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摘 要】 目的:研究小兒靜脈輸液中穿刺技巧方法與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兒科在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患兒76例,并且76例患兒均接受過靜脈輸液治療,通過隨機分配的方法,將患兒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8例患兒,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進行干預,觀察者則采用綜合護理方案進行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兒護理后的臨床效果。結果:對比兩組患兒穿刺的依從性,觀察組患兒穿刺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家屬的滿意度也由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綜合護理方案對靜脈輸液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提升穿刺拔針的工程率,提高患兒的依從性,降低患兒的疼痛感,增加患兒家屬與患兒對醫護人員的信賴感。
【關鍵詞】 筋脈輸液;穿刺;技巧;方法;護理;
【中圖分類號】R7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166-02
靜脈輸液作為主要與護理中重要的構成部分,廣泛的應用與臨床治療中,但是在兒科的應用中,往往因為患兒的配合度比較低,并且兒童的靜脈血管也比較纖細、狹小,彈性也非常大,而增加了靜脈輸液的難度,同時也會使患兒產生強烈的痛感,降低了患兒的依從性。為此,選取我院兒科在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患兒76例,并且76例患兒均接受過靜脈輸液治療,通過隨機分配的方法,將患兒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8例患兒,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進行干預,觀察者則采用綜合護理方案進行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兒護理后的臨床效果,評價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兒科在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患兒76例,并且76例患兒均接受過靜脈輸液治療,通過隨機分配的方法,將患兒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8例患兒,其中觀察組中男性與女性患兒分別為12例與26例,年齡為0.4-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48±1.12)歲;對照組中男性與女性患兒分別為15例與23例,年齡為0.3-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17±1.45)歲;對比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與疾病情況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常規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干預,給予觀察組患兒綜合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干預,并且實施新型穿刺方法,具體如下。
1.2.1 做好穿刺準備
不同年齡的患兒所要穿刺的部位也是大不相同的,對于0-2歲的患兒,應該在患兒耳后靜脈與頭皮額靜脈等部位進行穿刺;對于2-6歲的患兒,應該在患兒的四肢進行穿刺;根據所要穿刺的部位,選擇不同種類的針頭,并且選擇患兒體內比較粗、直以及血流比較豐富的血管進行穿刺。
1.2.2 穿刺方法
①在穿刺前,應該對穿刺的部位進行消毒處理;②在滴灌下端放置調節器,與針頭保持30-40cm左右的距離,繃緊皮膚,持針手應該與皮膚保持45°夾角,針頭刺入皮膚后,平行進針[1];③回血后,換左手持針,使用右手開啟調節器。如果為腹瀉疾病的患兒進行穿刺,因為疾病的影響,患兒的血液呈現粘稠的狀態,并且所使用的針頭也比較細,十分容易導致針頭出現堵塞情況,對此,護理人員應該在針頭剛剛刺入血管后,對輸液管進行擠壓,出現回血,則表示穿刺成功。對于年齡比較大的患兒,可以對其使用手足穿刺療法,如果患兒穿刺的血管難以凸顯,則可以采取穿刺部位熱敷的方式,使患兒的血管擴張,促進患兒體內的血液循環,暴露出充盈的靜脈血管,熱敷的方法比較適用于腹瀉、脫水等疾病的患兒,因為此類患兒血液循環比較差,靜脈血管呈現坍塌狀,不容易進行穿刺,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的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患兒痛苦[2]。
1.2.3 拔針
兒童由于年齡因素的影響,配合治療的依從性比較低,在出現痛苦時,容易發生哭鬧的現象,所以,護理人員在拔針時,可以提前使用潤滑劑,對穿刺的部位進行潤滑處理,降低患兒的疼痛感,同時也有可以使用粘好石油的衛生棉棒輕輕涂在醫用膠布粘貼的位置,通過輕緩的力氣將醫用膠布撕開,進一步提高拔針的安全性,也能夠有效的緩解患兒的疼痛,避免患兒出現哭鬧的情況。
1.2.4 綜合護理
護理人員應該通過幫助患兒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患兒的負面情緒,通過講故事、看動畫片等方式幫助患兒消除焦慮心理,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同時,護理人員也要加強與患兒的溝通,積極鼓勵患者,增加其信心,使患兒的情緒能夠保持穩定。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穿刺時的依從性,其中包括良好、比較好與比較差。
觀察兩組患兒家長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兒穿刺的依從性,觀察組患兒穿刺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家屬的滿意度也由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對小兒進行靜脈輸液,穿刺是一項非常復雜而且具有難度的工作,所以,醫護人員應該對自己的心態進行及時的調整,樹立良好的工作信念,掌握新型穿刺方法與技巧,同時對患兒進行綜合護理,使患兒消除穿刺的恐懼感,提高穿刺的成功率[3]。
由此可見,采用綜合護理方案對靜脈輸液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提升穿刺拔針的工程率,提高患兒的依從性,降低患兒的疼痛感,增加患兒家屬與患兒對醫護人員的信賴感。
參考文獻
[1] 王瑞.分析小兒靜脈滲出分級護理在降低小兒輸液風險方面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6):253-254.
[2] 殷秀云,張美苑,李秋媚.小兒急診輸液室留置針靜脈輸液相關性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3):141-143.
[3] 李玉.預見性護理在小兒靜脈輸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及對其非計劃拔管發生率的影響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