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8-0256-01
1.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形成原因探討
1.1?來自家庭。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使得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非常少。于是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思想作用下,每個家庭不惜把大量財力物力投到子女教育上,尤其是獨生子女教育。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我們有這個財力;也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把所有財力物力投在這唯一的孩子身上;還是因為只有個一個孩子,我們失敗不起,只能孤注一擲。所以,為了孩子花再多錢也在所不惜。
因此,我們不怕花錢給孩子買教輔資料,不怕一擲千金給孩子買諾亞舟、步步高、小提琴……我們愿意花錢給孩子報鋼琴班、美術班、舞蹈班……參加各種考級培訓;我們更不計血本花錢請名師,上名校,甚至送孩子出國留學。
因為是獨生子女,無兄弟姐妹玩耍,一天到晚被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兩雙眼睛甚至是四雙六雙眼睛盯著,孩子除了學習恐怕也不可能干別的。課業負擔怎么能不重?
1.2?來自社會。
A.學歷低就業難,必須追求高學歷。高學歷人越來越多,用人單位越來越挑剔,要求會更高,迫使我們追求更高。
B.普通員工收入低,待遇差,保障少,大家都不愿干,都愿意讀書考學做管理人員。于是路子越走越窄,只有拼命讀書上大學一條路了。又因為大學濫招,就業難,我們還得拼命努力考上好大學、名牌大學才行。
C.職校為了招到學生,不得不降低門檻,胡招爛招,越爛越嚇人,越讓人害怕,不敢來,越招不到人。
這樣幾種惡性循環再加上就業壓力的傳導,以及社會和家庭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迫使我們中小學的孩子不得不刻苦努力考重點上名牌,拼命苦讀,造成嚴重的課業負擔。
1.3?來自學校。盡管主管部門對學校的考核是全方位、多側面的,但由于社會風氣和辦學體制制約,使得學生成績、升學率成為硬指標。這一條不好,其他都是白搭。前兩年,南京市紅紅火火的素質教育半途而廢,不得不重新開始加班加點上課,利用周六上課,就是最好的例子。
黑貓白貓,抓到老鼠是能貓。老師的“老鼠”就是學生成績。在學校對教師的考核中也大多只有學生成績一塊。盡管上級主管部門三令五申不準用學生成績給教師定優劣排名次,但在考核中,其他都是軟杠子,不好操作,只有學生成績這一塊比較硬實,有說服力,評比起來簡單明了。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學生成績仍舊是雷打不動的硬指標。考核、評優、職稱晉升,獎金福利無不與之掛鉤,成為主要依據。在我們這兒,如果一個副科老師工作過于賣力,不僅同事們不理解,會有意見,領導也要找你“談話”的。
2.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措施探討
2.1?我們要從最簡單最直接的原因入手——教師方面。因為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生的學習行為幾乎都是在教師主導下進行的。課業負擔過重不管有多少原因,各種負擔最終都是通過教師之手加載到學生身上的。所以,減負要先從教師入手。
首先斬斷教師的利益之鏈。
堅決制止有嘗補課。可以讓人大、紀檢監察部門介入,一經查實嚴厲打擊。
有人可能竊笑,人大紀檢監察還能管這事?怎么不能?如果我們承認中小學課業負擔過重的嚴峻現實,如果我們承認這是關乎子孫后代民族未來的千秋大業,如果我們承認這是涉及全體公民,事關民生的重大舉措,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大紀檢監察還會因為事小而不屑為之嗎?
別指望教育主管部門自察自糾,因為現實環境以及家長和社會對教育部門的評價,迫使教育主管部門有出成績(當然主要也是看升學率)的沖動。他們會對學校教師的加班加點上課,拼命壓榨學生縱容默許,睜只眼閉只眼,聽之任之。指望他們來自察自糾,無異于要他們“自宮”,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其次,要改革教師考核辦法。
教育主管部門,特別是國家教育部及省級教育廳這樣的高層教育主管部門,要組織專家學者研究制定科學的教師考核評價辦法,絕不能讓學生考試成績成為考核教師“一股獨大”的硬指標。當然,上級主管部門也要改革對學校的考核,不能用升學率片面考核學校。
在這里本人有一個設想:能否引進學生評價機制,讓學生評價成為教師考核的一個硬指標呢?比如,讓學生投票選出作業最多的教師,或者把教師工作的幾方面,如作業多少、額外上課、帶買教輔資料等多方面分別列表量化,讓學生一一打分,給出等次,綜合起來成為教師考核的一項指標。
2.2?從考核評價學校入手。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的考核不能主要以升學率為指標,而要研究制定科學的考核策略,強調以人為本。對學校考核就是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發展,素質教育開展,及國家教育方針落實等方面加以考核,淡化學生成績升學率等指標,比如建立幾個維度,包括學生身體發育、視力不良率、課外閱讀量、體育運動技能、人際交往、家政能力等等。再比如,學校硬件設施、圖書配置使用、電腦教室配置使用、運動場館設施、試驗器材配備使用等等這些育人環境設施的配置使用情況。這樣才能遏制學校校長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沖動。
另一方面不能忽視考試指揮棒的作用。
由于目前我們的中高考仍是采用一張試卷,一考定終身的做法。萬般皆下品,唯有分數高,這也促使學生大量做習題,訓練解題技巧,促使老師學生一起拼命玩命去奪取高分。
怎么辦?考試是不能取消的。據《中國教育報》報道,河北衡水市采用把重點高中招生指標分解到各初中學校的做法。這樣做對減少擇校(初中階段)減輕課業負擔都有一定作用。雖然這不是治本之策,但在目前大環境不變的情況下,也只能這樣了。
如果我們能夠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制定出一套科學的考核評估辦法,依次來考核一所初中學校,據此考核成績向各初中學校劃撥高中招生名額。這樣做即使考試還在,那么競爭也會緩和許多,必將有利于減負。
以上兩方面只是減負的治標之策,根本辦法還是在于國家教育體制的改革。
總之,中小學課業負擔過重形成原因復雜,積重難返日久,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也絕不是一兩個部門,一朝一夕就能輕而易舉完成的。它需要全國上下多方協調,群策群力共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