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成為時代發展的國家戰略,互聯網+產業的融合力度也在不斷加強。近年來,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批的農村的青年開始流入城鎮,農村地區的發展開始走下坡路,在這樣的背景下,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旨在振興農村經濟,吸引更多的農村青年參與農村建設。本文在分析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針對鄉村振興面臨的困境,提出相關的優化策略,以促進鄉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鄉村振興;發展
一、互聯網+時代鄉村振興面臨的困境
(一)鄉村基礎設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國家加強了新農村基礎建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很多鄉村地區呈現了新的發展面貌。但是在一些比較貧瘠的鄉村受惠并不多,缺乏公共資源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僅僅停留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階段,信息網絡沒有全面覆蓋,整體的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
(二)農民素質水平有待提高,缺乏振興鄉村的思想覺悟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鄉村的經濟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一些鄉村地區農民的素質仍然沒有得到提高,缺乏振興鄉村的覺悟,他們認為“自給自足,豐衣足食”,對網絡使用僅限于滿足自身的閑暇娛樂,農民的素質不高與現代化農業發展需求不匹配。
(三)缺乏先進的生產經營模式,產業結構有待調整
在鄉村經營中,仍然采用落后農耕方式,缺少創新經營主體,利用互聯網發展經濟的能力有限,加上產業結構不合理,特別是一些綠色、休閑的產業匱乏,雖然國家加大了對鄉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產業、旅游休閑的扶持力度,但是缺乏管理,導致農產品滯銷,休閑旅游基地閑置。
二、互聯網+時代鄉村振興的發展策略
(一)完善鄉村服務體系,加快農業信息化進程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要想振興鄉村發展,首先要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堅持黨的振興鄉村戰略路線,加快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信息化進程,提高鄉村網絡普及率,降低網絡資費,促進農民多元化網絡需求;其次,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加大對農業現代化的宣傳,使農民都能夠利用互聯網,科學地對農產品進行種植、施肥、蟲害預防等等,不斷提高農產品的經營管理水平,實實在在提高農產品的產量;最后,利用互聯網,集生產經營管理于一體,加快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進程,創新農業互聯網管理模式,加快農村示范合作項目,推動農產品現代化流通,構建農產品安全追溯路徑,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能。
(二)加強振興人才建設,提高農民互聯網思維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加強振興人才建設,第一,應該正確認識到農民村經濟發展提供咨詢、技術指導,為農產品滯銷提供出路,加強農在互聯網應用中的不足,加大互聯網優勢宣傳,提高農民互聯網思維,舉辦相關的互聯網+農產業的知識講座,幫助農民更好地了解互聯網媒體的信息和國家農村建設的相關政策,促進農民更深層次地應用互聯網,增加農民使用互聯網的信心,提高互聯網的使用價值,更好地服務于農業和農產品;第二,培養一批具有鄉村戰略思維的職業新農民,讓他們通過相應的渠道加強新農村、新農民知識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學習,鼓勵他們與其他鄉村振興人才進行交流,學習他鄉成功的經驗,增加農村發展戰略規劃,促進農業經濟產業化發展;第三,構建完善的互聯網鄉村管理平臺,為農民與商業的聯系,建立工農、城鄉互促互補的雙贏局面,為鄉村振興建設提供完善的一體化服務,打造有特色的鄉村文化。
(三)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之間的融合
為了更好地促進鄉村發展,勢必會改革產業結構。依靠互聯網技術,促進農業經濟中整個產業鏈的升級,培育新形態產業經濟,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管理的科學決策水平。調整產業結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積極開發“互聯網+農業”,促進與傳統農業經濟的深度融合,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更好地為農業經濟服務;二是根據鄉村地區的實際情況,結合地區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經濟,例如特色農產品產業化、開發特色休閑旅游基地等等。
(四)大力扶持和發展農村電商
在互聯網+時代,促進“互聯網+農村電商”的發展,構建互聯網+農村電商的發展新模式。針對鄉村地缺乏高素質的電商人才現狀,一方面,國家加大優惠扶持政策,扶持年輕人回鄉就業或者創業;另一方面,加大鄉村人才引進政策,吸引更多的電商專業人才投入到農村經濟建設中來。除了人才因素之外,還要大力發展電商特色農產品,直接帶動農產品銷售以及物流等行業的發展,促進農產品經濟的轉型與升級。
結束語:
總之,在“互聯網+”時代下,要想振興鄉村發展,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那么必須正視鄉村振興面臨的困境,提高農民的素質,加大農村信息化產程,加強農民鄉村互聯網振興思想建設,升級產業結構,大力扶持和發展農村電商,促進產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振興鄉村發展戰略目標,讓中國農民、農村都能夠實現“中國夢”。
參考文獻:
[1]王俊,鄉村振興戰略視閾下新時代鄉村建設路徑與機制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9.
[2]邵妍,基于"互聯網+"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路徑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
[3]章軍杰,互聯網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選擇——基于梅家塢村的調查研究[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8.
[4]張柳青,張夢茹,互聯網條件下的農產業振興——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J].中國商論,2018.
[5]李鐵崗,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與新舊動能轉換[J].北方牧業,2018.
作者簡介:
馬敏(1989.4-),男,就職于廣州華夏職業學院,中級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