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鳳娟
[關 ?鍵 ?詞]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區域經濟發展;適應
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職業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為國家各項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成了教育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高等職業教育承擔著服務社會的重要職能,具體體現在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方面必須提高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性,有效滿足并且貼近市場需求,把人才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進行高度整合。
一、政府加強高職專業設置宏觀調控
在區域發展過程中,區域經濟建設以及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的指導,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做好高職專業設置的布局謀篇工作,凸顯政府的職能。建議政府結合本區域的經濟發展計劃綱要,立足當前社會改革變遷的實際特征,將高職專業設置納入區域整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深化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的融合程度。結合本區域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要求與區域經濟建設速度,制訂出從全局視角出發,具備極強指導效力的高職專業設置計劃,對各個專業的分布進行統籌協調與科學規劃,提升專業結構安排的合理性與均衡性。具體來說要把握以下幾項內容:第一,提高對重點與緊缺專業重視程度,并相應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政府須基于全局視角思考區域內高職專業設置,積極扶持和安排需求強烈的新興專業,對落后專業進行調整或者淘汰,同時面對有助于區域經濟建設的冷門專業與未來戰略型專業必須制定有效保障措施,扶持專業設置與專業建設。第二,政府需要適當下放專業設置權,凸顯高職院校辦學自主權。政府在對高職院校進行管理時,應該把重點放在方向把控、政策與引導這幾個方面,同時注意健全有關制度,激發高職院校設置與調整專業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政府在這一過程當中要發揮宏觀管理作用,由高校自主管理,使得高校在自主專業設置方面擁有優良的外部環境。與此同時,政府要主動給高職院校搭建和行業、企業溝通合作的平臺,促進校企合作模式的完善化建設,在多層次與多領域的溝通合作當中提高職業教育的有效性。
二、高職院校主動創新調整專業設置
高職院校是進行本校專業設置的主體,而且擁有辦學自主權,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提高工作自主性與自覺性,主動投入專業設置的優化與創新當中,在堅持政府引導的同時提高自主發展能力。第一,有效進行專業設置規劃,打造動態化的專業調整機制。高職院校需要把國家頒布的教育改革發展綱領以及本地的教育發展規劃作為根本引領,從自身實際出發,基于目前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在做好全面市場調研與理論實踐的反復論證基礎之上,制定本校中長期專業發展規劃,推動專業建設的系統性與科學化開展,有效提高專業設置前瞻性。高職院校需要利用好專業設置自主權,強化與行業以及企業的交流,主動接受政府方面的指導與支持,基于區域經濟現狀,適當壓縮或者是完全淘汰落后專業,鞏固發展成熟的專業,增加以及大力發展新興專業,從而得到一個全面而又結構優良的專業體系,并促進專業設置的動態化調整。第二,大力培育支持緊缺專業發展,建設產業支撐型專業,保證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相協調,能夠與區域經濟相輔相成。高職院校需結合自身定位,考慮經濟發展需要把就業作為根本導向,調整專業設置,著重發展和區域產業建設密不可分的專業,比如新能源專業、節能環保專業等,完善人才培育計劃,準確設定人才培育目標與標準。第三,積極建設帶有行業特色的品牌專業,促進專業核心競爭水平的提升。高職院校需要從實際出發,科學定位,明確專業服務對象,特別是要保證特色專業建設,密切圍繞區域區位優勢與行業優勢將服務區域經濟戰略發展作為前提條件,打造良好的專業優勢和強有力的專業品牌。
三、結語
現代職業教育要求面向市場培養綜合素質過硬的復合型人才,這里所說的面向市場就是保證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適應市場需求,投入社會各個行業與領域,為國家經濟事業做出積極貢獻。對于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來說就是要在教育現代化改革當中把握正確方向,確保專業設置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賦予職業教育新內涵,凸顯職業教育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鄧光,楊曉燕.高職教育專業設置與規模的區域性探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8(7):79-80.
[2]張雄,馬旋.福建省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6):52-56.
[3]李海東.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設置供給側改革探索:以廣東省為例[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6):23-25.
作者簡介:禤鳳娟,女,1985年4月生,廣東省佛山市人,本科,碩士,主要研究高職院校課程建設和課堂改革。
作者單位: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