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關鍵詞]《認識時分》;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時分秒》第一課時認識時、分。
【教材簡析】二年級學生已經儲備了一些認識鐘表的生活經驗,因此大多數孩子會看整時,但這些只是粗淺的、感性的。
【學情分析】時間的知識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如每天都要按時起床、吃飯、睡覺等,這樣在生活中就已經潛移默化地感知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教學目標】
1. 認識鐘表的時針和分針,會看整時,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2. 結合學生生活經驗逐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 教育學生要養成遵守時間和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會認讀整時,并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教學準備】自制教師版鐘面模型1個,學生版鐘面模型55個。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師:今天上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件禮物,大家猜一猜,禮物盒里裝的什么?
二、自主探究,認識鐘面
師:這些鐘表雖然大小不一,形態各異,不過他們都擁有一個鐘面。
活動一:摸鐘面,觀察鐘面。
師:現在請小組長拿出鐘面模型,請好好觀察你手中的鐘面模型,摸一摸,轉一轉,和同桌說一說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活動二:完善鐘表。
師:瞧!陳老師昨天也制作了一個鐘面,咦?不過好像我沒有制作完整?還少了些什么?
生預設:數字(哪些數字?有多少個數字?)
師:哦,還缺了數字1~12,我記得帶了一些數字,我想把這些數字貼在鐘面上,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很快就能給每個數字寶寶找到正確的位置呢?先貼哪個數字寶寶比較好?
生預設:先貼12。
師:好,那就先貼正上方的12(師貼),然后呢?再貼正下方的6(師貼),那我現在想請一名同學幫我把其他數字寶寶貼上去,下面的小朋友請你睜大眼睛仔細看他貼得好不好,還有他是按什么順序貼的?(生上臺將數字按序貼在鐘面上)
師:請你仔細看,這些數字寶寶怎么排列的呢?(從小到大)伸出你的小手學著老師一起來運動,邊指邊數1,2,3,...,12。我們剛剛繞圈的這個方向叫作順時針方向(板書→,順時針),請你和我一樣再順時針方向劃一圈。
師:好啦,那現在這個鐘面完整了嗎?
生預設:還缺了兩根針,分針和時針。
師:這兩根針,一個是時針爺爺,一個是分針哥哥,但是它們兩長得太像了,你分得清哪個是時針爺爺,哪個是分針哥哥嗎?
生預設:長的分針哥哥,短的是時針爺爺。
師:除了長短,粗細有區別嗎?
生預設:時針爺爺粗,分針哥哥細。
師:那你來幫我把分針哥哥貼上去,指向數字12。
活動三:觀察動態鐘表。
師:(出示PPT動態鐘表):時針爺爺和分針哥哥啊每天都在鐘面上不停地賽跑,誰跑得快一些?
生預設:分針哥哥跑得快一些。
師:哦,分針哥哥跑得好快哦,時針爺爺年齡大了,所以它在慢慢地跑著。它們跑步的方向還記得叫作什么方向嗎?對啦,順時針方向,你們可以記成順著時針爺爺跑得方向叫作順時針方向。
師過渡:我這里有一張小宇的作息時間表,認識了時針爺爺和分針哥哥后,我們一起看看小宇一天幾時都在做什么。
三、重難突破,認識整時
到學校:出示8時。
師:誰是善于觀察的小朋友,給大家介紹一下小宇幾時在做什么?
生匯報:8點,8點鐘,8點整……小宇到學校了。
師指出,剛才你們說的8點,8點鐘,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說法。在數學上準確的說法是8時。
你是怎么認出是8時的呢?(貼8時時鐘)(引導學生觀察分針,再觀察時針)
師:誰有好辦法記錄這個時刻嗎?
師:板書8時,我們先寫1個數字8,再加一個時間的時就行啦,除了用文字表示現在是8時,你還知道不同的寫法嗎?
師:對,還可以像電子表一樣,只用數字表示:先寫8,再寫2個圓點,再寫兩個0,這種方法我們叫電子表示法。
四、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練習一:看這是幾時?
誰知道這是幾時?你是怎么知道的?。誰能像老師這樣完整清晰地說一說?(多請幾位學生模仿說一說)
練習二:撥鐘游戲。
師:陳老師決定獎勵大家一個撥鐘的游戲:
(1)老師說,小組長撥,同桌當小裁判;
(2)小組長當小裁判,同桌撥。
五、課堂總結
師:小朋友們,時間過得真快,我們該說再見了,希望你們都能學會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學習,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時間,做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六、布置作業
與父母商量,一起設計一個“愉快的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