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四化 張帥

本刊訊 ?9月9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街道五道口西街一號熱鬧非凡,一場名為“約會五道口,點靚學院路”的媒體沙龍正在進行?!鞍舜髮W院”老物件展、學院路科技星球環游展、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即將開園……多個新聞正在發布。
約會五道口:海淀區學院路新添網紅打卡地
走進這次活動的舉辦場地西街一號,宛如進行了一場穿越之旅。從一樓“候車大廳”扶梯上樓,經過各具特色的共享學院路站、宇宙中心站、街區更新站、城事設計節站、美好社區站、論壇沙龍站展區,到展望未來出口,一塊塊或黑白、或彩色的展板吸引著大家駐足觀看。這里,能看到早年的京張鐵路起點站、清河站、西直門停車場;也能看到當年大家最常去的購物中心——“五道口百貨商場”,當年只有1層,卻是大家心目中最親切熟悉的百貨商場。2008年,富麗堂皇的的“五道口購物中心”拔地而起,讓“宇宙中心”的凝聚力更加強勁有力。
此外,這里還能看到從學院路街道停車規劃到石油共生大院空間建筑改造設計,從海淀區小月河水環境提升到學院路街區規劃概念設計,還有社區黨建品牌的打造、社區生態治理路徑等,圖文并茂的展板講述著學院路街道的華麗蛻變,述說著新時代學院路地區的美好愿景。
70年來,學院路地區走出了260余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在這方土地上,每500位老人里就有一位是院士,學院路像一根紐帶,連接起一代代年輕人的青春和夢想。走進第二展區“筑基現代化 奮進新時代”的科學文化展,可以看到“八大學院”的諸多珍貴老物件:1960年中央關于增加全國重點高校的決定書、毛澤東簽署的北京農業大學老校長任命書、周恩來簽發的礦大老校長任命書、北京鋼鐵學院和北京石油學院的老校牌、天宮一號神舟十號對接模型、1958年用半導體研究室的晶體管制造的國內最早晶體管收音機……一件件珍貴的展品帶我們穿越70年的風雨,向70年來奮戰在這方熱土的人們致敬……
在第三展區“科技星球環游記”,這是一場智慧與科技的結合打造好玩好看有意思的科技盛會,分為感應星球、回收星球、時光星球、爆炸星球、奇幻星球、吱扭星球、探索星球七大星球,各星球應用科技手段打造了場景沉浸式互動體驗,人們可以在這里感受裸眼觀看浩瀚的宇宙、用腦電波炸爆米花……第四展區是“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展區,預計9月15日開放。
據海淀區學院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馮志明介紹,為體現海淀區街區規劃與城市更新工作特色,展示五道口區域國際化的學府氣息,2019年9月7日,北京國際設計周海淀分會場“海師·海詩約會五道口城市更新薈”啟動。北京國際設計周作為經中央批準在京舉辦的國家級大型年度文化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致力于成為國際一流的城市創意活動。此次2019北京國際設計周海淀分會場舉辦的海師·海詩“約會五道口”城市更新薈活動是由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海淀分局、海淀區學院路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以此為平臺集中展示京張綠廊鐵路遺址公園特色、學院路地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科學文化成果、五道口及學院路歷史記憶、學院路城事設計節與社區營造成果等內容。
現場,不少路過五道口的市民也被極富現代設計感的西街一號外形和活動現場熱鬧的氣氛吸引,前來觀看。大家或在留言板上寫下想說的話,或為學院路logo評選投出自己的一票,或停留在某個展板展品前細細品味,現場氣氛熱烈、融洽。
在場的嘉賓和觀眾看城市規劃和設計,看街區社區的營造和變化,看人文歷史和社會變遷,領略獨具匠心的街區發展智慧,感受學院路街道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和風采。紛紛表示改革開放帶來滄桑巨變,走過崢嶸歲月,人們的衣食住行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生活在學院路地區幸福感滿滿。學院路街道希望通過此次海師·海詩“約會五道口”城市更新薈的系列活動,凸顯城市更新的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向偉大祖國70周年華誕獻禮。
玩轉五道口:4幅手繪地圖帶你玩?!坝钪嬷行摹?/p>
哪里有寬敞明亮的圖書館,哪里舉辦學術大咖講座,哪里可以飲下午茶……暢游海淀學院路,這都將不是問題。7日,學院路街道發布4幅手繪地圖,包括手繪地圖總圖、悅游地圖、慢生活地圖、美食地圖,展現學院路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藍、綠、橙、黃,4幅地圖畫風活潑可愛,又清晰易懂,將學院路的知名景點和隱藏亮點都展示在了我們面前。其中,手繪地圖總圖是街道的整體畫像,高校中小學、科研院所、寫字樓、園區、行政事業機構等都躍然紙上;悅游地圖展現的是街道特色人文歷史和自然環境的12條線路,不僅科普了路上的常見觀賞花卉,連線路的長度以及游覽時間也標得清清楚楚;慢生活地圖匯聚了居民活動中心、書店、圖書館、體育館、游泳館、酒吧、咖啡館、商場、超市等信息,是一幅全方位的學院路吃喝玩樂指南;美食地圖精選了學院路街道轄區內近百家好評超高的美食店鋪,供食客們打卡。
“學院路大家并不陌生,五道口就坐落在這,這里齊聚八大院校,院士、高精尖人才匯聚,可以說是處處彰顯著海淀特質。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學院路的亮點到底在哪,城市品牌模糊,群眾認知度低?!笔掷L地圖主創團隊“悅游地圖”創始人陳龍談起為何要繪制地圖時表示,自己和學院路街道一起,想用新潮、流行的方式,來展現學院路地區豐富多彩的生活。據悉,市民可關注“北京規劃自然資源”微信公眾號獲得手繪地圖電子版。
這4幅詳實的手繪地圖背后是大量的調研工作,手繪地圖點靚學院路的方式吸引了50多位志愿者加入,其中年齡最大的志愿者60歲,大家走街串巷調研地點、核對信息。陳龍介紹,為了使手繪地圖更加精準完備,規劃師、街道辦事處和志愿者們一同深入的剖析了學院路街道的歷史人文,街道的城管辦等相關部門對地圖進行了多輪校對,街區規劃團隊也在慢生活規劃方面提供了更人性化的專業建議。
據海淀區學院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馮志明介紹,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的一部分,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海淀分局、海淀區學院路街道辦事處聯合舉辦“海師·海詩約會五道口城市更新薈”活動,集中展示京張綠廊五道口啟動區鐵路遺址公園特色、學院路地區建國70周年文化成果、五道口及學院路歷史記憶、學院路城事設計節與社區營造成果等內容?;顒映掷m到10月7日,期間將舉辦多場系列活動,包括大型論壇和主題沙龍等。
此外,海淀區學院路街道還持續開展國際人才社區建設。包括打造與之匹配的軟硬件環境,進行成府路和雙清路整體改造提升,打造多個節點,改造公共空間,變通行空間為交往空間;對五道口進行提升設計,引進Page One 24小時書店,布局瑞幸咖啡等高品質咖啡店落地,建設深夜食堂,活躍夜間經濟;與北科建合作開展學院路整體設計,對圣熙八號、超市發和金碼大廈等實施夜景照明,依靠科技手段“點靚”學院路;建設國際郵局、超市和銀行;建設國際人才公寓。還通過電影文化提升園區品質,與塔院村圣熙八號電影院和2049融媒體園區合作,提升園區人氣和品質。不斷探索地下空間高效利用模式,將整治提升清理后的地下空間,安裝新風和消防噴淋系統,開設社區公共書房,建設文化空間、親子空間和老年健康服務空間……
學院路街道總面積8.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1萬人。55名兩院院士、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名外籍人士在該地區學習、工作和生活。轄區內集聚了10所高等院校、10所中小學、11家科研院所、36家上市掛牌企業,是北京市及海淀區科技、文化、教育資源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
學院路地區高校院所云集,文化氛圍濃郁,創新資源豐富,交通四通八達,人口密度大,國際化程度高。從“八大學院”到“校區、園區、街區、社區”四區融合,從中關村高端人才創業基地到建設國際人才社區,從“宇宙中心”五道口文化商業圈到768創意產業園,從奧運大廈到清華同方科技大廈,伴隨著北京機電研究所產學研創新示范基地和東升科技園三期的崛起,承載著歷史文化與創新風尚的學院路地區正日益成為海淀加快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的“科創之源,學府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