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宮
蘇俄政權誕生初期,伏爾加河中下游流域、南烏拉爾地區、哈薩克北部地區、西西伯利亞等地區都遭遇了饑荒的侵襲。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以糧食援助為由對蘇俄進行了滲透和顛覆。
當時,蘇俄政府積極應對饑荒,1921年7月成立了中央賑濟饑民委員會,各省也成立了相應的地方機構,蘇俄政府動員全國的力量來援助饑民,從國家儲備糧中動用了1200萬普特的種子和3000多萬普特的糧食運往饑荒地區(1普特約合16.38公斤)。與此同時,蘇俄政府還通過德高望重的高爾基等人向國際社會發出呼吁,請國際社會伸出援手。
1921年7月26日,時任美國救濟署署長的胡佛給高爾基回復了一份電報,胡佛在這封電報中聲稱:美國救濟署可以向蘇俄饑民提供必要的援助,但是有一個先決條件:即蘇俄政府必須釋放被關押在蘇俄監獄中的美國人。同一天,美國方面通過無線電廣播向全世界播發了胡佛給高爾基的這封電報的內容。
1921年8月10日至20日,蘇俄政府代表與美方代表就美方援助蘇俄饑民一事舉行了談判。8月20日雙方就美方援助蘇俄饑民具體事宜達成了27條協議。盡管協議中規定:美國救濟署工作人員在蘇俄境內的活動必須嚴格限定在對饑民們進行救濟,不得從事救濟工作之外的政治或商業活動,但是,美方的援助卻具有明確的政治動機和經濟利益。
美方在對蘇俄饑民賑濟對象上是有所考慮和選擇的,常常帶有傾向性地對部分蘇俄知識分子給予特殊關照,如1923年2月美國救濟署工作人員主動向蘇俄方面提出了一個新建議:應當給蘇俄各地的二級中學的教師們保障提供食物包裹。負責跟美方打交道的蘇俄全權代表卡·蘭德爾在報告中指出,“其目的在于馴服和收買水平比較高的城市知識分子……”另一份絕密報告也匯報說,“不能將這個組織(指的是美國救濟署——筆者注)看作是非政治性的組織……它的工作并不是奉公守法的……”
僅僅在1921年9月10日至25日半個月的時間里,全俄肅反委員會查實:當時抵達蘇俄境內的48名美國救濟署工作人員中大多數人是軍人,不少人曾公開表示過仇視蘇維埃政權,其中有兩人是地地道道的美國間諜:一個是來回于里加與莫斯科之間的信使芬克,另一個是以律師身份出現的克留美爾。此外,美方還在蘇俄境內招募情報人員,蘇俄檔案材料記載道:在1924年1月1日至11月1日10個月的時間里,蘇俄國家安全機關總共逮捕了926名外國人,其中驅逐出境463人,判處有罪353人,釋放110人;此外,還逮捕了449名曾經替美國情報機關效力的蘇俄公民。美國情報機關從事間諜勾當、招募情報人員、竊取蘇俄情報等行徑,明顯與其所打的向蘇俄饑民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幌子及其慈善者的外在面目是背道而馳的。
蘇俄政府駐美國救濟署賑濟小組代表之一埃杜克在1921年12月21日致蘇俄政府外交人民委員契切林的絕密報告也指出:盡管目前美國救濟署運抵蘇俄饑荒地區的糧食在數量上位居第一,但蘇俄方面為此付出的代價也要比向其他慈善組織和機構所付出的遠遠高得多,“美國救濟署的代表們也不考慮這些開銷我們是否有能力承擔,相反在諸如住宅、車廂等生活條件方面無視我們的條件,卻提出了各種我們難以滿足的要求”。埃杜克甚至說:與蘇俄方面向美國救濟署工作人員所提供的物質條件、服務以及所支付的資金相比,“胡佛先生的美國救濟署運抵蘇俄的糧食還能剩下多大的好處”?
1923年6月12日,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同意停止美國救濟署在蘇俄境內的各種活動,6月14日俄共(布)中央政治局作出決議:責成政治局委員加米涅夫與美國救濟署代表簽訂關于撤銷美國救濟署在蘇俄境內各種活動的協議,并且蘇聯政府承諾不在蘇聯領土上向美國救濟署提出任何要求。至此,美國救濟署結束了歷時近兩年的對蘇俄饑民的賑濟活動。▲
環球時報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