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學成 吉榮華 黃萍霞 張發劍 于正亮
摘要? ? 本文介紹了射陽縣近幾年輪作休耕情況,通過闡述推行輪作休耕的意義,分析了射陽縣推行耕地輪作休耕遇到的問題,總結了其具體做法,以期為今后開展輪作休耕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耕地;輪作休耕;意義;問題;做法;江蘇射陽
中圖分類號? ? S344.1?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061-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射陽縣地處蘇北里下河地區下游,以農業為主,是著名的優質稻米和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全縣耕地面積13.47萬hm2,耕作制度以稻、麥輪作為主。近3年,射陽縣在東部沿海鹽堿地區域和西北部沿射陽河地勢低洼區域進行輪作休耕試點,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肥力。
2016年射陽縣休耕輪作面積628.2 hm2,其中輪作換茬(種植綠肥)569.53 hm2、培肥地力(增施有機肥)58.67 hm2,分布在8個鎮區;2017年射陽縣實施輪作休耕636.27 hm2,涉及7個鎮區47戶農戶,其中輪作換茬235.73 hm2、培肥地力256.4 hm2、深耕曬垡144.13 hm2;2018年射陽縣實施輪作休耕722.47 hm2,涉及7個鎮區30戶農戶,其中輪作換茬260 hm2、培肥地力208.53 hm2、深耕曬垡253.93 hm2。
1? ? 推行輪作休耕的意義
1.1? ? 保障糧食安全
耕地實行輪作休耕是合理利用耕地資源、保障糧食安全的有力措施[1]。在當前耕地面積減少、質量不斷下降,農業面源污染較為嚴重的嚴峻形勢之下,實行合理可行的輪作休耕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國家從2016年開始實行輪作休耕試點,讓土地休養生息,保持土壤質量,逐步恢復地力,以達到“藏糧于地”的目標。提倡堅守耕地保護紅線、提升耕地質量,以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對耕地采取保護性措施,嚴禁棄耕、廢耕,不減少或破壞耕地、不改變耕地性質、不削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急用之時能夠復耕,糧食能產得出、供得上[2]。因此,輪作休耕將對確保糧食安全及農業可持續發展、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1.2? ? 發展綠色農業
綠色發展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內涵之一。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又明確提出擴大輪作休耕試點,充分體現了中央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農業部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輪作休耕試點面積41.07萬hm2,2017年增加到80萬hm2,力爭到2020年輪作休耕面積達333.33萬hm2以上。開展耕地輪作休耕,有助于減少化肥、農藥的投入,降低耕地利用強度,改變過度依賴資源消耗的發展方式,使土地得到休養生息。通過輪作休耕,可改善農田生態環境、調節土壤有機質含量、破除連作障礙,減少化肥與農藥的使用量,形成農業綠色發展[3]。
1.3? ? 解決茬口問題
射陽縣是糧食生產大縣,以稻、麥輪作為主要的種植模式,常因天氣、茬口等因素導致小麥晚播(栽插推遲)、爛耕爛種,生育進程縮短,產量較低?,F通過冬季耕地輪作休耕,冬季種植小麥改為種植綠肥或冬季深耕、增施有機肥等休耕方式,提升土壤肥力,不僅能讓水稻栽插茬口適當提前,確保水稻生育進程不縮短;還能減少化肥的投入及農藥的污染,從而提高水稻產量及品質。
1.4? ? 提升土壤肥力
土地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要素,而耕地是土地的精華、糧食生產的根基。糧食供應的壓力讓耕地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轉之中,難以休養生息,耕地資源長期透支、過度開發,土壤肥力下降,農業面源污染嚴重。只有讓耕地進行輪作休耕,通過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或冬季深耕來改變土壤理化性狀,提升土壤肥力,讓生態得到治理修復,增強農業發展后勁,實現藏糧于地[4]。
2? ? 推行耕地輪作休耕存在的問題
2.1? ? 補貼標準不高,休耕農戶積極性不高
射陽縣輪作換茬、培肥地力補貼3 750元/hm2,深耕曬垡補貼2 925元/hm2,扣除綠肥種子、有機肥的費用及耕作費,休耕農戶只拿到基礎性補貼2 250元/hm2,小麥播種時遇到適合播種條件的天氣,基礎性補貼(2 250元/hm2)低于種植小麥獲得的收益,休耕農戶則會放棄休耕,重新選擇種植麥子。小麥播種時遇到連陰雨天氣,小麥不能播種,農戶希望休耕,這樣基礎性補貼(2 250元/hm2)可以稍微彌補一下未種植麥子造成的損失。但選擇種植綠肥休耕的農戶,不愿意投入肥料、開墑等成本,對綠肥不進行施肥也不開墑,導致綠肥長勢不理想,鮮草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土壤肥力得不到提升。休耕補貼不能帶給農戶直接的經濟效益,農戶的積極性不高。
2.2? ? 農戶意識不強,對休耕理解不透徹
休耕的農戶一部分是因為小麥不能播種或原來是空茬的田塊進行休耕,拿點補貼。農戶沒有從耕地的生產能力、土壤肥力、土壤有毒有害物質積累等因素考慮,而是更注重于從經濟效益角度去考慮是否需要休耕。農戶應讓產能低、肥力差的耕地進行休耕、培肥或冬耕曬垡,從而提升土壤肥力,增加產能,提升作物產品品質,達到休耕的真實目的。
2.3? ? 休耕年限、地點難以固定
近3年來,在同一塊田連續休耕3年的幾乎沒有,休耕田塊不固定;只休耕1年的田塊,土壤肥力及有機質含量變化很小,達不到休耕預期的效果。
2.4? ? 輪作休耕連片規模小,休耕成本高
射陽縣目前休耕田塊面積大多在6.67 hm2左右,小的只有3.33 hm2,集中連片面積在66.67 hm2以上的很少,機械耕翻及綠肥種植成本比較高。大面積集中連片休耕,可以減少機械作業成本,種植綠肥或施有機肥時,可以使用機械代替人工拋撒綠肥種子或有機肥,這樣大大減少了種植成本和施肥成本,而且機械作業效果較人工作業效果好,播種、施肥比人工操作均勻。
3? ? 推行耕地輪作休耕的做法
3.1? ? 開展宣傳培訓
為確保輪作休耕技術在射陽縣普及推廣應用,在輪作休耕面積較大的區域樹立1個綜合示范區展示標牌,充分發揮示范帶動輻射作用;在休耕輪作區域內,開展綠肥種植、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培訓、現場觀摩,培訓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和農戶500人次以上,發放技術資料1 000份以上,項目實施關鍵時節組織農技專家深入田間開展生產指導,指導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補助物資。
3.2? ? 優選休耕模式
輪作休耕主要有3種方式,即輪作換茬、培肥地力、深耕曬垡。農戶出于自愿的情況下,可根據自己的田塊地力、產能、茬口、效益等因素選擇任何一種方式休耕。
3.3? ? 核準休耕面積
面積核查是實施耕地輪作休耕的關鍵[5]。要求鎮區對上報休耕面積進行鎮、村兩級核查、公示,接受監督,拍照存檔。同時,項目實施單位采取自查和第三方核查。首先,實施單位通過鎮區上報的GSP位置,運用專業軟件測算出具體面積,對每一塊田塊面積進行核查,以確保休耕面積出入不大。其次,實施單位委托第三方再次對休耕面積及休耕方式進行核查,最終確定休耕面積及方式,確保面積準確。
3.4? ? 簽訂休耕協議
根據省里的文件精神及批復的項目實施方案要求,縣級部門直接與輪作休耕農戶簽訂協議,由鄉鎮部門見證,協議中明確休耕戶主、地點、方式、面積以及3種休耕的補助方式及補貼資金,說明休耕農戶未按照協議實施輪作休耕,縣級部門直接取消該戶的休耕補助,并取消下一年優先考慮權。
3.5? ? 規范物化補助
綠肥種子質量的優劣影響其出苗率及鮮草量,最終影響到綠肥種植效益,是該項目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為此,實施單位委托招標代理公司按照招標程序,由縣招投標中心統一進行招標綠肥種子和有機肥。委托相關單位抽取綠肥種子、有機肥檢測其發芽率、純度、凈度、有機質含量及水分含量。檢測結果表明,射陽縣采購的綠肥種子、有機肥均達到標準要求。
3.6? ? 強化監督管理
射陽縣將輪作休耕項目納入村級“小微權力”清單,以通俗易懂的“動漫+文字”形式繪制輪作休耕項目實施流程圖,讓每位群眾了解該項目實施的目的、意義和操作全過程,實現了全過程監督,進一步明確了輪作休耕縣、鎮、村具體實施的責任主體、實施方案的依據和操作流程、運行過程的公開公示、違法規定的追責辦法,保證休耕項目規范、順利和圓滿實施。
4? ? 參考文獻
[1] 何玉奎,王克春.南京市六合區耕地實施輪作休耕的現實意義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22):198-199.
[2] 江娟麗,楊慶媛,童小蓉,等.我國實行休耕制度的制約因素與對策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4(3):52-57.
[3] 徐森波.關于我國耕地輪作休耕的思考[J].上海蔬菜,2018(2):76.
[4] 趙其國,沈仁芳,滕應,等.中國重金屬污染區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進展、問題及對策建議[J].生態環境學報,2017,26(12):2003-2007.
[5] 何玉奎,王克春.南京市六合區耕地實施輪作休耕的現實意義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2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