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偉
近年來,國外共享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對促進經濟增長和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共享經濟也暴露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參與共享經濟的組織群體,一直處于法律與監管的“灰色地帶”。為此,在共享經濟發展過程中,美國、歐洲諸國、日本、韓國等在鼓勵共享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積極進行共享經濟的治理和監管,以期通過具體的制度設計來解決相關問題。
美國已發展出數量眾多、質量優秀的共享經濟企業。全美的企業都試圖抓住共享經濟潮流,從共享技能到共享住房、共享汽車、共享醫療、共享資金價值,共享經濟正在改變美國許多行業。
然而,共享經濟的發展在美國并非一帆風順,共享經濟所引發的社會矛盾屢見不鮮。2011年6月,Airbnb發生創立以來首次惡性事故——“洗劫門”事件。一名叫作EJ的房東回到她舊金山公寓的時候,發現她的公寓被Airbnb上招來的房客洗劫一空。她在給Airbnb的信上寫道:“他們在我的柜子上鑿了個洞,劫走了里面的護照、現金、信用卡和我奶奶的珠寶首飾,不僅如此,他們又拿走了我的照相機、iPod(蘋果音樂播放器)、老式電腦和裝有我所有相片、日志等備份的外接硬盤。他們掠走了我的一切。”EJ把自己的經歷在博客上發表之后,事件迅速傳播并持續發酵。
由于共享經濟定位不明,致使參與共享經濟的組織群體長期處于商業和個人、公共和個人之間的“模糊地帶”,由此導致的糾紛時有發生。以Uber為代表的共享出行平臺為例,監管方認為其類似于“出租車公司”,需要承擔所有傳統出租車公司的責任和成本,但Uber平臺對于監管機構要求獲取信息普遍持不配合的態度。共享平臺的定位模糊性,使政府面臨著一種“無法可依,無(合適的)人可用(監管),無路(經驗)可循”的困境。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在2015年7月對Uber做出一筆730萬美元的處罰,也是由于Uber違反了委員會新頒布的“網約車管理規范”,因其拒絕提供委員會要求的數據和信息。這些數據包括Uber培訓司機的情況、司機提供服務時是否存在實際或潛在的種族歧視和收入歧視,以及實際約車數、接單數和拒絕接單數、司機實施暴力行為數、司機為Uber服務的平均小時數和平均里程數等。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聯邦政府從共享經濟的特點出發,以相應的規定明確界定共享平臺的責權利。在共享出行方面,2014年美國17個城市議會和4個州通過了合法化專車的城市條例,2015年8月美國合法化專車的城市與州增加至54個。為規避風險,美國加州立法規定,交通類共享經濟平臺要為單起事件購買保險,其保障額度為至少100萬美元,并且要為駕駛員提供個人和商業保險。加利福尼亞、俄勒岡和華盛頓等三個州通過了有關汽車共享的法律,將責任明確歸屬于汽車共享服務公司和保險公司。
在得克薩斯州,申請加入傳統的民宿協會需要經過煩瑣且嚴格的流程。得州民宿協會執行總監Connie Hall表示,“新成員需要通過一個過夜檢查,我們的房屋每隔兩年都會進行安全檢查。”它涵蓋從潔凈度到房屋布置的方方面面,保證每個單獨房間有一個門閂,煙霧探測器可以工作,同時景觀綠化也是安全的。她補充道,“就安全方面而言,這些要求是強制執行的,我們的成員必須達到每一條標準。”
此外,美國的征信法律體系規定了征信機構、信用信息提供者以及個人信息主體等在征信活動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面對洶涌而至的共享經濟,歐盟首先提出要鼓勵共享經濟發展。2013年9月,由歐盟國家共同設立歐洲共享經濟聯盟,整合力量,統一發聲,推動歐盟層面和成員國層面共享經濟政策的開展。2015年12月16日,據《歐洲動態》報道,歐洲議會工業、研發和能源委員會與內部市場和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聯合發布對數字市場新戰略的立場文件,支持共享經濟發展。文件表示,歡迎互助經濟模式帶來的競爭和更多消費者選擇,就業市場更具包容性,敦促歐委會和成員國支持共享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消除人為障礙和相關法律法規障礙。歐委會表示,希望在鼓勵創新服務、消費者保護和保證不同商業模式之間公平競爭,三者之間達成平衡。
在歐盟內部,各成員國作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在不違背歐盟法律框架的前提下,各自制定了相應的法律規范。在立法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眾議院2016年1月提出的有關共享經濟的立法草案(2016年第3564號文件)中,第9條規定涉及共享經濟業務的監測事宜,要求各義務主體,即平臺經營者要向國家統計機關提交有關數據,協助監管機關實時掌握共享經濟的發展態勢。在英國,要求共享汽車平臺在經營時提供保險。
事實上,在共享經濟發展方面,英國表現了極大的開放性與前瞻性。媒體報道,早在2014年,英國政府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成為共享經濟的全球中心。緊接著,2015年3月,英國商業、創新和技能部發布了一攬子共享經濟扶持政策。“英國雖然不是共享經濟的發源地,卻是最早在國家層面確立共享經濟地位及發展戰略的國家,這些政策和計劃,再現了久違的帝國雄心。”有媒體發表評論指出。
加拿大也積極著手管制法規方面的調整,調整的核心是放松管制。加拿大政府一方面開始進行新法律框架的擬定和修改,以支持共享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加拿大宣布引入最新的旅游法,包括對在線家庭共享服務(以Airbnb為代表)等業務的調節。
安大略省采取一種原則性的方法,并且已經發展出一套促進共享經濟發展的綜合指導框架,旨在支持政府在必要時進行持續評估、行業研究、政策制定和實施。2018年8月,安大略省財政部門正式發布這一框架。
日本總務省在2015年《信息通信白皮書》中明確將“共享經濟”列入“生命、信息和通信技術的未來”一章。白皮書中提到,在信息時代,共享經濟已經成長為全球創新的起點。
日本政府公布,從2016年1月開始,以東京都大田區為戰略特區,開始實行Airbnb合法化,即一般的民宅可以直接“有償”租借給其他人住宿。日本將會進一步整合信息技術和社交媒體,在國內建立更安全的信用體系,進一步開發分享經濟的潛在市場。目前,為確保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安全,相關機構主要以實名認證和第三方平臺支付來防止糾紛發生。另外,日本政府在不斷完善包括《住宅宿泊事業法》等相關法律的同時,也在推動改善保險和補償制度。
韓國一直在法律上明確認定,無政府認定的出租車和短期房屋共享為非法行為,即使有Airbnb公司明確授權的房主同樣被罰款。
不過,韓國也在努力將共享經濟與現行制度接軌。2012年9月,首爾市政府發布《首爾共享城市》宣言,成立“首爾市共享促進委員會”,由法律界、媒體、企業、非營利私人組織等多事業部門公務員組成,主要職責是為促進共享經濟建言獻策,并對相關團體、企業進行認證審議。
2015年12月,韓國企劃財政部首次宣布擬將共享經濟納入制度層面管理。2016年,韓國政府計劃將共享經濟在釜山、濟州島等自由區進行試點,到2017年,韓國計劃修改國家住宿業相關法律,使之合法化。在韓國,目前經營住宿業,應向管轄區政府進行申請。韓國企劃財政部擬從汽車共享和住宿等產業形式比較明晰的領域開始入手,并完善相關規制,對特定地域的示范產業進行推進。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