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佐 許 盼
1.長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2.荊州市楚信盛元司法鑒定中心,湖北 荊州 434000
2018年12月26日12時20分許,吳某駕駛小型普通客車(以下稱甲車)在207國道某加油站北側100M路段,與前方同向??吭诼愤呹惸绸{駛的輕型普通貨車(以下稱乙車)尾隨相撞,造成兩車受損的道路交通事故。甲車的車主聲稱是追尾輕型普通貨車,向保險公司索取有關經濟賠償,由于案情存在諸多疑點,保險公司,警方懷疑事故現場并非普通客車第一次事故現場,故而要求對事故現場進行鑒定。
1.要求索賠的車輛,吳某駕駛的甲車,勘驗可見:左、右前組合燈內陷破碎,左、右前翼子板前段凹陷外張,中網缺失(見圖1),發動機艙蓋折疊上凸、前部“∏”狀折陷并有紅色油漆物質加層(見圖2),散熱器變形后移、框架破碎(見圖3)。
2.聲稱被追尾車輛,陳某駕駛的乙車,勘驗可見:備胎左后側立面距地約45-49cm處見條狀及塊狀刮擦減層,左縱梁后端距地約53-58cm處泥層刮擦減層(見圖4),貨廂后廂板左側距地約70-98cm處散布擠擦減層、左后尾燈向前位移并見罩面離地約74-80cm處有縱向排列的條狀減層、尾燈邊框處凹(見圖5);貨廂后廂板右側距地約70-90cm處擠擦減層、防撞墊減層并見基座處凹陷、右后尾燈右側向前位移,貨廂后廂板右下側工具箱后立面線狀刮擦減層(見圖6)。
3.現場交通事故現場位于207國道某加油站北側100M處路段,道路南北走向,現場路段路面有濕泥覆蓋?,F場照片顯示:陳某駕駛的輕型普通貨車頭南尾北停于西側路面,其右后輪前側路面有雙輪輪胎壓印、右后輪后下側路面見泥層堆積(見圖7)。吳某駕駛的小型普通客車頭南尾北停于輕型普通貨車尾部路面,其右前輪輪胎胎冠的未著地部位呈干燥狀態。事故現場路面未見兩車碰撞形成的車身碎片(見圖8)。
報案事故現場應是倒車行駛的輕型普通貨車后尾部與已經形成車損狀態的停止的小型普通客車前部碰撞所偽造的第二事故現場。
于本案件中我們可以通過現場勘驗得到以下三點論據
第一:小型普通客車左、右前組合燈內陷破碎,左、右前翼子板前段凹陷外張,中網缺失,發動機艙蓋折疊上凸、前部“∏”狀折陷,散熱器變形后移、框架破碎等車身痕跡,與輕型普通貨車后尾部車身痕跡比對,兩車痕跡高度、幾何形態及痕跡處附著物不能滿足對應關系。
第二:輕型普通貨車備胎左后側立面條狀及塊狀刮擦減層,左縱梁后端泥層刮擦減層,左后尾燈向前位移及罩面縱向排列的條狀減層、尾燈邊框處凹陷,防撞墊減層及基座處凹陷、右后尾燈右側向前位移,貨廂后廂板右下側工具箱后立面線狀刮擦減層等車身痕跡,符合與已經形成車損狀態的小型普通客車前部碰撞接觸成痕。
第三:事故現場照片顯示:輕型普通貨車右后輪前側路面有雙輪輪胎壓印、右后輪后下側路面有泥層堆積,判斷為輕型普通貨車事發時段倒車行駛、碰撞后停止的運動軌跡;事故現場路面未見兩車碰撞形成的車身碎片,與兩車事故形態及小型普通客車車損狀態不符,說明事發前小型普通客車車損狀態已經存在,即該事故現場為小型普通客車第二次事故現場;如前分析,輕型普通貨車后尾部與已經形成車損狀態的小型普通客車前部碰撞接觸,即兩車接觸之前小型普通客車發動機艙蓋已形成折疊上凸狀態、小型普通客車不具備上路駕駛條件,現場照片顯示小型普通客車右前輪輪胎胎冠的未著地部位呈干燥狀態,說明兩車碰撞時小型普通客車處于停止狀態。
綜上分析認定:倒車行駛的輕型普通貨車后尾部與已經形成車損狀態的停止的小型普通客車前部碰撞接觸,該事故現場為小型普通客車第二次事故現場,事發當事人和各方對此鑒定結果均無異議。
目前交通事故現場情況復雜,痕跡錯綜復雜,交通事故現場痕跡,現場照片是非常重要的勘驗依據,可以幫助鑒定人還原交通事故現場,作為司法鑒定人,要公正,客觀的分析案情,不能受事發當事人的主觀情緒影響,要知道絕大多數交通事故中案件當事人所陳述的口供存在不實現象,或者記憶模糊,陳述混亂,如果盲目采用,是會影響司法鑒定的公正性的,在大多數交通案件中,偽造事故現場,企圖逃脫法律責任,以謀取不正當賠償的案件占的比例較小,本文以此類典型案例作為分析對象,依靠事故現場痕跡,車體痕跡,根據痕跡勘驗順序,客觀公正的分析還原了案情,為此類案件分析提供了思路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