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以“電商助農”為導向的電子商務社會實踐課程的設計與實踐是新形勢下電子商務課程改革的一種嘗試,其目的是為有效利用社會資源補充高效教學資源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專業服務技能。
關鍵詞:電商助農;電子商務;社會實踐;設計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19)009-0053-02
作為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應用最深刻、最廣泛的電子商務專業,這幾年來緊緊跟蹤國家戰略,在課程設置和專業實踐方面也相應地做出了很多調整,增加了學生實踐課程的比例和學分,擴大了學生社會實踐的范圍,更多地將學生的社會實踐從簡單的參觀、走訪、了解等走馬觀花式的方式,轉向了深入調查研究,了解社會需求,解決社會問題等層面上來。
從課程設置上看,電子商務社會實踐課程是近些年來電子商務專業新增加的面向實際應用的創新型課程,這門課程的設置是為了提高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了解社會需求,用專業方法解決社會問題,增強學生服務社會的能力。各個高校對電子商務社會實踐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各不相同,有的設置成以實踐調查為主,理論學習為輔;有的直接設置成以創業實踐為主。
黑龍江大學電子商務專業最近幾年修改了教學計劃,將電子商務社會實踐課程列入本科必修課程,設置了以“電商助農”“電商扶貧”為導向的電子商務專業社會實踐課程,將電子商務社會實踐課程具體落實到服務農民、服務農村、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提高學生直接動手能力上來。
這門課程的組織和實施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尋找合作的企業,與企業簽訂電子商務扶貧、助貧合同。第二個階段是組織學生將課堂延伸到社會實踐之中,到企業、鄉村調研。第三個階段是回到課堂,對調研的結果進行課程總結。
一、尋找合作的企業,與企業簽訂電子商務扶貧、助貧合同
尋找合適的合作企業是電子商務創業實踐課程走向社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電子商務扶貧、助貧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為農民開發電子商務平臺,以此銷售農產品;可以培訓農民利用互聯網工具,讓農民自己利用互聯網工具銷售農產品;可以讓學生承包農產品的銷售環節。形式多種多樣,每種方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都有利有弊。
以電子商務扶貧、助貧為導向的電子商務創業實踐課程對于學生而言, 是教學活動的一部分,通過扶貧、助貧實踐,學生將分散在各個專業課程中的各項技能和理論知識綜合起來,解決生產、銷售中的實際問題,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提高了動手能力,發現在實踐中的技術痛點并著手解決痛點;對企業而言是幫助企業完成大部分適合學生參與的電子商務專業技術活動,提高電子商務扶貧、助貧的效率和質量,提升企業的社會影響力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對被幫扶的農民而言學生在幫扶過程中能夠將互聯網技術和操作技能傳遞給農民,將互聯網時代新的營銷理念傳遞給農民。當然,在選擇扶貧、助貧的形式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基本情況,就是學生的時間有限,一門課程課時只能設計成60學時以內,同時學生還有其他課程需要學習,不能全力以赴,不能將所有時間都投入到扶貧、助貧中來,所以最理想的方式是與企業合作,以企業電子商務扶貧、助貧為主,學生為輔。
2018年第二學期,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電子商務專業電子商務創業實踐課程就結合黑龍江省“互聯網+精準扶貧”行動計劃,依據“探索搭建電商平臺,助力貧困民族地區農產品實現賣得好”的主體思想而展開,通過電子商務與民族地區農特產業和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特色農產品推廣與銷售,幫助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村民提升電子商務與互聯網創業能力,培育少數民族特色產品品牌,帶動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
(一)合作企業承擔的責任
1.企業利用其自有B2C移動平臺將民族鄉村幫扶對象以村或個人為單位免費入駐到企業自有的微商城,獨立店面展示,后臺由企業統一編輯、設計、宣傳,村民只需要利用APP自行修改價格和庫存;學生負責免費承擔對入駐平臺村民的一對一培訓和在線指導幫扶。
2.京東淘寶入駐:企業按照電子商務創業實踐課程組的要求,將由學生們推薦的、民族村中精選出來的優質產品做統一采購,統一包裝,統一營銷,以帶有黑龍江民族地區特色產品標識的初級農副產品形式在企業自營平臺、淘寶特色中國黑龍江館、京東中國特產黑龍江館出售。
3.各渠道客服服務由企業統一對外,村民不需要擔心客服工作,售后工作也由企業承接和處理。
4.微商城入駐模式的店鋪物流問題,由村民或村集體自行解決,企業提供運營幫扶。京東和淘寶物流問題,由企業解決,村民或集體將產品按企業要求將貨品發送到相應的地址即可。
(二)經營模式
1.自營:進、銷、存由企業承擔,相關產品企業和村民或村集體是供銷合作關系,自營模塊為京東黑龍江館,淘寶黑龍江館和微商城自營旗艦店。
2.第三方入駐:進、銷、存由入駐村民或村集體承擔,企業只提供平臺技術支持和運營指導。第三方入駐對村民和村集體采取全免費模式。
3.延展模式。企業運營團隊,會根據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地區民族村的不同情況出具個性化的運營方案,同時會派出前線支援小分隊,深入各個民族村和村民家中,進行數據采集,通過新媒體整合,提供流量支持,線上線下融合,帶動第三產業一同發展,實現電商助農形式多樣化。
4.賬期說明。幫扶對象賬期為T+1模式,只要村民或集體提出提現申請,企業24小時內處理,極速到賬。
(三)三方職責分擔
1.企業全權負責幫扶運營工作,農產品質量把關,及農產品售后問題。
2.電子商務創業實踐課程組在全省民族地區進行推廣宣傳,協調各市縣鄉相關部門配合,組織民族村電商知識培訓,推薦民族地區特色農產品上線,鼓勵民族鄉村發動村民踴躍加入等。先期選3-5個縣作為試點。
3.電子商務創業實踐課程組全權負責運營過程中產品信息采集,包括但不限于產品圖片、軟文編輯、產品文案、產品圖片、產品視頻等,因項目需求所產生的差旅費用由企業承擔,須嚴格按照企業《出差管理制度》執行。電子商務創業實踐課程組根據項目需求,于工作開展前上報每個試點參與教師及學生名單,經雙方確認后方可至試點地區開展工作。學校指定管理教師做好項目執行期間學生安全、工作內容等管理工作。
二、教學過程的組織實現方法
根據與企業、農戶、高校簽訂的合作協議,在電子商務創業實踐的教學組織上采取面向實踐、面向農戶需求,以團隊合作方式完成教學任務的形式。
(一)劃分任務
黑龍江省是一個由53個少數民族組成的多民族邊疆省份,全省總人口數量的5%左右為少數民族,接近200萬人。除了滿族、朝鮮族、蒙古族、回族以外,鄂倫春族是黑龍江省獨有的少數民族。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具有獨特的文化習慣和生活方式,他們生產的很多手工藝品、生活用品等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實用性,他們獨特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形態也迫切需要傳承和保護。
根據與企業簽訂的協議,作為學校一方我們至少需要完成對3個少數民族縣,20多個少數民族村的各類信息采集工作,上線產品品類和數量不低于10種50個。
信息采集包括產品信息采集和文化信息采集兩個大部分。
產品信息采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產品線上銷售。包括產品的形態信息、產品的成分信息、產品的功能信息、產品的價格信息等等。產品的形態信息主要通過照片和視頻完成,為此需要拍攝大約5000張左右照片,拍攝100多段視頻,并對采集的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存儲、修飾、剪輯、編輯等等一系列操作。有些產品的成分信息需要通過報送質檢、安檢部分進行質量安全驗證后方可得到。
(二)自愿組建團隊
在明確以上工作任務的同時將學生進行分組,按照自愿的原則組成不同的創業實踐小組,每組自選一個少數民族村落作為服務對象,深入服務對象所在地區進行產品和文化的走訪與調查。每個團隊雖然是按照自愿的原則進行組建的,但是,為了工作的順利完成,在團隊組建的時候盡量依照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愛好、技術能力進行有效配置,充分考慮任務的總體需求。例如,每個小組需要一名領隊,負責總體工作,這個學生需要有較好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表達溝通能力;每個小組需要一名文字表達能力好的學生,負責產品營銷文字的編寫和整理、歷史故事的整理、文化傳說的梳理等等;還需要一名技術能力強的學生,負責產品的拍照、攝像、美圖、修飾、APP的開發、網絡服務等等;還需要一名會計,負責銷售過程中往來營收的會計工作。
(三)考核方式
以“電商助農”為導向的電子商務社會實踐課程的考核方式將以實際營銷結果為主要考核標準,簡單說就是“賣的多,成績高”,同時也兼顧技術實現的難易程度、產品受眾的多少、 產品銷售的時間限制、產品物流限制等等因素。以團隊的業績劃分成績的高低,團隊成員成績相同,以此鼓勵團隊合作,鼓勵分工協作,不鼓勵單打獨斗。
三、“電商助農”為導向的電子商務社會實踐課程的教學實踐帶給我們的啟示
電子商務創業實踐課程具有很強的專業實踐性,空洞的理論教學很難適應當下學生的需求和人才培養的需求。因此,電子商務創業實踐課程的設置需要符合電子商務學科的特點,必須充分實現電子商務本身的多樣性、融合性、技術性、實踐性。完美地將電子商務各門專業課融匯到社會實踐和生產實踐中。
第一,在實踐中體現文、理科的交叉融合,例如:營銷軟文的寫作既是文科學生的基本技能,也是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基本功課。
第二,在實踐中實現多種技術的融合創新,例如:在實踐中實現網站技術、數據庫技術、數字廣告制作技術、圖片編輯技術、視頻制作技術等多項技術的綜合應用。
第三,在實踐中實現“商務”與“電子”的融合,商務是“靈魂”,電子是“手段”[1],營銷的過程即是一個人性的發現過程,伴隨著課程的實踐使學生不斷積累商業營銷的經驗和智慧,體會商業交易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張冬青.電子商務創業實踐類課程的組織與實踐[J].黑龍江? ? 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