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成為醫療改革重點建設對象。但是,僅僅依靠政府的投入遠不能滿足公立醫院改革的需要。為了解決目前的融資困境,國家頒布了多項鼓勵公立醫院引入PPP模式的政策,社會資本進入公立醫院,可以實現社會資本和政府的雙贏。本文引入寧波市第九醫院PPP項目,來論證公立醫院與PPP模式天然契合,并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提出公立醫院完善和推廣PPP模式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公立醫院 公私合營 監督機制
1 PPP融資模式的概念
PPP模式,也稱作公私合伙制,即公共部門與民營企業通過簽署特定的協議來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從而合作建設公共基礎設施或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的一種新型項目融資模式。PPP的概念最早由英國提出,是指政府與民營企業簽訂長期協議,授權民營企業代替政府建設、運營和管理公共基礎設施并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我國最早研究PPP模式的是李秀輝和張世英兩位學術專家,兩人不僅闡述了引進以及推廣PPP模式的必要性,還提出了符合我國經濟情況的八種典型模型,對PPP模式在我國的應用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2 公立醫院融資現狀及PPP模式引入分析
2.1 公立醫院融資現狀
2.1.1 業務收支結余。醫療業務和藥品差價一直是公立醫院收入是重要來源,普遍占醫院總收入的90%以上。但近年來,隨著我國的醫改政策的不斷改進,藥品收入有所下降,醫療服務收入有所提高。浙江省地區實行的零差價政策,使醫院收益進一步下降。2011年以來,全國公立醫院藥品比例平緩下降,由此說明醫院靠藥品收入的利潤來源減少。公立醫院對資金的需求將因此增大。
2.1.2 政府投入。公立醫院除了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以外,也提供一些公益支持,因此政府投入資金以支持醫院的發展。然而,近年來政府投入占醫院總收入的比重不到10%,遠遠不能支持公立醫院的運營與發張。
2.1.3 銀行貸款。銀行貸款一直是公立醫院資金來源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但是,由于受國家政策因素影響,許多醫院及醫院的主管部門對銀行貸款一直采取審慎的態度。對于醫院而言,銀行現有的貸款模式多為定項貸款,限定各種款項用途,資金利用存在較多限制,或者為短期貸款,且數量有限。此外,對于本身就存在資金壓力的醫院,貸款利息又增加了不小的負擔。
2.2 PPP模式引入分析。我認為PPP模式與公立醫院天然契合,應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公立醫院。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PPP持續經營的特點與公立醫院對長期融資的需求正好匹配。第二,社會資本在項目建設初期到位可以緩解公立醫院因融資規模較大而引起的資金不足,同時可以緩解政府財政支出的壓力。在該模式下,政府可以選擇分期付款的方式進行投資,減少了短期內的資金壓力,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第三,在PPP合同期滿之后,社會資本方會將項目無償的轉移給政府。這一規定會將社會資本的逐利性與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的矛盾降到最小。第四,在PPP模式中,由于社會資本的逐利性以及政府對私人部門的控制較小,在有效防止形象工程的同時,公立醫院項目的建設速度和運營效率將提高,這將縮短公立醫院落成時間,從而更快的服務社會大眾。最后,將PPP模式引入公立醫院會實現政府和民營企業的共贏。PPP模式不僅可以解決由公立醫院社會效益突出、經濟效益不足的特點所導致融資困難,民營企業也可以通過政府的扶持來降低項目風險,維護投資者利益,獲得政府的優惠政策以及獲得比其他行業更多的社會聲譽。因此,政府應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
3 寧波市第九醫院PPP項目應用分析
3.1 項目運作模式。
(1)基本模式。第九醫院PPP項目采用政府付費方式的BOT模式,寧波市江北區政府授權寧波市江北衛生局,計劃生育局與項目公司簽訂PPP合同,授予項目公司在寧波市第九醫院二期項目中的融資、建造、維護和管理權,項目公司為PPP合同中約定的服務對象提供服務,含初期投資、設施維護和管理、設備更換等。合作期屆滿時無償移交給江北區人民政府, 并保證所移交資產通過性能驗收, 處于正常使用、正常磨損狀態。
(2)投融資結構。項目公司注冊資本金不得低于項目總投資的百分之三十(30%),資金來源應為寧波市第九醫院和社會資本的自有資金。寧波市第九醫院和社會資本按PPP合同約定在項目公司成立后一定期限內一次性投入注冊資本金,以滿足項目建設維護需要。
寧波市第九醫院出資2406.3萬元,占項目公司20%的股權;社會資本出資9625.2萬元,占項目公司80%的股權。
(3)特許經營權及期限。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政府以對項目實施方案批復形式明確項目授權范圍和內容。此外,江北區人民政府以授權書形式授權江北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作為項目實施機構,授權寧波市第九醫院作為項目的政府方出資代表。
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政府授予社會資本對寧波市第九醫院二期一階段項目進行融資、建造、 維護和管理。本項目的合作期限設定為 10年,其中建設期 2年,維護期 8年,自 PPP合同生效之日算起。
(4)項目移交。項目合作期滿后,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政府授權寧波市第九醫院按原值(9625.2萬元)一次性回購社會資本在項目公司中的股權,并保證所移交資產通過性能驗收,處于正常使用、正常磨損狀態。其中項目的建設將委托寧波市江北區公共項目建設中心,項目的維護和管理將委托寧波市第九醫院。
3.2 小結。在這個案例中,BOT是適合第九醫院的操作模式。在項目經營期間,社會資本方在獲得江北區人民政府授予的特許經營權之后,負責第九醫院的初期投資、設施維護和管理、設備更換等。合作期滿后,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政府授權寧波市第九醫院按原值一次性回購社會資本在項目公司中的股權。
PPP模式適合第九醫院融資需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寧波市第九醫院PPP項目的合作期限為10年,與公立醫院長期融資的需求完美契合。
(二)社會資本滿足了寧波市第九醫院較大的資金缺口。社會資本出資9625.2萬元,占項目公司80%的股權,并且該資金會按PPP合同要求一次性到位。這一措施不僅能確保項目的順利實行,也緩解了政府的財政壓力。
(三)在項目合作期滿之后,社會資本將該項目移交給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政府。第九醫院歸屬于江北區人民政府后,其公益性與非營利性不再沖突,將更好的發揮第九醫院的社會效益。
(四)第九醫院PPP模式實現了江北區人民政府和社會資本的雙贏。這一模式不僅能提高江北區醫療水平,緩解整個寧波市醫院救治的壓力,滿足當地老百姓看病的需求;同時,民營企業也可以通過政府的扶持來降低項目風險,維護自身利益以及提高社會聲譽。
綜上所述,PPP模式能滿足第九醫院的融資需求。因此,將PPP模式引入公立醫院是可行的。
4 公立醫院完善和推廣PPP模式的對策建議
4.1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填補立法空白。通過相關法律的指導和規范約束,各地社會資本參與PPP模式將有法可依,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將更加規范。因此,國家以及各省、市,縣政府應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制定和完善符合該地情況的相關法律法規,從而可以解決PPP模式下的招標選擇、運營管理、所有權歸屬、分先分擔等等問題。同時,將涉及到PPP項目的土地、稅收、審計等相關問題做出統一規定,這將大大的縮減PPP項目的審核流程和審核時間。相關法律法規到位,將會吸引大量觀望的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項目。
4.2 完善私人部門回報機制。由于社會資本具有逐利性,完善私人部門回報機制將會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公共領域。在公立醫院引入PPP模式的項目中,公立醫院可以通過加大私人部門股權份額等方式來增加其收益與控制權。同時,從簽定PPP項目合同,設立獎懲機制,到歸還所有權期間,可以構建有效的激勵性機制,使得私人部門良好的完成合約要求。總之,在公立醫院的非營利性的大前提下,要想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或者讓社會資本投資者保質保量的完成合約,便要合理地完善私人部門回報機制。
4.3 加強風險管理建設。在PPP項目中,風險更多的承擔者往往是社會資本方。因此,在簽訂PPP合同時,應當事先做好分險分配,明確兩方的責任;其次,作為被動方,企業也應事先做好應對措施。例如成立企業內部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做好前期大量的風險調查工作,后期也應及時監督,及時跟進。培訓員工的風險識別意識、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以便及時處理項目中出現的各種風險。
5 結論
本文在全面認識了我國公立醫院融資困境,即公立醫院規模亟待擴張、醫療服務質量亟待提高、醫療環境亟待加強與資金缺口之間的問題。本文立足于新醫療改革背景的相關政策背景,結合PPP項目的優勢,充分說明了在公立醫院引入社會資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過PPP這一模式,將公立醫院改革、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公共資源領域結合起來,擴大醫院規模,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緩解醫院資金緊張。實現私人部門、公共資源和廣大群眾的多方共贏。并結合國內外應用PPP模式的實踐分析,重點分析國內實踐的成果,說明將PPP引入醫院領域是必要且可行的。
【參考文獻】
[1] 郭云波.芻議公立醫院PPP項目運作流程與操作要點[J].財會月刊,2016(19):50-51
[2] 鄭大喜.公立醫院公私合作面臨的投融資政策困境及其出路[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7(3):12-17
[3] 段丁強,毛霞.公益性視角的公立醫院融資困境及應對策略[J]. 中國衛生經濟,2018(2):77-80
作者簡介:陶昕(1995-),女,浙江紹興人,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