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長玉
摘要:本文從三全育人的內涵及具體要求談起,闡述了高校保衛部門在安全教育、校園安全文化構建、校園安全管理、安全服務、平安和諧校園環境打造等五 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提出在高校育人中應當將保衛部門納入學工隊伍,提高保衛人員素質和加強隊伍建設,尤其是重點做好安全教育和著力構建良好的校園安全文化的建議。
關鍵詞:三全育人 ? 高校 ? 保衛部門 ? 作用
一、“三全育人”的內涵及相關要求
“三全育人”通俗地講是全員育人、全過程(全程)育人、全方位(全面)育人的總稱,全員育人要求高校的每名教職員工要依照“立德樹人”的理念來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全程育人是指在學生在校的全部時間或者更長的時間內實施的育人規劃,來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情操、行為習慣、職業品質以及學習成就;全面育人就是通過與學校的全面互動,形成課堂與課外的共同進步,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校園引導與社會管理的統一認知,智慧與能力,素質與素養的全面提升。“三全育人”的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思政工作會議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初心,實施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教育舉措。教育部黨組為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特制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以下簡稱《實施綱要》)。并就強化改革驅動,推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在學校中,以《實施綱要》所涵蓋的“十大育人體系”為基礎,深入分析研究校內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崗位的育人元素,融入具體職責中,整體制度中和具體操作環節中,把育人工作的目標和措施強化在育人成效上,真正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節點,形成可復制、能轉化,易推廣的具有中國教育特色的育人制度和模式。其中“十大育人體系”中有不少涉及校園安全管理服務部門的環節,尤其是“不斷推進服務育人”的內容中對高校的安全保衛部門作了更加明確的要求:在安全保衛服務中,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全面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安保效能,培養師生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1]
二、高校保衛部門在“三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保衛部門的角色定位
高等學校內部保衛工作規定,對高校保衛組織職責作了明確的規定,概括起來就是履行政治保衛和治安管理的職責,維護校園政治穩定,進行安全和法制宣傳教育,培養師生員工的法制觀念和安全防范意識,完善校園安全防范,落實安全保衛責任制和安全技術防范措施,防止案件和災害事故的發生,協助專門機關查處校園內發生的治安和刑事案件,總體來說就是要為國家高等教育創造良好的校園安全環境,為師生員工提供安全服務。為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更好為高校的發展、教育的提升做好保障支撐,現代高校保衛部門應該在“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下,堅持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之本,寓校園安全管理于服務之中,為方便師生,為師生排憂解難,提供高效優質服務,保障其合法權益。
(二)高校保衛部門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分析
1.保衛部門在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主導作用。
普通高等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規定中提到,將安全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經常性工作,重要性工作,全校上下、各部門、各組織要緊密配合,廣泛積極開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防范能力、安全素養和個體綜合素質。在工作中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不同時間點、學生的不同特點等,入學到畢業,在校學習的閉環期內,適時適地適人進行,善于利用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學生。學校安保部門應結合環境、季節及案發規律等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防火、防盜、防災害、防病、防事故等方面的教育,形成經常化、制度化。高校安保部門是維護校園安全的職能部門,接觸的事多,案例多,知識在不同的時間節點,不同的地理環境、不同的人群中的事發特點,能深層次地分析到安全事件發生的規律,剖析到校園安全事件的原因,與公安等有關部門溝通中,能找到預防的最佳方法。對安全教育有全局的、專業的、細致的掌握,安全教育規劃、方案設計,教育效果會比一般的思政教師做的專業。所以在高校安全教育中,保衛部門逐漸彰顯教育的功效,在一些高層次大學中,例如清華大學等,設置了專門的安全教育科,主導安全教育,會同校內其它部門一起努力進行此項工作,共同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良好的安全習慣,養成較高的安全素養。
2.在校園安全文化構建中的引導作用
高校安全文化廣義上指學校在預防和減少校園災害事故中,在降低校園可防性案件發案率中,在教學、科研、生活等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目的在于保護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保護集體財產安全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財富的總和。[2]校園安全文化的構建需要全體師生醫務員工的共同努力,但安全文化的內涵、價值觀等則需要學校引領,例如山東大學初步形成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為理念,以“生命無價觀、主動防范觀、終身防范觀和綜合素質觀”為主要內容的安全文化,由此來引領安全文化的發展。高校保衛部門主動對接學生管理部門、宣傳、網絡、實驗室、后勤等部門,將安全教育和宣傳的思路統一,將安全教育內化為不同部門、不同形式、不同平臺、不同載體的形式中,在安全文化構建中起到應有的引導作用。形成具有特色的大學精神和校園文化,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安全文化活動,培育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優秀成果,打造高端校園安全文化品牌。
3.在校園安全管理中的職能作用
高校保衛部門在校園安全管理中是職能部門,擔負著維護校園政治穩定,治安秩序維護、校園安全防范、凈化校園環境、提供安全服務及應急處置等任務,面對的是全體師生,面對的校園安全隱患和各類不法人員,在做好“防”的同時,還要做“打”的工作,在這些工作中,“防”的工作是主要的,重要的,內容最為復雜,最為平常卻最為難做,不光因為面廣事多情況復雜,重要的是它是一項長期且不斷變化的工作。在安全管理與服務的日常工作中,師生員工最能看到見,體味得到,一般情況下,師生員工只有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需要“公力”救濟的時候,才會到了高校保衛部門,這時候給他最有力的支持和幫助,然后在合適的時機給他恰當的安全教育,會起到良好的效果和社會作用。在校園公共安全管理的時候,師生們能看到一身正氣和滿腔熱情的安保人員時,會樹立他們的社會正義感和培養正確的“三觀”。在保衛部門指導自己的學生社團過程中,會培育學生理智性的積極健康心態,使專業技能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與心理健康素質協調發展。通過把校園治理的嚴格要求與和風細雨的教育方式結合,化有形為無形,實現管理育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