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成果導向教育概念入手,結合中高職連讀高職階段學生特點,按照工作崗位的需求,從學生知識技能展現的預期成果思考,對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設計,以期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熱情,促進技能掌握。
【關鍵詞】成果導向;中高職連讀;英語課堂
【作者簡介】林秋雪,廣東省海洋工程職業技術學校。
成果導向教育 (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是1981年首先由美國學者 Spady基于對工程教育研究而提出。成果導向本質上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對個體差異的尊重,重視能力本位,從預期的學習成果入手,反向進行教學設計。相對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基于教師教了什么,強調對標大綱要求,重視教材內容的落實和完成,教育導向傾向于學生學到了什么,將學生的預期技能出發,靈活使用教材設計教學活動,其先進性體現在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了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與職業教育對學生技能培養的重視是契合的,國內對中高職業連讀高職階段學生研究還比較少,對如何結合專業要求,市場需求,學生的特點進行課堂的設計,克服傳統的課堂弊端,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該理論提供重要理論支撐和思路啟發。
中高職連讀是當下國家職教改革的重要舉措,為中職技術人才提供的提升道路,為終身教育做很好探索,凸顯對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追求。該階段的學生與高職中高中畢業學生有所區別,與高中畢業生沒有專業相關基層工作經驗、理論接受度較好不同,中高職連讀高職段的學生是中職畢業學生升學上去出來,經歷了頂崗實習,具備一定的工作的經驗,了解懂到崗位對工作的要求,特別是對英語的要求,因此學習動機比較強,動手能力比較強,但是其英語的基礎還是比較薄弱,純理論學習的基接收能力比較弱。
學生未來是國家建設一線技術人員,通過對就業單位調查,發現用人單位普遍對學生英語口語的要求比較高。不難理解,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以及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繼續加大,世界上各國和我國的經濟技術文化各方面交流頻繁,各行業都對懂技術懂英語能交流的一線技術人才需求青睞有加。因此在學生培養過程中不僅要加強知識技能,還要結合工作情景,文化背景等方面,才能凸顯復合技能的效用。
結合學生的特點,專業企業的需求,從成果導出反思,以學生為中心重構設計課堂教學。參考對學生現有能力,分析學生學習的預期效果,吃透布魯姆的教學分類法指定教學目標和課文內容,轉化成學生完成對不同層次和知識技能的學習標準,圍繞課前課中課后設計教學活動。這樣不僅讓學生的學習以成果導向化,方便教師進行評價和把握學生學習效果,和檢驗教學效果,也給將學生學習結果視覺化,讓學生能夠從自己的學習成果中汲取前進的力量。下面以中國農業出版社的UNIT1 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 的對話部分為例子,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評價通過成果導向設計,滲透到課前,課中,課后的過程。
課前:利用信息技術,通過翻轉課堂的模式完成對知識的預習。組織值日學習小組,結合學生調查了解到的班級同學的學習困難點,確定范文中的重點單詞及句型,明確小組展示的分工合作工作流程,督促小組組長設計課件并通過小打卡將學習任務提前布置,通知班級學生打卡學習,完成對重點單詞和句型的學習,教師及時掌握全班學生預習情況。
課中:采用小組學習和個人學習模式。首先,值日小組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真人演繹對話。其他小組的同學通過觀看同學表演學習。具體分工如下:值日小組的同學演繹課文的對話(表現模式學生自己決定,教師課前指導)。使用PPT的展示小組分析對話的重點難點,作為小組的展示重點,并且帶領班級同學一起學習。其他小組要學習也要給值日小組同學給予打分。教師也要引導其他小組整理:Greeting 句子:Introduction 的句子,填寫到課堂學習任務書中,教師還要隨機提問其他組同學,避免學生存在觀看表演不思考。
其次,理解分析層級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結合學生喜歡的模式,引入英文影片中問好和自我介紹的片段,讓學生觀看并模擬對話。觀摩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分析語言,文化,動作,并且在視頻靜音的模式下開展模擬配音的學習和展示,教師和其他同學評價其語音語調和表演效果。
最后,開展高階層的創作學習任務:要求結合未來專業的工作崗位,虛擬工作崗位中的人物,融入學習內容,小組中配對練習,然后選擇代表上臺表演。教師可以對情景提出要求,設置介紹的三種可能情況:獲得對方回應的問候和自我介紹;對方不回應,禮貌告別;由第三人進行介紹,順利完成問候和自我介紹。同時公布對語言準確,禮儀,整體效果的考核標準并且給出參考句子:Hello! My name is ... I am from... Nice to meet you;Nice weather isnt it;How do you like the city?Enjoy your stay.等充分的腳手架,讓學生順利完成任務。
課后:主要對知識技能重點強化訓練。圍繞本次對話學習的信息點,鍛煉學生的使用英語交際、獲得信息的能力,設計成調查采訪的表格模式,要求每位學生完成對5位同學采訪,完成采訪者name;place;major;hobby等信息填寫,并且以小組為單位拍攝一份現場英文采訪視頻,發表到群中,班級評比。
成果導出教育理念指導下,學生目標明確,任務清晰,行動積極性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志義.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J].中國大學教學,2015(03).
[2]魏榮霞.淺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與成果導向教育觀念的差異[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