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巧玲 米天勝 叢秋實



摘 ? ?要:實驗教學環節是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也是理論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文章以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為例,利用CIPP模型分析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驗教學在背景、投入、過程、成果四個方面的情況,并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個評價指標的權重值,以灰色關聯分析確立評價準則,進而構建實驗教學質量評價的分析模型。通過實例驗證分析,可以根據實驗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分析每門實驗課程的質量情況,這對于提高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CIPP模型;實驗教學;質量評價;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G64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19)010-0017-05
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7年)指出,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踐行知行合一,將實踐教學作為深化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1]。實踐教學在培養具有創新和實踐能力的、順應時代要求的、具有可持續發展潛質的復合型的專門人才培養體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是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及其應用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信息管理方法與技術,從事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實施、管理以及信息系統控制與審計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其實驗教學環節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本科教學計劃有關課程(如程序設計、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等)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實驗教學的實施,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進一步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及創新能力。因此,各高校都非常重視實驗課程的教學工作,南京審計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不僅開設了隸屬于某門課程的實驗,也開設了綜合的實驗課程,如開發工具綜合實驗、分析設計綜合實驗等。與此同時,如何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也是目前高校實驗教學建設和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基于此,借鑒CIPP模型的思想[2],本文提出設計一種基于CIPP的高校實驗教學質量評價模型,并針對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評價方法的確立等關鍵內容進行重點闡述。
一、高校實驗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
經過調查分析發現,目前高校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若干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3-5]。
(一)對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雖然實驗教學是本科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部分高校對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實驗教學是課堂理論教學的輔助工具,存在著“重知識、輕實踐”現象。主要表現在:(1)學生認為實驗課程沒有課堂理論知識重要,所以實驗課的缺勤情況大于理論課。(2)實驗課的內容在考核中占的比例相對較少,考核方式不科學,特別是隸屬某門課程的實驗幾乎沒有單獨的實驗操作考核,以至于學生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3)實驗課相對于理論課來講,實驗教學效果要求不是特別高,所以相對來講實驗課學生紀律也比較渙散,出現部分學生自己不動手實驗,直接抄襲其他學生的現象,實驗報告撰寫也缺乏規范。這些現象都會導致理論與實踐不能很能好地結合起來,實踐操作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鍛煉。
(二)實驗課程內容設計不夠
隨著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實驗教學也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但仍存在著一些明顯的不足,如驗證型實驗較多,設計型和綜合型實驗相對較少。驗證型實驗大多是學生根據實驗教材的操作步驟進行,對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驗證,雖然驗證型實驗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吸收,但不能發揮學生開展實驗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因此,實驗課程要根據情況適當地增加設計型實驗和綜合型實驗,減少驗證型實驗,以此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熱情。
(三)實驗師資力量薄弱
由于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現象,因此,相對來講,實驗教師的地位、學歷等都相對較低,導致了實驗教師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影響了實驗師資隊伍的穩定性,進而影響了教學效果。
二、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實驗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的構建
本研究以南京審計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為例進行實驗教學質量評價,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互關聯又相對獨立,傳統理論教學的評價體系大多以定性分析為主,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如實反映出實驗教學質量評價的準確度。因此,如何構建適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實驗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對于準確衡量實驗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實驗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確立的原則
1.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原則。為了彌補單純的定量指標或定性指標評價所帶來的不足以及數據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實驗教學質量評價指標應將反映實驗教學質量的定性指標定量化與規范化。
2.完備性與獨立性相結合原則。為了確保評價的正確性,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實驗教學質量評價指標應能全面、綜合地反映高校實驗教學質量的情況,為高校實驗教學管理提供全面的教學信息,但評價指標的數目要適宜,各個評價指標之間要保持相對獨立,不要因為評價指標的重疊或冗余而影響實驗教學質量評價的科學性。
3.科學導向性原則。高校實驗教學質量的評價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高校實驗教學質量,因此,評價指標的選取不僅可以成為判斷實驗教學質量的標準,而且也可以成為教師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努力的方向。
4.可擴充性原則。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實驗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應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相對的穩定,同時,還應能夠根據不同時期的要求進行評價指標的增加、修改和刪除。
(二)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實驗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的建立
其中k為第k層,從底層逐層計算各個層次的關聯度,最后得出目標層的關聯度。由最大關聯度法則可知,如果關聯度最大,則說明第i門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效果優于其他實驗課程,從而可以判斷各門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情況。
四、實例分析
由于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開設的專業課較多,如開發工具綜合實驗(第5學期開設)、分析設計綜合實驗(第6學期開設)、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第7、8學期開設)、程序設計(第2學期開設)、數據結構(第3學期開設)、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第4學期開設)、信息系統開發工具(第5學期開設)、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第6學期開設)等。本次研究選三門專業課程且在不同的學期進行開設。一是通過對專業課程的實驗教學質量進行評價能夠反映出本專業的實驗教學質量情況。二是選取的三門課分別在不同的學期開設,這樣學生對實驗教學背景、實驗教學投入、實驗教學過程、實驗教學效果也有了相對較多的了解。
(一)構建判斷矩陣和進行一致性檢驗
3.根據求得的灰色關聯系數乘以相對應的指標所占的權重,計算3門課程的實驗教學質量指標中的一級指標的得分情況,進而根據各一級指標的權重乘以一級指標得分求出3門課程的總得情況。其中:三門課程的實驗教學質量評價一級指標得分情況分別是:課程1:實驗教學背景是0.94118;實驗教學投入是0.70050;實驗教學過程是0.82936;實驗教學效果是0.58365。課程2:實驗教學背景是0.95238;實驗教學投入是0.64090;實驗教學過程是0.70895;實驗教學效果是0.57331。課程3:實驗教學背景是0.97531;實驗教學投入是0.75912;實驗教學過程是0.76606;實驗教學效果是0.72598。
三門課程的實驗教學質量評價總得分情況分別為:課程1是0.72277;課程2是0.66607;課程3是0.76740。
(六)結果分析
首先通過3門課程的實驗教學質量效果評價總得分可以得出:課程3>課程2>課程1,即課程3的實驗教學質量效果最好,但實驗教學過程相比其他兩門課程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其次,根據一級指標得出情況可以看出,課程1在實驗教學過程方面做得比較好,課程3的實驗教學效果好于其他課程。最后,根據各個指標的結果,可以看出各門課程在實驗教學背景、實驗教學投入、實驗教學過程以及實驗教學效果各個環節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全面了解各個實驗課程的不同環節的教學質量狀況,從而為實驗教學質量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五、結論
本文利用CIPP模型,設計了一種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實驗教學質量評價模型,并構建了基于CIPP模型的實驗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確立了綜合評價實驗教學質量的研究方法,以完成對高校實驗教學質量的綜合評價,目的在于通過對實驗的教學背景、教學投入、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四個環節的評價,了解實驗教學質量情況,為以后的實驗教學質量提高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從而為提高整個學校的實驗教學質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 ? 規劃的通知[EB/OL].(2017-01-19)[2018-08-? ? ?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 ? ?/19/content_5161341.htm.
[2]薛建春.基于CIPP模式“四個階段、五度一體”的高校? ? 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J]. 教育觀察,2018,(11).
[3]趙希文,尹海潔,吳菊花,等.高校實驗教學存在的主要? ? 問題與改革對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6).
[4]劉莉,李德才.高校實驗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 研究[J].高教學刊,2016,(18).
[5]田紅.高校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實驗科學與? ? 技術,2014,(1).
[6]柳巧玲.基于PDCA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 ? 評價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3,(6).
[7]昝輝,施章清.基于模糊理論的文科綜合實驗教學質量? ? 評價體系的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8).
[8]秦潔瓊,陳利華.基于PDCA模式的地方高校實驗教學? ? 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麗水學院學報,2010,(5).
[9]楊阿輝.計算機課程實驗教學質量的模糊綜合評價模型[J].? ?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31).
[10]葉義成,柯麗華,黃德育.系統綜合評價技術及其應用[M].? ? ?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6:165-184.
[11]劉思峰,楊英杰,吳利豐,等.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 ? ? 第7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