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摘 ?要】目的:探討傳染病的預防以及控制途徑。方法:選擇干預前我區90名作為研究對象,實施傳染病預防控制管理。結果:在90名研究對象中只有9名對常見傳染病相關信息和知識比較關注,約占10%,其余的81名對傳染病概念幾乎沒有認知,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會注重相應的防范措施;有15名研究對象表示會按時進行體檢或者是依照公司等要求進行定期的檢查,但是只有6名研究對象表示會在檢查后進行相關疫苗的接種。通過采取有效的合理措施后居民對于常見傳染病的了解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兩組數據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結核、乙肝、其他流行傳染病進行預防控制管理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并且能降低傳染病的發生率,這項控制管理值得廣泛推薦與運用。
【關鍵詞】傳染病;控制;預防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59-01
傳染病的發生是由病原體所引發的,然后在人和人、動物和動物以及動物和人之間進行傳播的疾病,在我國法定傳染病劃分成了三類,一共有39種傳染病,對應的等級分別為甲、乙、丙[1]。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情況下,傳染病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身體、物體和體液等進行傳播,同時也可以通過空氣、水源、食物、飛沫和垂直等傳播方式進行傳播。傳染病由于較高的傳染性、較強的傳播能力、感染人數多和高死亡率等特點,極容易造成社會恐慌,引發社會公共安全事故。所以加強常見傳染病的日常防控工作極其重要,不僅保證居民個人的生命安全,同時也能確保社會和國家的安定。但是在開展傳染病防控工作時仍存在很多問題,為了提高居民常見傳染病防控水平,現將有關措施進行如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的數據為2017年1月—2019年1月對我區隨機選取的90名居民為來源,對參與研究的居民其年齡、學歷水平和身體狀況等一般資料進行了統計,隨后使用自制的問卷調查表對常見傳染病的日常預防工作進行了統計分析。納入標準:首先,選擇的對象為社區內隨機抽取的居民群眾;其次,抽取的居民群體具備一定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對于問卷調查表能夠自主如實的完成;最后,參與本研究的居民都對此研究有所了解,屬于自愿參加。
1.2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接收研究的對象傳染病認識程度進行自評分,對研究對象是否定期的進行體檢、接受疫苗接種和采取防范措施等進行調查,從中查找出阻礙防控水平提高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提升措施。
1.3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計數資料都用n和%進行表示。
2 結果
2.1 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研究中調查的傳染病主要有菌痢、手足口病、風疹、水痘、猩紅熱和流行性腮腺炎等。通過調查統計亦可看出,在90名研究對象中只有9名對常見傳染病相關信息和知識比較關注,約占10%,其余的81名對傳染病概念幾乎沒有認知,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會注重相應的防范措施;有15名研究對象表示會按時進行體檢或者是依照公司等要求進行定期的檢查,但是只有6名研究對象表示會在檢查后進行相關疫苗的接種。
2.2 采取措施前后對比分析? 通過采取有效的合理措施后居民對于常見傳染病的了解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兩組數據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主要指南是政府的相關法律法規,應根據傳染病疫情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此外,政府作為主管部門,做出了良好的總體決策,并采取有效措施應對疫情。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確保公共健康,有效預防和控制疫情,確保人民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中國和諧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傳染病預防控制管理通過對該地的環境、水源、飲食、易患流行傳染病的人群、感染者、病原攜帶者、接觸者等方面進行了有效的預防。對廣大的人民群眾進行健康宣傳教育可以改變個人的不衛生的不良習慣,使得群眾了解流行傳染病的知識并積極的做好預防準備。對該地的環境、水源、飲食等傳播途徑進行消毒滅菌可以有效的制止流行傳染病的發展,將該地人群的發病率降至最低[2]。針對上述存在的傳染病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防控措施[3]:首先,鼓勵居民積極參與到傳染病的預防工作中,并且有效調節人們生活居住的環境以及改善個人衛生等。傳染病的預防工作主要包括:日常飲食選擇有有監督管理、保障的食物;水資源利用要合理;將產生的糞便得到很好的處理。不僅如此,還要加強人們自身的鍛煉,如慢跑、廣場舞、快走以及健身等,以此來提高身體免疫力,保證身體健康。通過宣傳、演講、媒體等各種渠道使人們充分了解并重視傳染病的危害,并加強預防意識,防治傳染病的傳播。做好社區內的各種消毒措施,比如做好空氣、飲用水的消毒,將生活垃圾以及污水進行妥善處理,將一切可能滋生細菌的傳染源、傳播途徑阻斷。其次,必須將傳染源切斷才能避免病毒傳播,但是患者作為最主要的傳染源,在發病高峰期,患者自身會產生許多的病毒、細菌,因此,患者一旦發覺病情就要盡早進行檢查,一經確診,及早治療。任何攜帶病原體的人員均為傳染源,在早期由于癥狀不明顯,不容易被發現,因此,很容易將病毒、細菌傳染給別人。所以,及時做好排便培養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再次,將傳播途徑切斷,呼吸道傳染病發的高峰期在冬季,所以在冬季室內需要定時通風,做好紫外線以及空氣的消毒工作。在室外,配戴口罩、遠離密集人群。要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老年人以及兒童是主要易感人群,因此,這兩類人更需要投入更多的關注。可利用口服藥物、接種的方法預防傳染病。另外,動物也是主要的傳染源,所以也要做好動物的傳染預防工作。盡量減少與動物的直接接觸。對于家中飼養的寵物,定期進行體檢、接種疫苗,保證寵物的健康。然后,根據當前傳染病的癥狀,加深對其特點及癥狀的充分認識和了解。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及傳染病預防意識,做好相關預防措施。同時還要提升自身免疫力,加強身體鍛煉,有助于防止病毒入侵。除此之外,還要大力宣傳如何預防傳染病,使人們積極參與其中。最后,發生傳染病的救治措施:一旦反應社區內的疑似感染人員,要告知其馬上去醫院就醫檢查并記錄。提醒居民定時定期進行全面消毒工作。
參考文獻
[1] 李先瓊.淺析流行傳染病的控制及預防方法探討[J].特別健康,2017(14):52-53.
[2] 張愛平,劉福益.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管理對控制某街道傳染病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3):26-27.
[3] 劉娟.淺談社區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7(71):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