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 ?要】
在如今教育不斷改革的前提下,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小學的語文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而作文作為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對小學生提高思維水平和拓展知識起著關鍵性作用。所以,語文教師要特別重視作文的教學,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采用多種多樣的模式進行作文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感受到輕松愉悅的氛圍,自主學習,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素養,使得語文教學的水平得以提高。
【關鍵詞】
小學語文 ?素質教育 ?作文教學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知識量不大,學到的詞匯量有限,表達能力不強,觀察社會的能力不足,缺乏社會經驗,加之,傳統的教學方式固有的弊端,使得語文作文的教學問題迭出,從而,導致了小學生不喜歡上作文課,甚至對該課程產生厭惡的情緒的情況的普遍存在。那么,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教師平常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不再害怕上作文課。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著眼于生活日常,將自己的見聞通過文字表達出來,不斷培養其觀察世界的能力和寫作的水平。因此,本文將提出幾點具體的意見,著眼于提高教學小學語文作文的質量。
一、確立主體地位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往往顛倒了位置,教師居于主導位置,在一節課中,教師首先確定一節課的主題是什么,將寫作的方式固定下來,在這種學習的模式中,學生能夠自行發揮的空間極小,想象力受限,久而久之,學生的創作創新能力就會下降,作文中能夠體現的真實情感就會越來越少,學生自己也會有巨大的心理壓力,逐漸討厭起寫作。這樣的話,教師的教學就不能很好地進行,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標。小學生所處的年齡決定了其對周圍一切好奇的心態,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特點,引導學生將觀察到的事物用文字來描繪,多多加以練習,就能寫出好的文章。所以,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生理心理狀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聯系生活實際,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在平常的寫作練習中,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觀點,讓學生能夠自由發揮,寫自己想寫的東西。例如,在學習諸如《我的同學》之類的作文時 ,教師可以告訴學生,聯系生活,寫自己想寫的人,比如自己的同學、朋友、親人、鄰居和老師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時,要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能夠寫自己想寫的,作文的感情自然就更加真實。所以,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能夠自由地發揮,逐步培養起對寫作的興趣和信心。
二、加強閱讀訓練,累積寫作素材
對于寫作的能力來說,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材的積累多少是很重要的。學生只有多多地進行閱讀訓練,感受文字的魅力,提高知識的積累量,多多積累素材,才能寫出良好的文章。所以,學生需要加大閱讀量,拓寬閱讀的類型,尤其是文學名著,唯有如此,才能提高知識的儲備量,培養審美能力,激發寫作的欲望,并且改善語言詞匯匱乏的情況,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寫作能力和技巧。例如,在學習《頤和園》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行體會該文章中關于環境描寫的妙處,了解作者所描繪的畫面,明白作者所利用的表達技巧和方法,最后讓學生自己在課后感受,寫出一篇文章。這樣的練習之后,學生會逐步找到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將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是十分重要的。除了閱讀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是素材的累積。文章來源于生活,是反映真實的社會生活的。而文章的素材一般都是出生活中積累的,所以寫作一定要聯系實際。寫作的很大因素取決于素材,只有有了充足的素材,才能創作出令人滿意的作品。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時,仔細地觀察生活,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時,首先要注意知識的傳授,即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有時遇到好的句子,還可以進行摘錄。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培養觀察的能力和習慣,留意平常自己遇到的人和事物,讓學生拓寬觀察的范圍,然后將自己最有感觸的部分寫成文字,提高創作能力、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走入生活。了解社會,留心身邊的人和事,善于觀察美,發現美,最終能夠積累寫作的素材,創作出優秀作品。由于小學生自身能力的局限,教師在其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進行指點,教誨學生如何去加強閱讀,累計素材,寫出真實的文章。例如,在學習《火燒云》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摘抄文中他們最喜歡的句子,學生在課后還可以對這些句子進行背誦,在自己進行寫作的時候還能靈活地進行運用。又比如說,在教學《觀察一兩種植物》的作文學習中,教師可以花費本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到學校花園里去觀察植物,同時記錄下來他們所觀察到的,最后再進行寫作。這樣一來,學生的作文將會更加真實,也能體現出他們觀察的能力和對事物的理解。
三、積極開展評價
在教學作文時,教師應該積極地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文,將其作文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標注。同時,教師還可以對一些寫作能力不太強的學生進行專門的訓練,提升其寫作能力。除此之外,學生也需要進行評價,讓學生互相閱讀文章,然后進行評價,這樣,學生在看到別人作文缺點的同時,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和寫作能力,減少錯誤的發生。比如,學生在寫了關于朋友親人的文章后,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評價,通過閱讀別人的作品,指出文章存在的問題和文章的精彩之處。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能夠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創作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語文作文時,要注意聯系實際,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其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培養寫作的興趣,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艷香.基于學生經驗的小學作文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龐家榮.淺談如何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量【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