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層理論宣講是縣級黨校教員的一項重要教學工作。2019年7月4日在泰興黃橋祁巷舉辦了一次以“產業振興”為主題的理論宣講活動,不僅豐富了理論宣講形式,提高了理論宣講效果,而且重新定義了黨校教員的角色,可以說是一次對理論宣講模式的全新探索。本文就本次宣講,淺談黨校教員的角色轉變。
【關鍵詞】 黨校 教員角色 理論宣講
傳統意義上的教師就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國民教育中的教師主要是系統知識的傳播者,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是中心也是主角。黨校的教學活動是以學員為中心,以教師為配角,黨校教員的作用是引導學員深化對黨的大政方針的理解,進而增強愛黨、愛國的情懷,提高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因此,如果黨校教員僅局限于普通教師的角色定位,希求以一張講臺、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一個PPT,而將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灌輸給聽眾是極其困難的。
7月4日,“理上心來”宣講志愿服務隊,在市委黨校教員的全面籌劃和各方部門的全力配合下,走進宣講第一站黃橋祁巷,并在泰興黃橋中學勝利開幕。本次宣講,以“業興、家富、人和、村美——走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祁巷村”為主題,以“產業振興”為內容,以文藝加理論為形式,創新了理論宣講的新模式。活動期間,共有20多家媒體前來報到,贏得了巨大反響,形成了特色品牌,將鄉村振興戰略和黃橋祁巷的優秀發展經驗,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理論,傳進了百姓的心頭。
本次宣講最大的亮點是,黨校教員突破傳統的、單純的所謂師者的角色,多名教師參與了宣講活動的策劃、腳本撰寫、主持,分別承擔了多種不同角色,最終得以將基層宣講搞活、將理論知識搞透。
一、黨校教員擔任宣講活動的總編導
一場宣講活動要搞得好,精心的流程策劃和出色的腳本撰寫是基本前提。而本次活動中,正是由泰興黨校教員擔任總編導。從宣講活動所有流程具體步驟的安排和時間節奏的把控,到每個環節中嘉賓講話的撰寫與匯總,這些無疑都對黨校教員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不僅要有宣講活動的策劃和掌控能力,將平時積累的豐富的教學經驗和不斷創新的教學方式運用到實際中,還要全方面、多渠道了解各部門、各產業的相關理論知識,如果沒有深厚的教學經驗、高度的理論站位,是很難做好編導角色的。
本次活動的成功,可歸功于泰興黨校教員在宏觀與形式間的創新設計,才做到吸引觀眾的眼球、飄進觀眾的耳朵、講進觀眾的心里。從宏觀上來看,本次宣講一共分為三個環節,其中第一個環節“傳道篇:有理您就講出來”,以嘉賓訪談的形式,傳授黃橋祁巷從債臺高筑到產業興旺,從殘破不堪到最美鄉村美麗蛻變的寶貴經驗。第二個環節為“授業篇:有業您就亮出來”,該環節以嘉賓自述的形式,通過生動的故事,演繹黃橋產業振興的顯著變化和巨大成就。第三個環節為“解惑篇:有問您就提出來”。通過現場答疑的方式,解答了廣大群眾在創業活動中遇到的部分實際問題,為他們在創業道路上披荊斬棘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
從形式上來看,本次宣講除了理論知識部分,還采取了文藝表演的形式,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黃橋祁巷的發展成就,展現給觀眾。主要包括了:方言表演《四大嫂夸祁巷》、小提琴演奏《歌唱祖國》、旅游宣傳片《到黃橋去》,全方位展現了黃橋與祁巷的產業發展和文化。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實現了理論與文藝的高度融合。
二、黨校教員擔任宣講活動的主持人
一個好的宣講活動,離不開一個好的主持人。可以說,主持的現場發揮,決定了一場活動精彩程度。一個優秀的節目主持人要介入到自己所主持節目的選題、策劃、采訪、編輯制作中去,能夠參與節目的整個生產過程,對節目的內容和狀態有著十分清楚的了解。故而,能夠在最后的鏡頭前表現得言之有物,收放自如,真正成為貫穿節目始終的靈魂。
本次宣講活動中,泰興黨校的教師擔任了整個活動中的主持人。主持過程中其鎮定的表現、靈活的互動、自信的表達,不出意外的得到了到場嘉賓和觀眾的一致認可。其實,在黨校研討課中,教師也常常擔任著主持人的角色,需要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各個具體環節通盤考慮,包括研討課的選題、授課對象的選定、研討題目的制定、專題提綱的撰寫及下發、課堂講授、組織討論、總結評論等環節。作為“主持人”,在駕馭課題時必須具備博學多識的學術底蘊,靈活地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持有客觀、公正及開放的心態。除此之外,還要具有良好的溝通技能。包括駕馭語言的能力,選取溝通渠道、方式,以及深入淺出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黨校教員擔任宣講活動的理論嘉賓
一場宣講活動,要想取得實質性的效果,而不至于給人留下花架子、走形式的印象,則必然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理論宣講進基層,如果沒有理論的宣傳,必然也最終只能是一場眾人看熱鬧的才藝表演。為了做好這次宣講活動中的理論宣講工作,泰興黨校教員不僅充當了編導的角色,還擔任起了其中理論嘉賓。
如何將理論講透、講細、講活,泰興黨校教員可以說下來一番苦功夫。除了廣泛的收集各類政策文件、學術期刊和全國各大產業振興的案例,還實地走訪了黃橋鎮工業園區、琴韻小鎮產業園、祁巷村等地進行調研,組織黨校師資進行理論研討和案例分析,最終將理論知識與走訪調研數據進行結合,探求出黃橋老區與祁巷村產業振興的奧秘。
通過這次宣講活動,泰興黨校探索出了一條新時期黨校教員多元角色轉化的途徑。即從一名普通的教師到一場活動的總編導,到一場活動的主持人,再到一名理論研究嘉賓的華麗轉變。當然,有蛻變就會有痛苦,如果離開干事創業的進取精神、研習理論的堅定意志、不斷創新的工作作風,亦只能原地踏步,乃至不斷倒退。
作者簡介:陳春錦,男,漢,江蘇興化,泰興黨校辦公室科員,碩士研究生,泰興黨校,魏晉南北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