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 付義 李毅偉
摘要:通過結合中醫相關理論論述了宗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機制,據宗氣相關理論,詮釋補宗益氣活血化痰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補宗益氣;活血化痰法;COPD
中圖分類號:R25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9-0018-03
1 宗氣形成與生理功能
宗氣一詞首見于《內經》。《黃帝內經素問集注》述:“宗氣者,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宗始,故曰宗氣”。《靈樞·邪客》云:“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宗氣居于胸中,又稱“大氣”。它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和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微之氣積于胸中,在心肺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1]。《醫學衷中參西錄》曰:“是大氣者,原以元氣為根本,以水谷之氣為養料,以胸中之地為宅窟者也”。“蓋謂吸入之氣,雖與胸中不相通,實能隔肺膜透過四分之一以養胸中大氣”。
《靈樞·邪客》篇云:“五谷入胃,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如《內經》所述,宗氣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語言、聲音、呼吸的強弱都與宗氣盛衰有關;二是貫心脈以行氣血,凡氣血的運行、肢體的寒溫和活動能力,視、聽、嗅等感覺能力,心搏的強弱節律等,皆與宗氣的盛衰有關。
2 宗氣虧虛,痰瘀內阻貫穿于COPD的始終
肺脹病名始見于《靈樞·脹論》:“肺脹者,虛滿而喘咳”。正如《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形象描述了COPD的臨床表現。從《黃帝內經》原文可以了解到宗氣與心、肺兩臟密切相關[2],參與人體的最基本生命活動:呼吸與心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慢阻肺患者久咳久喘傷肺,肺不主氣,肺氣虛弱,宗氣生成不足,臨床每見咳嗽喘促,少氣不足以息,語言低微,身倦乏力,脈沉細等宗氣虧虛的癥狀。《靈樞·刺節真邪》說:“宗氣不下,肺中之血,凝而留止”。宗氣虧虛在COPD發生發展演變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3]。痰瘀內阻貫穿于COPD 始終[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病機主要有氣虛,痰瘀,氣機失調這三個方面的因素[5]。
3 補宗益氣,活血化痰法為治療COPD的基本方法
《丹溪心法》言:“肺脹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壽世保元?痰喘》提出:“肺脹喘滿,膈高氣急,兩脅煽動,陷下作坑,兩鼻竅張,悶亂嗽渴,聲嘎不鳴,痰涎壅塞”。《證治匯補》提出的本病是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的理論。在《咳嗽篇》中云:“肺脹者,動則喘滿,氣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眠者是也。如痰挾瘀血礙氣,宜養血以流動乎氣,降火以清利其痰,用四物湯加桃仁、枳殼、瓜蔞、竹瀝。……有腎虛水枯肺金不散下降而脹者,其癥干咳煩冤,宜六味丸加麥冬、五味”。據宗氣的生理功能,宗氣不足,痰瘀內阻,形成為COPD本虛標實的基本病機,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補宗益氣,活血化痰為治療CODP的基本法則。洪廣祥教授提出宗氣虛弱是COPD發生發展的重要內因,在疾病全程皆可治以補益宗氣[6]。和教授認為,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給予益氣活血化瘀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7]。
4 補宗益氣,活血化痰法治療COPD的方藥選擇
COPD為慢性反復發作性疾病,具有病情纏綿難愈的特點。本著“治病求本”、“治未病”、“標本兼治”的思想。筆者選用參苓白術散和補陽還五湯的合方。參苓白術散方中以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湯)平補脾胃之氣,為主藥。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藥之甘淡,蓮子之甘澀,助白術既可健脾,又可滲濕祛痰,為輔藥。以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運化,通上下氣機,為佐藥。桔梗為太陰肺經的引經藥。全方健脾化濕,補宗益氣。研究表明[8],參苓白術散加減方能夠顯著改善 COPD緩解期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改善肺通氣功能。補陽還五湯,《醫學衷中參西錄》謂黃芪:“能補氣,兼能升氣,善治胸中大氣下陷”,大氣旺則氣滯行,血瘀通,即“大氣一轉,其結乃散”之謂,故為君藥;茯苓甘淡平,燥濕健脾,黨參味甘、性平,健運中州,益氣血生化之源,黃芪與黨參相配伍,補氣升陷之效益顯,使胸中大氣得補,貫心脈、司呼吸、行氣血之功得以正常發揮,共治心氣虛弱,正氣不足之本;川芎味辛、性溫,溫通血脈,活血行氣,行血并能和血,行氣之中兼以散郁,《本草匯言》謂:“川芎,上行頭目,下調經水,中開郁結,血中氣藥”,無所不至。當歸辛甘溫,補血和血,赤芍酸苦微寒,養血和血,活血散瘀止痛,且赤芍酸收可防川芎辛散走泄耗血之弊;赤芍與川芎相伍,則行血而不破血,補血而不滯血,上六藥配伍,使心氣充沛,運血有力;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共奏益氣活血之效;枳實苦寒,行氣化痰,寬胸利膈,為佐藥。枳實與黃芪、黨參配伍,補氣而不滯氣,氣行則補乃得力,與赤芍、川芎配伍,使氣行則血活,姚教授研究表明[9]:補陽還五湯對COPD合并PF患者療效顯著,對患者肺功能和臨床癥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5 小結
綜上所述,宗氣作為COPD 發生,發展,轉變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氣不行血,瘀血內生。故宗氣虧虛,痰瘀內阻貫穿于CODP的始終,通過補益宗氣,活血化瘀,使肺氣充盛,宣發肅降有權,健脾祛痰陳瘀,終使一身氣血調暢,治病求本。諸多研究表明,“補土生金”“活血化痰”和“補益宗氣”可以延緩和控制COPD的發展。但不夠系統全面。因此,在今后的研究過程中,課題組將開展補宗益氣,活血化痰對COPD的作用靶點、環節和途徑的相關系統研究。并篩選出有效藥物或藥物有效成分,以更好的服務于臨床。
參考文獻:
[1]孫廣仁.中醫基礎理論[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78-79.
[2]HONG Guang-xiang.HONG Guang-xiang:One of the One HundredTCM Clinician in Modern Time[M].Beijing:China Press of TCM,2007:89-90.
[3]劉新宇.從“氣”論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甘肅中醫,2006,(11):14-15.
[4]孫志佳.中醫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論探討[J].浙江中醫雜志,2002,39(12):507.
[5]王麗華.洪廣祥運用宗氣理論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經驗繼承與臨床研究[D].江蘇,南京中醫藥大學,2012.
[6]洪廣祥.中醫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幾點思考.中華中醫藥雜志,2005,20(1):16-19.
[7]和鳳領,朱國興.益氣活血化瘀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1):71-72.
[8]王海燕.參苓白術散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臨床研究[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0,31(9):14-16.
[9]姚玉蘭.補陽還五湯對比沙美特羅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合并肺間質纖維化患者臨床療效研究[J].四川中醫,2017,35(8):77-79.
(收稿日期: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