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文
摘 要:花生是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主要農作物,花生早衰現象隨花生種植年限的延長越來越嚴重,對花生產量和品質影響嚴重,全面解析花生早衰原因并針對性給出防治策略,促進花生豐產豐收。
關鍵詞:花生早衰;原因;減產;防治策略
中圖分類號:S565.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930033
花生是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主要農作物,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是全國縣區花生種植面積最大的縣,占遼寧省花生種植總面積的23.4%,源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大陸性氣候,屬于沙壤土質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花生生產“黃金帶”。然而隨著花生種植年限的延長和生產水平的提高,花生早衰成為限制花生產量進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礙因素,嚴重地塊花生早衰率在70%以上,導致花生品質嚴重下降,嚴重者減產50%以上,一定程度的影響了經濟效益的提高,了解花生早衰的原因并及時采取防早衰措施,是提高花生產量和品質的關鍵。
1?花生早衰癥狀
早衰是花生生產中常見現象,對最終的產量影響很大,常在花生生長中后期發生,表現為葉片黃化,嚴重影響花生后期光合作用,導致功能葉提前枯萎、脫落,莖秧變黑枯死,秕果增加,飽果率降低,早熟果腐爛或發芽,嚴重影響花生產量和品質,進而影響機械收獲。很多花生種植戶于花生生長后期放松管理,也是造成花生早衰的一個原因,往往被誤認為是早熟。
2?花生早衰的原因
2.1?品種單一化
生產上種植的花生大都是不需要年年換種的常規品種,種植戶一般一個品種一種就是4~5a甚至十多年,品種的單一化,使用年限長,忽視提純復壯最終導致花生遺傳基因一年不如一年,種性退化、抗性消失或降低,勢必引起花生早衰;由于花生種子比較貴,多數種植戶都是自己留種備用,缺乏換種概念和優種意識,即使換種也是少量試種,不會大量購買,且換種種植品種單一,連續循環種植,大大增加花生發生早衰的幾率,如果不定期更換新品種,用藥防治早衰產生的效果和作用都不大。
2.2?肥料施用不當引起養分失調
多數種植戶只是憑借多年施肥經驗給花生施肥,而不是按照花生的需肥規律科學施肥,只施尿素和復合肥,基本忽略微量元素的施用,沒有意識到微量元素的重要性,花生生長需要的微量元素鈣、硼等得不到及時有效補充,導致花生的抗逆性嚴重降低。為了花生生長后期不徒長、不倒伏,避免只長秧不結果,種植戶不愿追施氮肥,造成花生脫肥,根系因缺接力肥而生長不良,葉片黃化,光合作用減弱。從以上2點可知土壤因肥料施用不當,養分比例失調不能提供花生所需肥力,是造成花生生長不良早衰的原因之一。此外,基肥施用量大,特別是氮肥過多,也會導致花生棵莖枝過高、葉片過大,發生倒伏落葉出現早衰現象。
2.3?長期重茬連作
花生一般種植在沙性土壤中,這類土壤土壤團粒結構差、漏水漏肥,保水保肥能力相對較弱,有機質含量也不高,不適合種植玉米等其他作物,種植花生最適宜。花生施肥一般都是一次性施入,不施或少施有機肥,導致花生根系生長不良,生長后期營養不足。常年重茬連作種植花生,土壤中的營養失衡,微量元素匱乏,土壤貧瘠化嚴重,土壤殘留有害病菌增加,病蟲害加重,尤其是后期的葉斑病,葉片提前枯黃脫落,花生出現早衰越來越明顯。
2.4?化學除草劑過量使用
化學除草劑乙草胺的大面積推廣使用很大程度解決了除草的難題,同時也給花生生長帶來一定的副作用。種植戶擔心出草而盲目加大乙草胺用藥量,長期過量使用不僅使雜草產生抗藥性,后期除草無效,還導致花生在苗期受藥害影響,根系生長受到阻礙而發育不良,苗出土后發黃不長,后期根系過早衰亡,引起花生早衰落葉。
2.5?化學控旺不當
花生是一種生長比較旺的作物,為防止花生旺長,會使用控旺長藥劑,但控旺方法不當,同樣會導致花生提早落葉早衰。控旺不當有3種情況:控旺過早、控旺過晚、控旺過量。控旺過早花生不能按照正常的生育期生長導致花生提早落葉;控旺過晚花生依舊會出現旺長的現象,導致控旺效果不佳;控旺過量會抑制花生的正常生長,后期出現早衰。生產上控制花生旺長多使用多效唑,效果雖然不錯,但多效唑控制地上莖秧生長的同時,還會抑制花生地下根、莢果的生長。有實驗表明,使用多效唑控旺的花生,后期早衰死亡率高于沒有使用多效挫的花生。科學合理選用控旺劑才能保證花生既達到控旺效果,后期又不出現早衰。
2.6?惡劣氣候影響
花生生長過程中,遇到干旱、連續陰雨等惡劣天氣會造成花生地上部生長受阻、根系活性減弱。干旱對花生產量影響很大,尤其花生生長中后期,因始花-結莢期是花生需水最多的時期,此期出現干旱天氣花生很容易出現早衰癥狀,會加速葉片脫落;而花生生長后期連陰雨天較多,容易形成澇災,花生光合作用差,造成葉片發黃、脫落,根系因缺氧得不到正常的呼吸,營養供應不上,葉斑病也嚴重發生,出現早衰。
2.7?病蟲危害
病蟲害會導致花生在生長過程中抵抗力下降,在未及時防治的情況下,葉片大面積壞死、脫落,形成早衰。如根腐病、葉斑病、莖腐病、菌核病、白絹病、紅蜘蛛、棉鈴蟲、蚜蟲等。
3?防治策略
3.1?定期更換新品種
禁止使用捂霉的種子,定期更新品種,選用抗病高產、穩產、后期落葉慢的晚熟型品種,注意連年選種、隔年換種,可增強花生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恢復和提高良種特性,從根本解決花生品種老化,種性退化的問題。
3.2?科學施肥
為避免重茬,每2~3年與玉米等作物輪作1次,實行合理輪作,同時底肥與根外追肥相結合,達到科學配方施肥,確保花生生長后期不脫肥,有較好的礦物質營養供應,防止早衰。
3.2.1?底肥
化肥與有機肥結合,可使病蟲害發生率明顯下降,花生每667m2產量增加20%以上。中低產田每667m2施純氮4~7kg,鉀4~6kg,磷3~5kg;高產田每667m2施純氮8~10kg,鉀8~11kg,磷6~8kg。
3.2.2?葉面噴肥
苗期噴施鉬肥;花期噴施硼肥;膨果期注意噴施鈣;花生生長后期葉片吸收養分的能力逐漸增強,根瘤固定氮素的能力和根系從土壤中吸收養分的能力逐漸減弱,噴施葉面肥0.3%磷酸二氫鉀或1%尿素水溶液,可最大限度延長葉片功能期,預防早衰的發生,提高飽果率。噴施不少于2次,間隔10~15d。
3.3?合理使用控旺劑
一般根據花生高度判斷花生最佳控旺期,花生進行控旺時要注意控旺的時間和用量,靈活化控可確保花生合理生育進程,協調營養分配,有效防止早衰。多效唑在土壤中降解慢、殘留時間長,應選用降解快、在土壤中殘留時間短的烯效唑或助壯素或壯飽安等,避免使用多效唑,盡可能采用少量分次控旺的方法,花生高度大于30~35cm時,控旺藥劑的使用量要按照使用說明使用,可根據花生長勢和天氣情況進行2~3次化控。
3.4?合理控制使用除草劑
掌握正確的施藥方法,控制乙草胺的用量,合理使用。嚴格按照廠家推薦用量使用,干旱時為避免藥害發生,提高除草效果,不得加大用藥量,在加大用水量。
3.5?防治病蟲害
3.5.1?病害
葉斑病:是花生的主要病害, 防治花生早衰的關鍵是做好后期花生葉斑病的防治。葉斑病雨季發生較多較重, 花生生長中后期常出現花生葉斑病的大發生,是由于封壟過早,通風不良,田間濕度大,尤其是多雨年份,創造了有利于葉斑病發生的條件。葉斑病發病初期用多菌靈、百菌清或多菌靈+代森錳鋅+磷酸二氫鉀噴霧防治,每隔7d噴1次,連噴2次,多雨年份噴4次以上,可以延長葉片功能期,保證花生活桿成熟,不落果、不死秧。預防花生后期早衰,最后一次要在收獲前15~20d用藥,注意葉片正反面都要沾上藥液,藥液要噴足,這樣防治效果才好。
其它病害:根據植保要求于病害發病前和發病初期噴灑一定劑量的代森錳鋅、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甲基托布津,連噴3次,7~10d 1次。
3.5.2?蟲害
蚜蟲:蚜蟲是多種病害的傳播媒介,直接危害花生植株,可用菊酯類農藥或有機磷防治,在花生團棵期可用5%啶蟲脒防治。
蠐螬:用辛硫磷500~700倍液灌根防治,雨前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 冷靜,萬林,李君.花生早衰原因及預防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09(12):26-27.
[2]王德新.花生早衰的原因及防治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19):53.
[3]楊秀峰.花生早衰的原因與防控措施[J].鄉村科技,2014(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