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安
摘 要:農村水利經濟發展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前提,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要想促進農村水利經濟良好發展,就要社會各方相互配合,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完善各項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構建更加科學的經濟框架,加大改革力度,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論述了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水利經濟的發展,以供參考。
關鍵詞:市場經濟條件;農村水利經濟;發展;分析研究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4-0093-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213? ? ? ? 文獻標志碼:A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開始重視農村水利經濟建設,在原有的基礎上,修建了更多的水利工程設施,建立了相應的管理部門和協調機制,構建了灌溉防洪綜合系統,使農村水利經濟得到了更好的管理。當前,農村水利工作已經有較完善的系統,這個系統與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聯系,管理機構的職責明確,分工合理。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城市化建設以及信息化發展對農村產生了巨大沖擊,現有的農村水利經濟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1]。
1? 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
在農村水利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基礎設施的修建是非常重要的,會影響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政府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宏觀調控職能,重點關注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基礎設施建設應該與市場化、現代化的要求一致,確保工程有利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在建設的過程中,政府應該建立完善的農村水利經濟管理體系,以農田水利經濟的發展為基礎,加大資金投入,讓經濟發展程度高的地區帶動其他貧困地區更好地發展[2]。
地方政府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合理配置政府的各項資源,合理安排國民經濟的預算,將其應用到農村水利經濟建設的各個方面,采用多種方式刺激農村水利經濟的發展。
基層政府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調動農村金融機構的積極性,鼓勵金融機構為水利經濟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適當開發水利經濟市場,采用招投標的方式融資。基層政府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調動農村居民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水利經濟建設工作中,通過相關措施完善財政獎補機制,集合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經濟開發項目中,推動農村水利經濟發展。
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措施
在農村水利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推動農村經濟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舉措,與城鎮化建設存在一定的聯系,關系到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深入分析這些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這樣才能推動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更快發展。
2.1?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將基礎設施建設放在經濟發展的首要位置,結合區域內的水利經濟發展現狀,完善和優化現有的基礎設施,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確保這些設施能夠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在建設的過程中,要完善基礎設施的服務功能,確保基礎設施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避免因設施缺陷影響農村水利經濟建設。
2.2? 加大改革力度
農村水利經濟的發展要想滿足市場經濟的要求,就要加快改革進程,只有改變現有的農村水利經濟運行機制,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市場的發展。農村水利經濟建設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所以很多工作人員的市場經濟意識不強,管理機構的工作效率比較低,產生的經濟效益也不顯著。要根據區域經濟的發展現狀在水利行業進行改革,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增強體制的活力。
3? 結束語
我國為農村水利經濟建設工作制定了可持續發展戰略,需要大力發展市場經濟,與現代化需求相結合,通過調整農村社會經濟,使其與國民經濟發展一致。在建設農村水利經濟的過程中,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非常重要,也是推動農村經濟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宋紅艷.市場經濟環境下農村水利經濟發展探討[J].納稅,2018(19):203.
[2]張麗艷.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水利經濟發展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7(2):35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