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釗敏
【摘 要】歷史課程作為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不僅包含了國家的歷史事件,還有一些人文特征及重要的政治決策,在“新課標”教學理念下,情境教學逐漸發展成為初中歷史教學的核心。在課上老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用客觀公正的眼光審視、借鑒歷史,吸取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得失認識及經驗教訓,加強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本文從情境教學的概念、優勢兩方面和如何將情境教學運用到初中歷史這一學科,均做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情景教學;歷史課堂;探究
許多人改變了“認為歷史與社會帶有過去性,很難教學的看法”,提出了以核心素養為基本創建歷史情境教學的新模式。認為在初中的歷史教學中,應該從學生的思想感受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目標,通過在課堂上設立情境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情境教學的概念及優勢
情境教學是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立一些具有一定情緒色彩、和幽默搞笑的具體場景,來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情感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對書本上的內容有更深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教學的核心在于創造一定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情境教學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一些歷史人物演繹具有教育意義的歷史情節,或老師通過一些教育模型來模擬課本上的教學內容等。這些都能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理解和吸收教學知識。
二、如何將情境教學運用到初中歷史這一學科
1.善于利用生活情境,課本知識簡單化
美國教育家華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圍就是課程的范圍。”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歷,利用身邊的生活來進行情境教學。在課上老師可以以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或事物作為課堂教學的切入點,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活躍課堂氛圍。
例如:在部編新教材八年級下冊第13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這一章節中,老師可以通過播放一首家喻戶曉的《七子之歌》讓同學們一起歌唱,作為教學的切入點,來講解這一章節的主要知識點。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
2.善于引用教學道具,歷史情境再現化
初中歷史這一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學習量會比較大,關鍵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記憶起來相對比較麻煩,學生容易弄混,所以老師應多運用教育道具再現歷史情境,加深學生的課堂印象。
例如:在部編新教材八年級上冊第9課《辛亥革命》這一章節中,老師可以通過搜集一些反映辛亥革命前后社會風貌變化的影像和照片讓學生感受辛亥革命的聲勢浩大及其革命影響。如剪辮子的圖片、禁止纏足、衣服樣式的變化等,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辛亥革命前后翻天覆地的變化,給學生一定的視覺沖擊,通過利用教學道具加深學生對這一章節的印象,激發同學們的求知欲,深刻體會教材描述的辛亥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3.積極創設問題情境,課本知識加深化
作為常用的教學方法,創設問題情境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老師可以在課前設置幾個問題,讓學生通過預習來逐一回答,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我理解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一堂課結束后,老師還可以就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創設幾道情境作業,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還有助于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例如:部編新教材八年級上冊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這一章節中,老師在課前可以通過創設到北京旅游看到圓明園的殘垣斷壁這一情境,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如第二次鴉片戰爭有哪幾個國家參與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生時間?《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等,然后再讓學生對以上的問題進行回答。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情感上沁入課堂,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深學生對這一章節的印象。課后老師創設今天國家與晚清的對比情境,讓學生開展“我們是否有能力重建圓明園,是否應該重建”的辯論,讓學生自由討論發表自己觀點,老師進行適當引導,升華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提升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4.經常開展實踐活動,學習興趣增強化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有效途徑,歷史教師應積極創設機會開展歷史學科的社會實踐活動,注重學生的實地體驗。例如老師可以利用周末或節假日的時間,針對相應的學習主題,鼓勵家長帶孩子去參觀博物場館或古跡遺址開展實踐游學活動,老師可以提前在相應場館等候自愿參與社會實踐的學生,并就博物場館、遺址古跡展現的歷史和陳列的物件進行詳細的歷史介紹,或利用當地的講解員資源,代入相應歷史情境,更深入地挖掘歷史信息,提高學生的探知能力;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感受歷史的沖擊;讓學生在實地進行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感受歷史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學科的獨特魅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總結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應將課堂上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甘愿做學生的輔導者,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善于利用情境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初中歷史的學科魅力,激勵學生自主進行分析探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念,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中,愛上歷史,愛上學習。
【參考文獻】
[1]王金保.《以情設境促教學》——探究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亞太教育,2015(09)
[2]楊文景.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