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鬼才發明家“手工耿”上了央視,又火了一把。
“手工耿”原名叫耿帥,來自河北保定農村,曾是一名普通焊工,通過網絡直播各種腦洞大開的手工黑科技,狂攬百萬粉絲。不難看出,他是移動互聯時代的“紅人”,如果在10年前,他只能老老實實地像父輩一樣做一輩子焊工,由于社交媒體和直播的興起,他得以擁有第二種人生。
耿帥的成功,在于他的直播具備更好的表演性和戲劇性。隨著社會分工的深化,大多數人都不具備“制作一件東西”的動手能力,人們可以從觀看手工制作中獲得一種滿足。耿帥更厲害的地方還在于他的顛覆性,他專注于創造“沒有實際用處”的東西,被網友調侃為“除了正事,什么都干”。
專做“無用良品”的耿帥大獲成功,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主流價值觀對他的認可。雖然耿帥的成功很難復制,如何讓“手工耿”這個品牌發揮更大的效應,也是一條未知之路,但在社會對“有用”的狂熱追求之下,這點對“無用性”的堅持,顯得尤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