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許黛如 文竹
10月31日,沖繩首里城慘遭火災,震驚世界,有日本媒體稱之為“全人類的巨大損失”。日本處在地震帶上地震頻發,民居大多是一兩層的木屋,防火是房屋安全的重中之重。首里城大火為木結構建筑的保護再次敲響警鐘。有一種說法是:到日本一定要看天守閣,這是其有代表性的傳統木結構建筑,也是日本歷史的縮影。現在,國寶級天守閣所在的日本松本城、姬路城等都開始緊急進行消防設備檢查,加強防火演練。
天守閣,日本獨有建筑
天守閣又被稱為“天守”,據記載是戰國時代開始修建的大型城郭。最初的天守閣規模并不大,主要用于軍事領域,起著瞭望塔的作用。但到了天正時期(1573年—1593年),開始作為城主的住宅使用,天守閣的數量與規格都有了很大突破,普遍建得輝煌壯觀。例如兵庫縣的姬路城,日本重要文化遺產——熊本城等,都是江戶初期建立的。天守閣內部還設有廚房、臥室、衛生間等,是城主生活和辦公之處。在古代日本,天守閣是一座城的標志,也是城主權力的象征。但是隨著德川家康掌權,天守閣開始被限制設立,明治時代以后公布了“廢城令”,天守閣僅剩下60余座,從此輝煌也走到盡頭。后來由于戰亂、火災,古代遺存的天守閣僅有12座。分別是青森縣弘前城、長野縣松本城,福井縣丸岡城、愛知縣犬山城、滋賀縣彥根城、兵庫縣姬路城、島根縣松江城、岡山縣備中松山城、香川縣丸龜城、愛媛縣伊予松山城及宇和島城、高知縣的高知城。在這12城中,姬路城、彥根城、松本城、松江城和犬山城的天守閣又被稱為“國寶天守”。此次遭受火災的沖繩首里城是日本名城,但嚴格意義上城中沒有天守閣。
與中國城樓很相似
很多國人看到天守閣都會覺得眼熟,大阪的天守閣城樓宏偉精美(如圖),筆者第一次去就覺得和中國的城樓有太多相似之處。大阪的天守閣位于大阪城內,是其重要象征。大阪城是日本三大名城之一,作為日本的“特別歷史遺跡”,每天都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參觀。登上天守閣,周圍美景盡收眼底。整座城樓巍峨壯觀,臨水而建,似乎大阪城都顯得固若金湯,尤其是鑲銅鍍金的外觀,給人威嚴恢宏之感。春暖花開之時,天守閣在櫻花映襯下則多了一份柔和嬌艷。當夜幕降臨,天守閣的燈光亮起,別有一番魅力。
防火級別非常高
目前日本共有天守閣100多座,絕大部分都是為了提升知名度、吸引游客,復原修建的。也有一些天守閣是政府為了推行觀光政策修建的,當地歷史上根本沒有天守閣。日本現代的天守閣多用于觀光,里面存放歷史資料,相當于博物館和史料館。一部分天守閣是采用現代工藝,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但相當一部分天守閣采用木質結構,所以要格外注意防火。
各天守閣的負責人十分注意防火。例如1959年重建的名古屋城天守閣,其負責人表示在各房間里都放置了消防栓、滅火器、煙霧報警器等,還在天守閣配備了自動噴水滅火裝置。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姬路城,除了在房屋內外設置消防栓、滅火器和火災報警器外,天守閣周邊還設置了1000個以上的自動噴水滅火裝置,因為姬路城只有一個進出口,又是知名的旅游景點,在旅游旺季甚至有高達800—1000名游客排隊。所以這里每天都會進行針對自動火災報警器、防火水槽等的檢查,消防警察也會對這里嚴加管理。
江戶城(現為東京)歷史上曾三次建天守閣,這里曾發生過三次大火,日本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明歷大火就發生在江戶城,被稱為“世界三大火災”之一,2/3的江戶城被燒毀,死者達3萬人以上,也有說法是10萬人。這場大火把第三次重建的天守閣燒毀,此后東京再無天守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