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云怡 高穎 李天陽 ●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8日中午,刺傷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的涉案人員董某在粉嶺裁判法院提堂,法官將案件押后至明年2月3日,等待進一步搜證調查,其間董某不得保釋。隨著11月24日香港區議會選舉臨近,針對建制派候選人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6日發生的“刺何案”更是將選舉暴力最丑惡的面目暴露了出來。“誰大誰惡誰正確”的歪風橫掃香港,有港媒感嘆,人們仿佛生活在無形的牢籠中。這種牢籠氣氛也讓在香港的內地師生苦不堪言。6日內地生在港科大遭“私刑”的驚悸猶
在,8日早,在將軍澳示威活動期間墜樓的港科大學生周梓樂傷重不治。從港府到校方再到學生都為此表示哀痛,但圍繞此事當天在港科大校園引發了一系列破壞活動,擔心自身安危的內地學生或回到內地,或閉門不出,有人稱,“今天簡直就是全校逃難日”。
何君堯出院
11月6日,董某用一把長33厘米、刀鋒長20厘米的刀刺向何君堯,后者當時正在屯門為選舉進行拉票活動,董某當場被制服。8日中午,被控“企圖謀殺罪”的董某在法院提堂。同一天下午,何君堯在警員護送下出院。據香港《經濟日報》8日報道,被問及狀況如何時,何君堯擺出“OK”的手勢,并說會繼續“擺街站”。
中聯辦負責人8日發表聲明,就何君堯被刺案表示極度憤慨和嚴厲譴責。“區議會選舉臨近,極端激進分子瘋狂地打砸毀燒愛國愛港議員辦事處和商戶店鋪,威脅區議會候選人和義工,破壞選舉宣傳海報,甚至發展到公然刺殺愛國愛港的區議會參選人,其目的就是要制造黑色恐怖和寒蟬效應,恐嚇愛國愛港人士和市民不敢參選、助選和投票。”中聯辦呼吁,廣大市民同心合力發出“反暴力、護法治、保穩定”的最強音。7日,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也對這一“赤裸裸的選舉暴力”表示強烈譴責。
香港《文匯報》8日社論稱,修例風波帶來的反民主黑色恐怖籠罩香港,顯性與隱性暴力疊加,令香港的民主選舉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香港《東方日報》8日社論將“刺何案”描述為“敲響了暴力危城的喪鐘”。文章稱,香港一直以法治、文明、理性自詡,人們即使政見不同,也可以通過選舉、辯論和協商解決。可惜的是,這套機制如今已“徹底失效”。在部分政客鼓吹“暴力或能解決問題”等歪風之下,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香港已非以前的香港。現在,人們唯暴力是從,誰大誰惡誰正確,言論自由、人身安全蕩然無存。《東方日報》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根本原因是“警察拉人、司法放人”,截至目前超過3000名暴徒被捕,但落案檢控的只占1/6。
據香港《明報》8日報道,為爭取話語權,民建聯近日在社交媒體上推出“認清暴徒系列”等短片,提到“暴徒做議員、香港實玩完”。短片內容包括,有候選人在工作日穿上白色衣服,對街坊笑容可掬,爭取支持,但周末卻變身“黑衣暴徒”。負責網絡宣傳的民建聯副主席陳學鋒稱,在現在的狀況下,他們的宣傳無法回避政治議題,須明確表達“反暴力”的立場,引起“沉默大多數”的共鳴。
港科大內地生紛紛“逃”往深圳、廣州
修例風波在香港高校內引發的鬧劇愈演愈烈。4日凌晨在將軍澳發生暴力示威活動期間,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周梓樂在一間停車場墜樓,至8日早傷重不治。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死訊傳來時,港科大正在舉辦一連兩日的畢業禮,校長史維一度中斷典禮,要求全場站立默哀,之后提前宣布頒授學位。港科大原定于下午舉行的畢業禮也取消了。
史維8日下午向師生發表公開信,稱有視頻拍到警車阻塞救護車前往救援,要求就周梓樂的死因展開獨立調查。這兩天圍繞此事滋生了大量“黑警”言論,香港警方8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周梓樂墜樓前沒有警員與他接觸,網傳警方曾在停車場追捕死者,甚至推倒他導致其失足墜落,都是絕無其事。消防處助理救護總長(九龍東區)梁國禮強調,救護員當時沒有與現場警務人員接觸。
8日,周梓樂所在的港科大的內地學生經歷了緊張的一天。當天中午,校園內響起緊急廣播,所有師生同時收到郵件,通知大家下午所有的課程和活動取消,并叮囑“注意安全”。“警報輪響搞得和空襲一樣”“科大已淪陷,第一次看到緊急廣播啟用”“我是活在什么亂世嗎”……一些科大內地生在朋友圈這樣描述學校里的氣氛。
一名港科大內地學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為避開這個可能“非常暴力的周末”,該校不少內地師生已經前往廣州、深圳等地,尤其是一些上午舉著國旗參加畢業典禮的學生。而沒有條件離開的人,則三兩結伴躲在實驗室或寢室,不敢落單。
這樣的氣氛也影響到其他香港高校的內地生。一名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她很擔心自己學校里的激進分子會很快“響應”港科大的暴亂,因此囤了很多水和食物在宿舍里。這名學生苦笑說,自己將進入“戰備狀態”。
香港科技大學8日呼吁學生保持冷靜和克制,然而一系列破壞活動仍在發生。據香港01網站報道,黑衣學生在位于校園里的校長住所、美心集團旗下的餐廳、中國銀行分行等地噴漆、毀壞設施。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暴徒打砸了至少兩名內地老師的辦公室,其中一名正是4日被他們“碰瓷”污蔑“性騷擾”的老師。
一名港科大內地生8日對《環球時報》說,現在每次從香港回到深圳看到“中國邊檢”4個字時,心里會感覺非常安全,“這挺諷刺的,香港是中國領土,但只有過了海關,我們才有安全感”。
“和理非”成“和稀泥、理不清、非理性”
“今天的科大是香港高校、甚至是教育界的一個縮影,它說明香港的大學已經成為激進主義的溫床。”香港一所國際學校的教師穆先生痛心地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學校縱容違法行為導致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社會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試圖鼓動學生通過“暴力抗爭”獲得某種帶有悲情的“合法性”,它們共同造成了現在這既荒誕又悲傷的一幕。
8日晚,香港街頭亦不平靜。據香港01網站報道,有網民發起“多區悼念周同學活動”,地點包括將軍澳、旺角等,示威者四處進行破壞。晚10時許,逾百示威者聚集在西灣河,警察之后施放催淚彈。另有示威者進入將軍澳地鐵站進行破壞。
從街頭到校園,暴徒橫行讓香港人心惶惶。香港《亞洲周刊》11月17日(提前出版)的文章說,“免于恐懼的自由”來自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強調保障人民不生活在惶恐的黑洞中。但沒想到在今天的香港社會,很多人被剝奪了這一自由。街頭私刑圍毆異見者,砸爛不同意見者的餐廳與商鋪,成為香港的瘟疫;網上的起底,恣意霸凌,形成網絡恐怖主義。網里網外都需要謹言慎行,好像生活在無形的牢籠。
文章說,種種荒誕的謠言盤旋在香港上空,蠱惑了很多年輕人,過去所說的“和平、理性、非暴力”變成“和稀泥、理不清、非理性”。缺乏免于恐懼的自由讓很多香港人惶惶不可終日,也不知暴亂伊于胡底。▲
環球時報201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