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珊珊

【摘 要】 目的:探究子宮脫垂患者輔以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方法:本次研究所選擇目標為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子宮脫垂患者60例,根據計算機隨機抽選結果將其分成觀察與對照兩組。對照組患者輔以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輔以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統計并計算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僅1例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發生率3.33%明顯低于對照組(χ2=5.1923,P<0.05)。同時護理總滿意度優于對照組(χ2=5.4545,P<0.05)。結論:子宮脫垂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期間輔以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更佳,可極大程度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患者更為滿意。
【關鍵詞】 護理干預;子宮脫垂;圍手術期;實施效果
子宮脫垂屬于臨床婦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指的是子宮由原來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至宮頸外口或坐骨棘下方,甚至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子宮可能完全從陰道口處脫出。通常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陰道前壁膨出,對身心健康、日常生活等均造成嚴重影響[1]。當前治療該疾病普遍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患者術后易出現便秘、尿潴留等不良反應,需輔以護理干預強化療效,加速患者康復。本文作者以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子宮脫垂患者60例為對象,分析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選擇目標為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子宮脫垂患者60例,根據計算機隨機抽選結果將其分成觀察與對照兩組。對照組患者總計30例,其中最小年齡41歲,最大年齡75歲,平均年齡(51.9±1.7)歲。癥狀表現:陰道前壁膨出總計18例,陰道后壁膨出總計12例。觀察組患者總計30例,其中最小年齡40歲,最大年齡74歲,平均年齡(51.8±1.5)歲。癥狀表現:陰道前壁膨出總計19例,陰道后壁膨出總計11例。以統計學軟件對觀察、對照兩組患者基本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無明顯差異(P>0.05),可對比研究。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許可。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全體患者均經相關診斷判定為子宮脫垂情況;2)全體患者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患者;2)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對照組輔以常規護理干預,涉及內容包括:疾病知識普及、體征指標監測等。
觀察組輔以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涉及內容包括:1)術前干預,①心理干預:多數子宮脫垂患者因疾病原因常出現自卑、恐懼等負性心理,影響食欲,精神較為低落,護理者需觀察患者心態變化,經常與患者進行溝通,通過溫柔、和善的話語安撫患者不安情緒。向患者普及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方法、術后并發癥預防等,并通過列舉成功案例強化患者治療信心,使患者可更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創造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2]。②術前準備:協助患者進行相關術前檢查,如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肝腎功能檢查等。術前1周告知患者盡量食用粗纖維食物,同時定期對患者進行陰道沖洗,注意控制沖洗液溫度,盡量保持41℃左右。術前3d告知患者飲食改為流質食物,術前1d禁食,且以肥皂水進行灌腸清洗。2)術中干預,協助患者調整體位,注意保暖及隱私保護,術中時刻關注患者各項體征指標變化,協助手術醫師傳遞醫療器械。3)術后干預,①軀體護理:術后將患者體位調整至平臥仰臥位,去枕12h,將患者頭部偏至右側,防止出現嘔吐物吸入情況。因患者禁食水,術后易出現口干感,可以濕潤的棉簽幫助其擦拭口唇。定時查看患者傷口,判斷其是否出現滲血、滲液問題,關注體征指標變化。術后6h鼓勵患者下床行走,助其腸胃蠕動,可少量飲水,不可食用奶制品等,預防脹氣。患者肛門排氣后告知其可少量食用流質食物,促進其早日進行自主排便[3]。通常術后5d患者可恢復正常飲食。部分患者首次排便較干,可輔以開塞露。排便恢復正常后叮囑患者盡量食用纖維素高的食物,確保腸道通暢。一般患者術后需留置導尿管1周左右時間,期間應做好外陰處清潔,保證其干燥,早晚各用棉球浸潤洗必泰擦拭外陰,及時更換尿袋與引流管,鼓勵患者多飲水,預防因尿液濃縮誘發尿路感染問題。術后3d可協助患者進行早期康復運動,預防肺炎、褥瘡。②出院指導:叮囑患者術后3個月盡量休息,半年內不可進行重體力勞作,避免用力咳嗽、便秘等情況。術后3個月禁止游泳、坐浴,不可有性生活,保證外陰潔凈。為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食譜及運動規劃,告知患者定期復查。
1.4 觀察指標
統計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情況,計算發生率。
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分析患者滿意情況,總計100分,分值超過80分判定為滿意,分值超過60分判定為一般,分值低于60分判定為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率+一般率。
1.5 統計學分析
本次選擇SPSS 21.0軟件對結果進行分析,以卡方值作為檢驗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等計數資料的依據,以P值作為檢驗組間差異性的依據,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統計
觀察組僅1例患者出現便秘情況,發生率3.33%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沒有不滿意患者,總滿意度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子宮脫垂通常因患者分娩期間宮頸韌帶或宮頸遭受損傷,分娩后組織未恢復正常所致,臨床癥狀多以腰背酸痛、腹部墜脹感、行走不便為主[4]。如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子宮長時間脫垂在外,可能發生增厚、角化,甚至潰爛問題。目前臨床多以手術治療該疾病,但患者術后易出現尿潴留、便秘等情況,因而需輔以護理干預,進而預防并發癥發生,確保手術療效。
圍手術期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實施術前干預、術中干預及術后干預,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務,通過心理干預緩解患者不良心理,通過術前準備保障手術質量,通過術后軀體干預預防并發癥,通過出院指導為患者制定合理、科學的飲食,運動規劃,提高護理滿意度[5]。
總而言之,子宮脫垂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期間輔以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更佳,可極大程度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患者更為滿意。
參考文獻
[1] 劉青,牛茹,井松梅.圍手術期護理在腹腔鏡子宮骶骨韌帶固定術治療重度子宮脫垂的臨床效果[J].貴州醫藥,2017,41(07):777-778.
[2] 邵艦偉,吳秀芳,何繼清.陰式子宮切除術治療老年子宮脫垂圍手術期中西醫結合護理[J].河北中醫,2015,(06):920-923.
[3] 張瑩.對接受陰式全子宮切除術的子宮脫垂患者進行圍手術期優質護理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09):228-229.
[4] 楊雅琦.陰式全宮切聯合陰道前后壁修補術治療老年性子宮脫垂的圍術期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134-136.
[5] 鐘慧娟.護理干預在子宮脫垂圍手術期患者中的實施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