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楨
摘? 要:隨著我國工業的高速發展,在帶來經濟騰飛的同時,也帶了比較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國家近幾年在生態環境上投入了較大力氣,也取得了不錯效果,但問題依然比較嚴峻,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為此,筆者將在該文中對如何理解生態環境是關系社會民生的重大問題進行探討,希望對促進我國生態環境事業的發展,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關鍵詞:生態環境? 社會民生? 社會問題
中圖分類號:D9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b)-0065-02
1? 我國生態環境現狀
在甘肅涼州沙漠地區,王銀吉和父親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執著的信念,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在19年的時間內,累積植樹造林8000畝,書寫了現代版的愚公移山奇跡,有效改變了當地黃沙漫天的惡劣自然現狀,保護了當地人賴以生存的家園。然而,同樣在甘肅地區,先后發生了16人因破壞生態環境資源被逮捕的事件,超過100名黨員干部被問責,問責范圍之廣、人數之多,當世罕見,不僅對祁連山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壞,還暴露出來一部分地方干部環保意識不強、自制力不足的問題。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就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戰略的高度,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這些論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發展和偉大復興,勾畫了一幅波瀾壯闊的藍圖,也是建設美麗中國所應遵循的根本要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應該像愛護自己的身體一樣,愛護我們自己祖國的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國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造福百姓的福祉,是關系到黨發展命運的重大政治問題。對于失職導致生態環境受到嚴重迫害的干部,應該進行嚴厲處置。習總書記關于保護生態環境的語句應該牢記在心里,并在工作中不斷踐行。習總書記關于生態環境的精辟論斷是馬克思主義在我國踐行的結晶,凝結著無數共產黨人的智慧,不斷推動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向新的臺階邁進,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也在不斷發展變化,全國人民都在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投入到生態環境保護的戰役之中。
當前,經過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我國的城市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下降了22%。經過不斷地植樹造林工作,森林覆蓋率也增長了21%左右,成為全球森林覆蓋率增加最快的國家。水更清了,同2012年比,全國三類水的比例提高了6.3%,五類水的比例下降了4.1%。這些環境治理效果都是顯而易見的,百姓獲益很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已經逐漸深入人心。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還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前面遇到的障礙依然比較多,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 生態環境和社會民生之間的關系
生態環境關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將生態環境定位為重大政治問題和重大社會問題,是由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宗旨和生態環境對民生的重要影響決定的,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堅定決心和戰略定力。
從生態環境與政治的關系來看,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增進人民的生態權益是新時代的重大政治任務。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1]。改善生態環境不僅是簡單的環境問題,而且是關乎社會和諧穩定與國家安全的政治問題。從國內來看,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高度關注,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環境問題往往容易引起群眾不滿,處理得不好往往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從國際來看,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等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和國際責任,生態環境問題可能引發國家之間關系緊張和利益沖突,生態安全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為此,黨中央鮮明地把生態文明寫入執政綱領,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從生態環境對民生的影響來看,生態環境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良好生態環境是全面小康的題中應有之義和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目標,是美好生活的底色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成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綠水青山不僅是金山銀山,也是人民群眾健康的重要保障[2]。為此,黨中央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3? 進一步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措施
不斷推進綠色發展戰略。各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否可以落到實處,其根本在于能否盡快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不斷推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堅定走綠色發展的決心,摒棄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更不能為了經濟的一時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一定不能再走邊治理邊破壞的老路,嚴格遵守各種生態環境保護法。
加快生態文明體系建設。我國目前面臨的很多生態環境問題,都是由于體制不完善、機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備。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應該牢固將環境保護工作放在第一位,不斷在制度上進行創新,不斷對各種制度進行完善,嚴格執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限,保證對各種制度的執行力,讓制度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此外,還應不斷加強對環境的治理能力,在相關環保技術研發上,投入足夠力量,綜合運用行政、市場、法制、科技等多種手段,來有效做好環保工作,健全更加多元化的環保投入機制,提升對環境的治理能力,堅決打擊破壞環境的人員,“抓住一起,處置一起”[3]。
嚴格落實相關人員的責任,可以有效提高對生態保護的力度。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資源的過度開發造成的。因此,應該將加強生態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放在突出的位置,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制度,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的第一責任人,應該做好對該人員的考核工作。認真使用好考核評價這個利器,讓各崗位人員真正感到自己責任在身,不斷落實自己的責任。在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過程中,應該嚴格落實問責追責制度,對于故意損害環境,并造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人員,絕對不能姑息,一經查出,就應該及時問責。
要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監察隊伍。監察隊伍的整體素質情況是整個環保系統的代表,是我國開展環保工作的一個重要窗口,隊伍建設應該持續進行抓,不能放松。各級環境監察人員應該嚴格進行執法、文明執法,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難,爭取取得有效的成績。針對在檢查隊伍中,個別監察人員素質不高的情況,一定要加強對這些人員的工作教育,讓其掌握正確的執法規范,認真學習各種環保法規,提高對環保問題的監察力度。
規范執法程序,全面提高監察的執法水平。加強環境監察規范性的建設,是當前各級主管行政部門和檢查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進行環保監察規范性建設過程中,我們應該著力解決好以下的問題:(1)機構、職能和職責應該統一,不能各行其是。(2)統一在執法過程中的各種執法標準。(3)對執法行為進行有效的規范。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一定嚴格按照法律要求進行執法,依法行政,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不得包庇、縱容、袒護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要嚴格貫徹公平執法的原則,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要相互統一,貫徹執法程序優先原則,不得濫用自由裁量權,文明進行執法。不斷提升執法素養和執法水平,尊重和保護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聽證等合法權利,保護當事人的商業秘密,不得粗暴執法,不能在執法過程中存在包庇的行為。(4)要堅持監察政務的公開。設立相應的工作公開機制和程序,積極接受全社會的監督,把信息公開作為強化環境執法的有力舉措,以公開求公正,增強環境執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5)有效提高執法裝備的水平,完善環境監察執法能力建設,切實提高環境監察隊伍里的現場監控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4? 結語
讓良好生態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源自廣大人民群眾對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的熱切期盼。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盼環保”“求生態”,對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既希望安居、樂業、增收,也希望天藍、地綠、水凈。“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生態環境問題是關系社會民生的重大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雖然我國在生態環境工程建設當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問題依然很多,還需要我們不斷努力,進一步對環境保護體制進行完善,及時落實相關人員的責任,對由于失職造成嚴重環境問題的人員,嚴厲查處。此外,還應該進一步加強環保監察體系建設,提高環保監察工作開展的執行力。
當前,扭轉環境惡化、提高環境質量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而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綠色福利,是新時代我們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奮斗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 榮開明.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略論習近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論述[J].學習論壇,2017(1):33-34.
[2] 龍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講話精神體會與認識[J].江淮水利科技,2016(6):29-30.
[3] 王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創新及世界意義[J].理論學習,2017(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