋放速率較大,即使室內新風系統滿負荷運行也不能把污染物排出而使室內空氣達標。
因此,在工程建設中,環境空氣質量管控領導小組可以協調工作,從材料的選用到施工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管控,為保證空氣質量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
在工程建設中,往往關注建筑的功能性能否實現,一些特殊的建筑都有相應的特殊標準來控制。而對于建筑工程的空氣質量,一般沒有特殊的標準要求,僅按普通民用材料標準要求往往達不到目標。特種密閉建筑涉及和使用的建筑材料種類比普通建筑復雜,帶來污染的幾率高;由于特殊性,其空氣質量難以保證,應有專業的建筑材料污染控制技術團隊來協作,進行“專業融合”。
建筑材料的污染主要有物理污染和化學污染。物理污染主要是材料中含有的放射性元素帶來的電離輻射污染,即放射性污染。這種污染,除了地下建筑外,僅靠建材的強制性標準GB5566標準可以控制。而化學污染卻復雜很多,利用現有的建材“有害物質限量系列標準”無法得到控制,即使全部使用符合標準要求的材料,建筑的空氣質量也常常達不了標。這是由于材料種類多(保溫材料、防水材料、各種粘接劑、涂料等),且材料標準要求的是材料本身,并沒有對使用后的結果給與承諾和規范,造成空氣污染是經常的事。
所以,僅靠材料采購中的“材料符合標準要求”的條件,根本無法保證室內空質量。民用建筑如此,特種密閉建筑由于其特殊性更難達到空氣質量要求。應充分發揮環控小組的作用,該小組對擬采購材料設備樣品按照標準進行有害物質含量檢測,同時進行污染物散發濃度檢測,實行材料雙把關。
建筑材料是多學科交叉的材料科學,種類繁多,必須有材料專家介入工程建設。管理、設計和施工人員一般不具備全面的建材專業性知識,尤其是污染源問題,往往只靠建材商的介紹推薦,材料屬性并不可靠;即使是專業的建材工作者也不一定對每種建材的屬性都掌握,勢必在材料選擇中存在很大的漏洞和欠科學性。在此情況下,引入建材行業具有權威性的污染控制專業專家團隊,從設計選材開始,貫穿整個建設過程是非常必要的。在某重要特種密閉工程建設中,引入專業團隊,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污染控制工作:
1)材料選擇。在設計選材階段,聽取專家意見,排除可能造成嚴重污染的大宗材料。
2)找替代品。為了實現裝飾效果或功能性,而材料本身污染性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應尋找替代品。例如風管保溫常用橡塑板,不僅板材有污染,而且橡塑較為溶劑型,污染大。在這種情況下,采用環保鋁箔玻璃絲綿板替代橡塑保溫板熱熔釘粘貼,解決了污染問題,實現了裝飾功能性。
3)改變構件加工工藝。對于一些軟包裝修,膠粘劑是回避不開的材料,為了減輕污染,采用邊緣粘接和點粘接,并提前加工加速污染物釋放等措施,減小膠粘劑用量,加速了污染物釋放,降低了污染風險。
4)室內環境空氣污染預測技術措施。裝飾裝修的集成污染是不可能避免的,但材料的污染是可以預測的。市場中大部分建筑材料,其環保性大部分能夠滿足國家環保的強制性要求,但是對于特種密閉工程來說,其環保性可能遠達不到要求。除了對材料的污染物含量進行檢測外,還必須進行污染評估與預測,防止出現污染物的累加集成效應,導致室內空氣污染物超標。材料選擇應確保使用后對環境的污染貢獻率小,消除污染隱患。由專業團隊采用專業技術測試材料污染物釋放速率,評價其污染特性,根據房間的容積、種類和材料用量及新風量,對空氣質量進行預測,是保證工程完成后空氣質量達標的關鍵措施。
為了保證建筑建成后的空氣質量,過程管控應包括:材料的選擇過程、材料或構件的生產制備過程和建筑施工過程。
如上所述,材料的選擇過程控制是指在材料選擇時,應根據空氣質量目標選擇能夠達到空氣質量要求的材料。材料或構件的生產制備過程監控,是指不僅看材料或構件的廠商檢測報告,而應檢測并對材料與構件的生產進行過程監控,防止為了趕工期、降成本等,使沒有經過專業評估的材料流入建設中。
建筑施工過程的管控不可忽視。材料污染控制專家進行現場巡視督察必不可少,主要目的是:以專業的視角,防止建筑承包商為降低成本“偷梁換柱”,使用未經準許可的偽劣易產生污染材料;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污染問題;發現交叉污染,及時向領導反饋,進行工作協調。施工現場進行24小時巡視檢查,可以進一步有效降低環境污染的風險。
特種密閉重要建筑建設空氣質量保障是一個系統工程。領導的高度重視確立空氣質量保障目標,引入專業污染控制國家團隊進行“專業融合”,建立協調管控領導小組和加強專業的現場巡視督察,某工程實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完全能夠實現特種密閉工程建設室內空氣質量環保無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