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當今我國養老院的床位數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養老的需求。公辦養老福利院作為政府主導的養老機構,在保障三無老人養老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在管理體制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很好的達到老年人幸福美滿的養老。為了讓公辦福利院老人更好的養老,作者以S市Y福利院為例,通過訪談法了解到Y福利院存在的管理體制方面的問題有運營資金來源單一、缺少專業化工作人員、管理運營體制不完善、志愿者隊伍管理存在問題。通過加強對資金的管理與運用、拓寬資金渠道、提高管理運營機制、提高工作人員專業化素質、加強志愿者隊伍發展的有效管理的方法來解決以上問題,讓公辦福利院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公辦福利院 社會工作者 志愿者
目前我國人口的老齡化是一個沉重又嚴峻的話題,老年人口數量大、增長速度快、未富先老的局面對我國的養老現狀形成了巨大挑戰隨著我國許多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以及我國傳統養老觀念的影響,我國基本形成了以居家養老為主、社區養老為輔、機構養老福利院為支撐的養老模式。三無老人作為老年群體的組成部分之一,因為其自身的特殊性:即個人無經濟來源、家庭系統缺陷或不成立、社區護理不現實等原因,既不能家庭養老也不能社區照料,因此為了滿足這一群體的養老問題同時緩解社區服務的壓力,只能由國家全額撥款的福利機構對城市三無老人提供集中供養服務。但是我國在養老院和福利院的養老床位數還遠遠不能夠滿足當前我國老年人養老的需求。而且在養老方面,公辦福利院還存在管理體制不健全的問題。本文以S市Y公辦福利院為例,分析我國目前公辦福利院普遍存在的在管理體制上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來為我國公辦福利院的發展與完善提供借鑒。
一、Y福利院簡介
作者通過走訪調查和訪談工作人員、住院養老人員以及查閱相關資料得出:S市Y福利院的建筑面積約為3400平方米,共有床位數182個,分為一人間、兩人間和三人間;現有人數:院現有老人90人,平均年齡在80歲,多為“三無”老人;接收對象:收養能夠自理、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基礎設施:每個樓層都設有娛樂室,供養員娛樂、看電視,有餐廳供養員用餐。院內還設有設備良好的衛生所,設有二十四小時值班人員。
二、福利院存在的問題
Y公辦福利院在解決養老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基本具備老人養老的條件,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不能讓老人更加幸福美滿的養老。
(一)運營資金來源單一
長期以來,公辦老年福利院的建設運營資金,大多數都是通過我國的民政部門發行福利彩票或者接受社會愛心捐贈等方式募集而來,當地區政府的財政直接投入資金運營并不多,甚至有些地區經常出現民政部門唱“獨角戲”的現象。通過與Y福利院某管理人員的交談中了解到,Y福利院的運營資金主要是靠沈陽市政府財政的支持和收取少部分住院老人的費用。總體上可以勉強運營,如果增加一些其它設施和專業服務,會造成資金的短缺。
三無老人的費用主要是靠區政府財政的支持,少部分老人自己支持住院費用,最近由于一些原因,不讓接受外面自己繳費的老人。(管理員)
(二)缺少專業化工作人員
伴隨著福利院服務功能的擴展, 服務對象的增多, 對福利院工作人員素質的要求也不僅僅是“不怕臟、不怕累”的工作精神了。 而且目前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大多數只有初中以下文化,專業的護理知識嚴重缺乏, 加之年齡又普遍偏大,遠遠不能承擔護理作用。而且公辦福利院對從業人員的就業資格整體要求不高,這是因為養老服務業是一個以服務為本的行業,強調的是實操性而非理論性,提供直觀的優質養老服務是社會福利院最為迫切的工作。通過作者對養老院老人和管理人員的訪談中了解到:目前Y福利院從二樓到五樓各有兩名護理人員,其中三樓到五樓每晚各留一名護理員值班,二樓晚上不留護理員值班(二樓全為能夠自理老人)。通過與一位姓關的大爺交談中得知,Y福利院的護理員負責日常清掃工作以及給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送飯、喂飯、洗漱、清洗床單等簡單工作。幾乎沒有充足時間能夠與老人聊天、心理安慰等精神上的需求,這就造成在福利院居住的老人雖然物質和食物的需求得到滿足但更高方面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使老人不能美滿的安享晚年生活。
每天基本就是早上六點多鐘起床,七點三十分左右吃早餐,然后到二樓活動室打麻將,中午吃完午餐后午睡到兩點繼續打麻將,晚上看看電視或者繼續上樓打麻將,每天活動很單一,偶爾有志愿者過來聊聊天,時間也很短暫。(關大爺)
我們的活動很是單一,在我年輕的時候,曾經想過,在自己老年的時候可以有豐富的老年生活。但是當自己老年的時候,覺得生活并不是豐富多彩,也沒想到自己來到了養老院,覺得養老院基本就是讓自己能老有所依吧。(李大爺)
目前在我們福利院還沒有專業的社會工作畢業的學生、也沒有具備社工資格的工作人員,現在挺需要專業社會工作者。(管理者)
(三)管理運營體制不完善
管理運營機制不完善。不可否認,中國目前還存在很多的公辦福利院的內部管理機構依然是計劃經濟的這種模式,在工作中有許多員工仍然存在吃大鍋飯的現象,干好干壞了一個樣,干多干少了一個樣。使得公辦社會福利機構同公務員一樣變成了一個“鐵飯碗”,院里面的工作人員缺乏危機感,競爭意識比較貧乏,缺少人員和崗位的流動,缺少人力資源管理者。另外,在其它福利院還存在著機構臃腫的現象。
(四)志愿者隊伍管理存在問題
Y福利院在志愿者管理問題上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志愿者招募渠道較窄:志愿者崗位信息發布不夠詳細、明確、未能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渠道進行宣傳。在志愿者管理方面沒有正式的書面登記,不利于志愿者權利與義務的規范。其次,志愿者沒有統一的著裝與標識,福利院沒有對志愿者進行上崗培訓,容易在做志愿服務時給老人造成傷害。而且在志愿服務出現問題時福利院相關的應急制度等方面的措施不夠完善。最后,對志愿者的評估與激勵制度存在不足,不能很好的對志愿者的服務做出評價,對志愿者的團隊歸屬,個人滿足等缺少關心。
有些志愿者只是偶爾來一次,有點甚至就是只來一次,做一些表面工作為了完成作業。而且有的大學生志愿者由于與住院老人存在代溝,來第一次的時候能與老人聊天的比較愉快,但是第二次就會發現與老人無話題可談。相對來說比較好的志愿者團體是XX中醫大學學生和男護士志愿者團隊,他們具備專業醫療知識,能幫助老人做一些理療康復活動。(管理人員)
三、解決福利院問題的措施
公辦福利院存在的這些不足,不僅需要福利院內部自己解決這些不足,而且需要當地政府、社會、社區等來幫助福利院更加完善管理體制,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對資金的管理與運用、拓寬資金渠道
首先需要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規章制度,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是企業通過制度方面來規范企業經濟行為的重要行為。不僅在企業來說重要,對福利院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嚴格的管理規章體系應當包括建立福利院自己的資金審批制度,比如,在物品的購買或者福利院建設大型項目的審批過程中,都可以將招標制度和監督管理制度相結合。從而使福利院的資金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
其次,福利院應該加強成本核算體系的完善,如前所訴,Y福利院存在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不僅要擴大資金的來源渠道,而且也要精打細算。因此,加強成本核算體系的完善就顯得十分重要。在滿足住院老人養老質量的同時,盡量選擇價格比較低的物品。比如,在購買被褥,健身器材等用品時,需要貨比三家。
最后,需要福利院做好宣傳準備,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讓社會上更多人士知道福利院的作用、達到宣傳教育的作用,讓更多人為養老服務做出自己的貢獻,以此來獲得社會上愛心人士的捐款啦,來彌補資金來源單一的問題。
(二)提高管理運營機制
管理運營機制不僅要對管理層提出要求,而且也要對人員人力資源管理提出要求。公辦社會福利院的管理運營體制改革的難點是用工制度的改革。要全面提升公辦福利院的人員素質,目前的用工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福利院的用工制度的改革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在福利院的管理中,應當實行全員招聘制度。其次,應該按照崗位的需求,進行競爭上崗。最后,應該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通過合理的考核和晉升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且形成積極的競爭氛圍。在現今的公辦福利院中,政府掌控著絕大部分的管理制度,而體制內的福利院應該充分的發揮自身“體制”的優勢。
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調動體制內的權威性資源,打造出一套標準化的服務體系,提升服務的專業性。職業選擇是個人對自己未來所從事工作領域、內容、崗位的選擇與確定,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初,從業者需要全面了解職業世界,對自我有一個清晰地定位,進而完成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的建立需要從業者做好崗位分析,明確工作內容和職能劃分,以及估計自己是否能夠勝任,是否對即將從事的工作感興趣。合理規劃個人職業生涯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老年福利院從業人員存在的職業倦怠問題。首先,社會福利院的從業人員應該對福利院的社會工作內容有一個清晰地認定,了解老年社會工作包括哪些具體工作,最終要達到怎樣的目標。其次,社會福利院的從業人員應該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清晰地規劃,明確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清楚自己今后的晉升方向和空間。職業生涯的科學規劃能夠提升老年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對于社會工作的興趣度,進而推動從業人員主動尋求能力提升的方法。從而促進公辦福利院的發展。
(三)提高工作人員專業化素質
Y福利院應該引進社工專業畢業生和招聘持有社工資格證的人員上崗,并且還需要對現有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公辦福利院作為事業單位在招聘工作人員時應該在崗位設置方面要求是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的學生,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化素質。這樣專業社會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運用專業方法:個案工作方法、小組專業方法等直接服務于老年人,另一方面還能夠促進福利院內社會工作專業學習氛圍的形成,通過社工的帶動力提升整個社會福利院的專業化服務水平。除此之外,公辦福利院還可以申請讓政府出資,向社工機構購買其服務,讓社工機構開展專業老年人項目,讓院里老人享受到更專業的服務。而且專業培訓也是社會工作專業化的關鍵,也是員工職業化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將各方力量統籌協調發揮到最大作用的基礎就是優化社會工作專業培訓機制。而且,作者提議在我國的老年服務機構場所應該建立內部的社會工作服務崗位,用來規范社會工作者的管理制度和服務內容,這樣不僅能夠利用專業社會工作解決老年人的問題、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同時機構內的社會工作者通過對養老機構中工作人員、服務對象的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和專業技巧的宣傳和培訓,在提升機構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的同時,也使他們接納與理解社工,再為社會工作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上,也更有利于福利院的發展與完善。
(四)加強志愿者隊伍發展的有效管理
首先我們應該拓寬招募的渠道,在訪談中,作者了解到:管理者也提出要更多地從社會來招募符合要求的志愿者。針對現有招募渠道單一的制約因素,Y福利院應該充分利用專業志愿者網絡平臺進行招募宣傳。還要強化現有招募渠道,使其滲透到社區,學校等場所。其次還需要對志愿者的服務進行評估,對于服務評估較差的志愿者福利院要對其再次開展服務前進行審核與忠告,需要讓其先培訓在上崗開展服務。最后,優化崗位的設置,可以按文體活動崗位、結對互相關愛類崗位、物質支持類崗位、專業支持類的崗位等具體崗位服務分類,這樣不僅方便了管理者對志愿者隊伍進行管理,而且有助于提高志愿者的服務質量。
四、總結
公辦福利院作為我國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重要機構,發揮著重要作用,公辦福利院只有不斷完善自己、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地為我國養老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當然,本文在提出解決Y福利院弊端的措施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還希望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努力,逐漸提出好的解決辦法。
參考文獻:
[1]張翔,徐秋涵.公辦養老機構價格管理改革個案研究——以杭州市第三社會福利院為例[J].社會政策研究,2018,(04).
[2]張翔,王佳麗,張海彤,李洋.排隊還是“走后門”——“高補貼—低價格”政策下公辦養老機構的入住規則[J].社會發展研究,2017,(01).
[3]姜向群,丁志宏,秦艷艷.影響我國養老機構發展的多因素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1,(04).
作者信息:張代鑫(1995-),男,遼寧省遼陽人,沈陽師范大學社會學學院2018級社會工作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治理與社會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