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舒曼的鋼琴作品《蝴蝶》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作,本文著重討論這部作品的浪漫主義風格的特征并表現了舒曼的創作靈魂。
【關鍵詞】舒曼;鋼琴曲;蝴蝶;浪漫主義;創作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對于大多數浪漫主義作品來說,最大的特點就是曲目里面的音色呈現多元化,這樣才能夠表現浪漫主義作曲家自由不羈的靈魂和創作激情。而要想準確地演繹出這些浪漫主義的鋼琴曲,除了要熟練地掌握鋼琴曲目的演奏技巧之外,還需要對作品當中的內核有所了解,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了解曲目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經歷與其曲目相關聯,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演奏時生動形象地演奏出作品的精神內核。
一、舒曼的藝術生涯
舒曼成長在一個頗具文化藝術氛圍的家庭,他的父親博聞強識,喜歡拜讀拜倫的作品并且還翻譯了不少名家名作,除此之外,他的父親還在一家出版社擔任要職,在他幼年時期耳濡目染,身上也頗有些藝術家的風范,7歲開始鋼琴的學習生涯,12歲的時候他的鋼琴技藝已經足夠精湛,在那個時候他嘗試創作了一些作品。在中學的時候浪漫主義文學興起,他本人也非常喜歡浪漫主義文學并表現在藝術領域。上大學的時候,他的母親為了他以后的前途,勒令舒曼去學習法律,舒曼無奈遵從母親的命令去研習法律,但是對法律本能的厭惡以及不能在藝術領域大展拳腳令他痛苦不已,沒有多久他就放棄研習法律轉而去攻讀作曲理論。舒曼將他一身的文學氣息和藝術氣息融合在一起,并深深體現在他的作品當中。他幻想自己能夠成為一位出色的鋼琴家,但是一次意外令他的手指受傷從此無法再在鋼琴上有所造詣,但是他卻給自己找到了另一個出路,那就是作曲。從此,他的藝術才能和靈氣才得到充分的展現。在他的事業獲得豐收的時候也收獲了愛情,舒曼將愛情中發生的種種經歷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都化作他的靈感給與他創作當中的鮮活的血液。舒曼之所以能夠在藝術創作領域獲得如此的成功,除了他本人逼人的才氣外還得益于他生活在一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樂土——萊比錫。在這里有許多德國優秀的作曲家和鋼琴家,其他藝術家發表的新曲目總是能在這里首先引起轟動,并且這里還經常舉辦藝術展覽,給藝術家們彼此交流切磋的機會,如此活躍的氣氛刺激著舒曼的創作靈感,音樂的親切美,使他感受到了別樣的樂趣。
二、舒曼的音樂創作風格
舒曼的創作風格最大的特點就是充滿了自由氣息,這種自由氣息就體現在他的作品注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與描寫,各種復雜的情感和夢幻般美好的景象通過琴鍵緩緩流進聽眾的耳朵里,引起許多人的共鳴。舒曼在曲子中對于節奏的把控、和聲的調配、個性的展現都靈巧自如,使人們沉醉在他獨特的曲風當中。由于他對于音樂的充滿浪漫主義的見解也使他成為了當時人們口中稱贊的音樂詩人。舒曼對于創作風格的獨到見解推動著自由風格在音樂方面的前進。舒曼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音樂是詩的最大潛能”。他作為人人口中稱贊的音樂詩人,將詩中的浪漫情懷和美好的情感完美地融入進音樂中,使他的樂章聽起來也如同詩一般美妙絕倫,將以往文學和藝術的界限打破,用音樂建造起一個又一個夢幻般的完美境界。舒曼的音樂推動著浪漫主義走向成熟,他本人也成為了浪漫主義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本人天生心思細膩,對于一切情感都有一種強烈的表達愿望,特別是對于民主思想的方面,那個時候正處于新舊思想的交替階段,而他本人又經常為了發展民主主義而奔走呼號,并且將一些新思潮融入進他的音樂作品當中。為了使浪漫主義在藝術領域上站得更高,他一手創辦了《新音樂雜志》,給音樂領域注入了鮮活的血液和靈感,使陳腐的氣氛在藝術領域上一掃而空,藝術如同旭日東升般在一些具有先進思潮的藝術家那里蓬勃發展著。就創作主體而言,他擅長用音樂表達出人們內心復雜的情感和符合當時環境下人們內心的精神世界,給予人們以心靈慰藉。他的創作風格充滿了民主自由的氣息,風格大膽奔放,突破傳統古典音樂的枷鎖,并與其沉悶、刻板、嚴肅的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果將他的音樂比作畫的話,那么他的作品一定是一幅幅充滿鮮亮色彩的水彩畫或者油畫,這種鮮明歡快的氣氛廣受當時人們的喜愛。在思想內容上,他既吸收了德國古典主義音樂端莊高貴的曲風,還力圖使他的音樂充分表達出民間的悲喜。為此,他大量吸收德國民間音樂發展的曲風,將德國普羅大眾的精神面貌、社會生活和對于美和理想的追求全力地展現在他簡潔明快的樂曲當中。他不僅以別人作為創作的靈感,更多的時候他是將自身的經歷以及自己的精神世界通過音樂傳達給人們,使民眾從他的作品中有了更深的代入感,增強了民眾對于浪漫主義音樂的理解。在他們的作品中沒有描繪殘酷的現實和人們內心對于美好生活向往的矛盾感,聽他音樂的時候心里輕松了不少,完全地沉浸在他用琴鍵和樂符書寫的美好環境,使人們的思想能夠乘上音樂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飛翔在理想的國度。在他的創作當中,體現了思想上的自由浪漫性、政治上的先進性和民主性、音樂曲風上面的獨特性和創新性,體現著獨有的人性的光輝。
三、解析舒曼鋼琴套曲《蝴蝶》
(一)創作靈感
《蝴蝶》這種由12首樂曲組成的套取是舒曼浪漫主義的代表性作品,充滿了舒曼一貫而又獨特的浪漫和自由的氣氛。這首曲目的創作靈感是來源于一個叫保爾文學家,他的作品《青年時代》里面描繪的景象給予了舒曼從未有過的體現,激發了他獨特的創作思想,他將樂曲盡量表現得像文學中描寫的那樣唯美,將蝶振翅翱翔的唯美景象完美地再現出來,在充滿想象空間的藝術作品中,現實的庸俗黯淡了,存留的僅僅是能夠讓人感受到美的幻想,不管是熱情奔放的情感還是自由不羈的情感,亦或是流露出的淡淡哀傷都恰如其分地給人以美的感覺。
(二)音樂評論
許多擁有著權威的音樂作品賞析的文章中和業界專業的樂評人士,對于這首曲目的評價都是如同文學當中的散文一樣形散而神聚,雖然結構上面讓人難以形成一套清晰的思路,但從情感的表達上面做到了突破音樂本身的形式而在神韻之上有所提升。他豐富的藝術底蘊,通過這部作品完美地展現出來。他脫離了一般奏鳴曲的演奏形式而是運用從未出現過的全新的音樂形式來創作曲目,從而體現出他對于生活充滿了美好的理想和激情。《蝴蝶》這首曲庫之所以能夠深深地觸動音樂者的心弦,原因就是如此。
(三)與文學的融合
舒曼以評論家的客觀眼光和獨到的見解,將文學當中的浪漫主義進行深入的剖析并將其融入到樂曲本身中,使其充滿了浪漫的思想和自由的藝術氣息。《蝴蝶》這首套曲之所以能夠成為浪漫主義音樂代表的名篇,就是因為它將文學當中的濃郁奔放的情感結合近樂曲當中使得整套樂曲充滿了揮之不去的濃郁文學氣息,通過它獨特甚至有些詭異的旋律能夠恰恰感知到這部作品的情感都多么強烈。這部作品除了充滿了舒曼的音樂性外還充滿了文學性,使音樂與文學之間的關系又近了一步。
(三)音樂欣賞
舒曼的《蝴蝶》將文學作品中青年人的內心世界刻畫得淋漓盡致,整個套曲取名為《蝴蝶》就是基于舒曼內心飛奔的思潮,如同蝴蝶翻飛。《蝴蝶》是將不同主題的音樂融合在一起,流露出音樂美的精神內核。
四、結束語
鋼琴套曲《蝴蝶》凝聚了作曲家舒曼的個人情懷,也顯示了其浪漫主義和自由創作的深刻內涵。在練習時,無論觸鍵、音色還是作品內在品格,該套曲的音樂形象都顯示出壓倒一切的巨大力量,在他夢幻美的音樂創作中,顯示了曲目感人肺腑的唯美。
參考文獻
[1]曾穎.舒曼鋼琴作品《蝴蝶》的浪漫主義特征[J].藝術科技,2018,31(12):136.
[2]楊柳.從《蝴蝶》看舒曼標題性鋼琴套曲的浪漫主義特征及演奏技巧[J].藝術評鑒,2017(24):1-2,7.
[3]廉瑩.舒曼鋼琴套曲《蝴蝶》浪漫主義特征分析[J].藝術研究,2017(2):18-19.
作者簡介:孫藝寧(1995—),女,漢族,黑龍江省,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