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貴州省作為我國四大藥材產地之一,以物種豐富和植物多樣而聞名,在國外也享有盛譽,廣泛受到人們的贊美。2011年之前,國家曾多次組織地方進行藥物資源普查,其中1996年的普查規模比較大,結果證實貴州中藥資源已經多達五千余種,位于全國第四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中藥的治療效果逐漸認同,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這種良好的現狀對我國中藥事業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也為貴州省中藥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中藥的發展將會對國有經濟產業帶來巨大的改變,同時將帶動地方經濟不斷提高。本文在收集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分析了國內外關于中藥的研究,就目前中藥產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未來貴州省中藥產業的發展戰略,為進一步提高貴州省中藥產業的經濟發展提出個人的建議。
[關鍵詞]貴州省;中藥產業;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F426.72 [文獻標識碼]A
縱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繁榮發展,中藥在治療疾病和健康保養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中藥因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對人類的醫學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我們可以驕傲地說,中藥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兒女要勤奮努力,將中藥繼承和發揚,日益完善,為祖國兒女的幸福做出新的貢獻。回顧歷史發展,我們可以發現中藥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過幾千年的不斷發展,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一心想著吃飽飯,現在都在關注養生問題,如何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人們從觀念上的改變為中藥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機遇。因此,研究中藥的未來發展極其重要,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對貴州省中藥的發展至關重要。鑒于目前貴州省中藥產業的發展情況,通過查閱大量相關資料后,結合貴州省中藥發展的實際情況,首先分析了貴州省中藥產業經濟的發展現狀,提出了粗淺的個人關于貴州省中醫產業經濟發展戰略的想法,希望可以為中藥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參考,貢獻本人的微薄之力。
1 貴州省中藥產業經濟現狀分析
貴州省位于長江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嶺處,全省呈現出東低西高的地理差異,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最高達2900米,最低137米。受東南季風的影響,溫暖濕潤,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景色宜人。先天的生態條件為藥物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生存環境,使貴州省成為我國四大藥材產區之一。
1.1 中藥種植分析
二十一世紀以來,國家政策開放,建設了貴州中藥現代化產業基地,結合農村經濟的結構調整,貴州省大力發展中藥產業。經過幾十年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突破,貴州省中藥種植業已經規模化,成功推動了中藥制造業的發展,并順利成為醫藥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11年完成的統計結果中,貴州省的藥材種植面積已經達到66.53萬畝,和2010年相比增長了57.7%。其中種植的中藥材共計110多種,以太子參為首的幾十種藥材的種植面積更是在全國位居榜首。隨著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成效越來越清晰,農民已經普遍認可藥材種植,并且一直保持著積極的熱情,加上政府政策的扶持,讓這種中藥種植成為推進中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1.2 中藥加工分析
1999年之前,貴州省的制藥企業屈指可數,充當著完成三級醫藥公司供銷的責任,根本談不上中藥產業經濟。直到1999年,貴州中藥現代化產業基地建設完成,民營制藥企業開始慢慢崛起,貴州中醫產業經濟初具規模,全省依托先天環境和有利資源,逐步加快發展力度。二十一世紀以來,貴州省出臺了《推進中藥現代化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并以“發揮生物資源優勢,培育后續支柱產業”為戰略,開始大力發展中藥產業,呈現出驚人的結果。2001年,貴州省被科技部評為國家中藥現代化基地后,貴州的154個民族藥被列入國家標準,在強大的政策支持下,貴州省中藥的原材料需求日益增長。強大的市場需求為貴州省中藥產業迅猛發展提供了契機。到2015年,貴州省醫藥企業就已經達到了187家。隨著藥材種植技術的提高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加大,中藥材的種植效益越來越顯著。
1.3 中藥的流通分析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必須格外關注信息的價值,如何借助信息的傳播力量顯得特別重要。因此,貴州省如何解決中藥市場的劣勢是面臨的最大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宣傳和指引藥商們開展電子商務,由傳統交易轉化成為網絡電子交易,建立中藥網絡交易系統。很多電子交易的先行者,飽含積極的熱情和有效的行動,已經早早開始了這項工作。該系統作為中藥網絡交易平臺,對全省中藥產業信息的發布和交流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將藥材產地和市場需求完美結合的有效途徑,對于全省的中藥種植及科學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2 貴州省中藥產業經濟發展環境分析
2.1 貴州省中藥產業發展優勢分析
貴州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比較特殊,為藥材的生長提供了先天的優越條件。因此貴州的土地蘊藏著豐富的醫藥資源。我們僅以苗藥資源進行說明,苗藥按藥物分類范疇屬于天然藥物。從使用的角度看,苗藥可以分成三類,分別是苗醫常用但中醫基本不用的、苗醫和其他民族醫生都用的以及用藥部位有所不同的藥物。
縱觀貴州土地分布情況,中藥材分布比較廣泛,尤其近些年苗藥的種植基地快速發展,為貴州中藥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原動力。貴州有非常多的中藥品種馳名中外,很多在宋代就已經被列為貢品。比如萬山朱砂、大方天麻等。貴州的中藥材養殖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清之際,有文獻為證。
苗藥制造工業是中藥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其產量在全國占據了“六個第一”,分別是申報數量、通過率、藥品劑型數量、銷售量、民族藥生產廠家和知識產權保護。苗藥品牌依靠著貴州省藥材資源,成為貴州省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功能獨特、治療準確、副作用小而深受市場的歡迎。
從目前的產業結構來看,貴州省的中藥制造企業大多是民營企業,無論資源的配置還是生產經營,都比較符合經濟發展的需求,呈現出的競爭意識和發展意識都比較強,具有非常強大的市場活力。在未來的發展中,企業要牢牢把握市場的動態,依靠企業資源,不斷對藥材的生產過程進行整合,定能順利發展。
2.2 貴州省中藥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貴州處于我國西部,屬于欠發達地區,這為中藥產業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各類市場的資源并不完善,再加上經濟總量不大,技術、信息等機構發展落后,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夠,一定程度上為民營企業的發展設置了障礙。很多民營企業各自為政,根本沒有能力打開市場的大門,沒有市場,就意味著沒有經濟,更不懂得整合資源共同發展。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企業想發展就必須要懂得創新、改型。有人提出“小、精、專、新”的企業發展思路,但是這必須要有完善的網絡服務支持。但是截至2013年,貴州省的社會網絡服務仍然處于落后階段,難以滿足中藥產業經濟發展的需求。
貴州一直被人們當作是經濟不發達的地區,這給當地的人們在思想上就帶來了一種依托,使當地的老百姓潛意識都覺得自己就是落后地區的人,在思想上容易滿足,安于現狀,缺少競爭意識。因此呈現出經濟基礎薄弱的現狀。根據調查,貴州省很多醫藥企業的市場人員沒有參加過比較正規的學習培訓,思想觀念陳舊。另外,最近幾年雖然貴州省的醫藥產業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仍然存在嚴重的問題,比如產品的科技含量低,沒有成規模的研究平臺來支持企業研發,再加上資金不夠充足,使貴州省的中藥產業一直處于停滯狀態。
3 貴州省中藥產業經濟發展戰略
3.1 加大資金投入
為了盡快解決因為資金問題而給中藥產業經濟發展帶來的問題,應該努力拓展融資渠道,加快企業的資金流入,通過建立有效的風險投資機制,為擁有廣闊市場前景的中藥企業融資,同時要倡導有實力的中藥企業在海外上市,充分利用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區的資金優勢來發展貴州中藥企業。在海外注冊新公司,借機拓寬海外市場,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借鑒海外市場的運作方法,完成資本擴張的目的。
3.2 企業模范帶頭作用
貴州的中藥企業中,所有企業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差異較大,在還沒能將所有企業聯合起來共同發展的時候,必須要引導其中的小部分有實力的企業先發展起來,為其他多數落后的企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形成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3.3 優化產業鏈
回顧貴州省中藥產業現代化的發展,已經有了近十年的歷史,但是仍然沒有建設成完整的產業鏈結構,比如中藥種植的技術問題。因此在這種極端不理想的環境下,政府有關部門必須出面協調,在先進企業的模范帶頭作用下,從中藥種植的始端入手,將中藥的種植和加工有機結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完整的中藥制造產業鏈。
3.4 建立中藥國際化標準
國際上對于藥品的選擇要求非常高,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盡快完善中藥質量的鑒定標準,為中藥可以合理合法地進入世界醫學奠定基礎。建立中藥國際標準異常重要,因為這是我國中藥產業經濟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方法,如果中藥進入國際化舞臺,這將為貴州省的中藥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
3.5 嘗試循環再生經濟模式
對于中藥產業的經濟發展來說,綠色環保是一直被高度重視的問題,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這關系到中藥產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因此盡快加大技術投入,開發綠色技術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通過不斷地建立循環再生經濟模式,可以保證資源的利用率發揮到最大,減少廢物排放,還能使生態環境得到保護,最終使貴州的中藥產業實現可持續化發展。
4 結語
隨著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對身體健康也開始格外關注,這就為醫療的發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針對貴州中藥產業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主要在貴州省中藥產業經濟現狀分析、貴州省中藥產業經濟發展環境分析、貴州省中藥產業經濟發展戰略三個方向進行了闡述,筆者認為:中藥經濟產業的發展應該有一個極具邏輯性的發展戰略,當然在實施過程中還有資金、渠道、人才隊伍等方面的支持,這樣中藥產業才有可能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 朱露.研究貴州省中藥產業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J].智富時代,2018(07).
[2] 冷水河.中藥產業推動貴州經濟轉型農民增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17).
[3] 陳其蘭.中藥材產業選擇、特性及展望——以貴州省為例[J].當代經濟,2017(07).
[4] 冷文杰,黃梅銀,吳婉玲, 等.依托中醫藥產業扶貧的調研與思考——以貴州省威寧縣議山村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