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 目的:探討老年腦梗塞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統計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40例老年腦梗塞患者的護理情況作為研究資料,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有患者2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模式,對比兩種護理方法的效果。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老年腦梗塞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引入優質護理措施,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腦梗塞;優質護理;生活質量
我國是腦梗塞疾病的高發國家,而多數腦梗塞患者均存在后遺癥現象。腦梗塞疾病的治療一般以延長患者生命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為基本目標[1]。目前,在腦梗塞疾病的治療中需要有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時,還需要有患者的持續配合。為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尤其是優質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統計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老年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入院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20名)與對照組(20名)。觀察組:男性、女性患者各12例、8例,平均年齡(65.38±2.32)歲,平均病程(3.02±0.35)年,平均體質量(64.26±3.53)kg;對照組:男性、女性患者各11例、9例,平均年齡(65.72±2.36)歲,平均病程(3.15±0.38)年,平均體質量(64.89±3.57)kg。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遵醫囑指導患者進行用藥治療,若有手術治療則需要同步做好相關手術護理工作,對患者進行基本健康知識宣講、常規心理輔導等。
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1)老年腦梗塞患者入院后安排專門護士進行一對一護理服務,幫助患者家屬辦理必要的手續與引導患者進行治療;對患者的病癥、體征等信息進行記錄。2)對于存在手術治療需求的患者則同步給予手術支持護理,即術前進行訪視以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或者是引導患者做好基本準備工作。3)對于需要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則在遵醫囑的前提下,指導患者按時、按量用藥并對用藥的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從而提高患者用藥的科學合理性,避免出現用藥混亂情況。4)情志干預。腦梗塞疾病的發生以及相關并發癥的存在對于患者而言將是巨大的心理壓力與生理痛苦,尤其是對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患者而言還需要承擔巨大的經濟壓力。在此背景下,患者的心理狀態較差甚至有部分患者會產生極端想法;為此,為提高患者治療的配合性,必須實施情志干預以降低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在護理實踐中,要求護理人員一方面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勸慰,另一方面還要求護理人員多向患者介紹較為成功的治療病例;從而引導患者在心理情緒上逐步轉變為樂觀、積極向上的狀態。第五,實施生活指導。在腦梗塞疾病患者治療期間幫助患者形成健康、科學的飲食作息習慣,對于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支持疾病的康復和增強身體免疫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護理人員可以從專業知識出發,結合相關互聯網營養學信息資料;幫助患者制定健康合理的飲食作息計劃。
1.3 觀察指標
根據患者的生活質量[采用中文版簡明健康測量量表(SF-36)]與護理滿意度等指標進行評價。SF-36量表評分為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以自制問卷調查患者的滿意度信息,問卷總分為100分,且評分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20.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對比
兩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前生活質量評分均較低(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兩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前滿意度評分均較低(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在全球各地腦梗塞均是威脅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其病發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與后續生活質量均形成嚴重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出現腦梗塞疾病的患者在絕對數上持續上升。腦梗塞疾病發生后加強治療干預尤為重要,在老年腦梗塞患者的治療中,如何延續患者的生命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是臨床治療中探討的焦點問題之一[2]。目前,臨床上對于護理支持所具有的重要性越來越認可。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疾病發生對于患者的身心均會形成嚴重的負面影響,而可能存在的手術創傷和不確定的術后治療效果則進一步加劇了患者的負面情緒,從而不利于患者的治療配合和生活質量改善。為此,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不能僅僅采取常規的護理,必須以更加優質和人性化的護理服務來支持腦梗塞患者的治療與后期康復[3]。在優質護理中首先是做好腦梗塞患者基本入院護理和手術室搶救護理(非手術患者除外);同時,遵醫囑與患者的病情綜合采用藥物與情志等手段進行干預。此外,在護理的過程中加強對老年腦梗塞患者情緒狀況的引導并形成對患者的鼓勵[4],從而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接納度和后續配合度。
優質護理在遵守科室工作要求和規范的同時,強化了對患者情志層面和治療康復期生活、作息的護理,是對常規護理的發展完善,對于改善老年腦梗塞患者的綜合預后具有促進作用[5]。研究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所以,在老年腦梗塞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引入優質護理措施,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辛海麗.對老年腦梗塞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3):274,276.
[2] 梁瓊珍.老年腦梗塞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對其康復訓練治療有效率、NIHS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影響分析[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7,06(03):110-112.
[3] 尚延飛.探討優質護理在老年腦梗塞患者臨床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13):202.
[4] 陳淑群.優質護理模式對老年腦梗塞患者臨床療效的改善效果分析[J].當代臨床醫刊,2015,28(02):1321.
[5] 田洪巖.對老年腦梗塞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08):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