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俊鋒,李寧寧,何媛,張曄,李伏虎,史同上,談德偉,陳金缽,張創
(安徽理工大學 化學工程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鹽酸作為常用化學試劑被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1]、化工等行業,鹽酸經過管道輸送和儲存過程中往往會引入雜質Fe3+,造成所制得的鹽酸泛黃,影響產品質量。但在使用中對酸中金屬離子含量要求很高,成品鹽酸一般要求Fe3+的含量<0.5 mg/L[2]。目前,主要通過蒸餾法[3]和離子交換法[4-8]獲得較純凈的成品鹽酸。但蒸餾法工藝投資大、高耗能、對環境污染嚴重。離子交換法具有投資少(離子交換樹脂易洗脫再生)、工藝流程簡單、操作方便、處理能力強、環境友好等特點,因此是目前精制鹽酸的重要方法。本文采用“717”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氯型)處理工業鹽酸(主要去除酸中金屬離子)。試驗證明該工藝流程簡單、操作方便、處理能力強、提純效果好。在工業鹽酸提純的眾多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Fe3+、Cu2+、Zn2+、Co2+、Mn2+等離子在鹽酸中以配合陰離子形式存在,這種配合陰離子很容易被樹脂吸附交換,以Fe3+為例,反應式如下:
RCl+[FeCl4]-→RFeCl4+Cl-或
氯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吸附飽和后,可用去離子水洗脫、再生。

鹽酸(36%~38%)、201×7(717)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Cl-型)、95%乙醇、氫氧化鈉、三氯化鐵均為分析純;工業鹽酸(安徽蚌埠某化工企業原料),主要成分見表1。

表1 工業鹽酸主要成分Table 1 Main components of industrial hydrochloric acid
722型光柵分光光度計;離子交換柱(與安徽蚌埠某化工企業聯合研制,透明有機玻璃材質,長徑比H/D=5,樹脂填裝系數0.8,配套的管道、閥門等附屬零件)。
陰離子交換法提純工業鹽酸工藝流程圖見圖1。

圖1 工業鹽酸除鐵工藝流程圖Fig.1 Process flow diagram of industrial hydrochloric acid iron removal
2.2.1 樹脂預處理 樹脂先經過篩分去除細小粉末和不規則顆粒。接著水洗:用去離子水漂洗2~3次,浸泡24 h,中間換2次水,使樹脂充分溶脹,并除去無機物和機械性雜質。再接著醇洗:瀝去去離子水,用95%乙醇漂洗樹脂2~3次,浸泡24 h,中間換2次水,再用去離子水漂洗至無醇味,除去樹脂中的有機物。預處理完成[12]。
2.2.2 裝柱 如圖1,將經過預處理的(717)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裝入交換柱中,接著泵入去離子水(閥門2、3開啟,其余關閉),充填至規定高度,充填時注意避免氣泡夾帶。通過閥門6調整液面高度,使其高于樹脂層5 cm。
2.2.3 交換除鐵 按圖1所示工藝流程圖,將工業鹽酸由儲罐泵入離子交換柱中(閥門1、4、5開啟,其余關閉),調整閥門1開啟量,控制流速 20 L/min。開始出酸時,酸濃度先低后高,交換過程中,實時檢測酸濃度和Fe3+的含量,達規定要求時,從成品酸閥門排出,即為成品酸。未達要求的稀酸通過循環泵打入工業鹽酸儲罐,再重新回到離子交換柱進行交換。當檢測Fe3+超標時,應停止交換,對樹脂進行再生處理。
2.2.4 洗脫再生 按圖1所示工藝流程圖,用去離子水采用順流方式對樹脂進行淋洗(閥門2、3、6開啟,其余關閉),流速20 L/min。排出液為含FeCl3的廢液,經后續處理可回收FeCl3。淋洗時,不斷檢測流出液中鐵含量,至無鐵時淋洗結束,樹脂再生完成[13]。
樣品溶液與樹脂之間的交換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按樹脂預處理→裝柱→交換除鐵→洗脫再生這個步驟進行。
本實驗采用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 3049—2006)測定鹽酸中鐵含量,采用稀釋倍數法(GB 11903—89)測定鹽酸色度。鐵脫除率(%)定義為:鐵脫除率=(C0-Ct)/C0×100%,其中C0酸初始鐵含量,本試驗C0=5 400 mg/L,Ct為處理后酸的鐵含量。
按圖1所示工藝流程圖,工業鹽酸流速控制在20 L/min,分別調節酸濃度為10%,20%,25%,30%,36%,38%,考察不同酸濃度對除鐵效果的影響,結果見圖2。

圖2 酸濃度對鐵脫除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acid concentration on iron removal
由圖2可知,隨著酸濃度的不斷增加,鐵脫除率也在不斷增大,當酸濃度為30%時,除鐵效果最好,鐵脫除率達94.8%。酸濃度在30%以上時,除鐵效果反而有所下降,這是因為離子交換過程是可逆反應,Cl-濃度的增加,不利于交換反應的正向進行。
按圖1所示工藝流程圖,工業鹽酸酸濃度取30%,調整流速分別為5,10,15,20,25,30 L/min,考察不同流速對除鐵效果的影響,結果見圖3。
由圖3可知,隨著流速的不斷增加,鐵脫除率也在不斷增大,當流速為20 L/min時,除鐵效果最好,鐵脫除率達94.8%。流速>20 L/min,鐵脫除率趨于平緩,除鐵效果不是最好。這是因為流速過快,不利于離子交換的充分進行。

圖3 流速對鐵脫除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flow rate on iron removal
按圖1所示工藝流程圖,酸濃度取30%,調整取20 L/min,考察不同洗脫方式對除鐵效果的影響,結果見表2。

表2 洗脫方式對鐵脫除率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elution mode on iron removal
由表2可知,酸洗和水洗兼用效果優于單獨酸洗脫或水洗脫。
按圖1所示工藝流程圖,酸濃度取30%,調整取20 L/min,考察不同再生方式對除鐵效果的影響,結果見表3。

表3 再生方式對鐵脫除率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regenerative way on iron removal
由表3可知,交換樹脂的再生用水最好是去離子水,其次蒸餾水、自來水。
按圖1所示工藝流程圖,酸濃度取30%,調整取20 L/min,考察不同再生用去離子水pH值對除鐵效果的影響,結果見表4。

表4 再生用水pH值對鐵脫除率的影響Table 4 Effect of renewable water pH on iron removal
由表4可知,再生用去離子水pH為 4時,效果最優,用pH值4的去離子水再生樹脂可以明顯縮短再生時間。
試驗中可根據樹脂處理量和樹脂顏色變化來判斷交換終點。樹脂處理量為樹脂重量的400倍。樹脂顏色由黃色逐漸變為深褐色;樹脂床3/4或3/5高度呈深褐色且底部出現淡黃色。
“717”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去除工業鹽酸中Fe3+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當所處理酸濃度為30%,流速控制在20 L/min時,除鐵效率最高,最高鐵脫除率為94.8%。先酸洗脫,再用pH為4的去離子水洗脫樹脂,其再生效果最好。該工藝方法為工業鹽酸的提純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