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婚慶;高職;課程體系
婚慶行業作為一個既古老又新興的行業,隨著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水平日益提高,戀愛中的情侶對走進新婚殿堂的慶祝儀式有了更高需求,婚禮慶典儀式呈現出專業化、正規化、多元化、個性化趨勢。正是基于這一背景,在高校開辦婚慶服務與管理專業的需求應運而生。目前,旨在為高速發展中的婚慶服務行業培養更多專業人才的婚慶服務與管理專業已在多家高校中開辦。
婚慶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的規格與定位是:掌握婚慶專業必備的婚慶策劃、化妝、場地布置和儀式主持等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以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熟練掌握本專業成熟技術,能夠從事婚慶策劃、主持及相關配套服務,能把握婚慶行業動向,熟悉婚慶禮儀文化和相關法規,能運用行業所涉及的先進技術、工藝設計與實施以及現場管理的高端技能型、應用型、可持續發展的婚慶服務專業人才和熟悉業務的婚慶公司管理人才。
一、婚慶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一)“個性化定制”受寵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消費水平的日益提高,婚慶市場以其自身獨特的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本投身其中,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越高,對婚慶行業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年輕人對時尚的理解與需求,會促使婚慶行業的分工越來越細,需求越來越個性化。
(二)婚禮堂“一站式服務”為發展所趨
由于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據調查,目前適婚人群在婚禮籌備上不愿意花太多時間和精力,滋生出提倡“一站式服務”的婚禮堂業態。他們對婚禮提供專業化的統籌服務,使婚禮更顯專業。此外,婚慶行業產業鏈長,且產業鏈各個環節比較分散,大多都呈現著單打獨斗的狀態。行業要繼續發展壯大,就要注重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增加與其他行業的交流,互補行業局限性,形成產業一體化,向消費者提供貫穿結婚登記到蜜月旅行全程內容的“一體式服務”。
(三)品牌不斷強化
伴隨中國經濟增長進入換擋期,婚慶產業的發展步伐與全國經濟形勢一致,也將從高速發展向中低速發展轉變。中國婚慶經過30年的高速增長,正面臨著轉型升級重要時期,婚慶行業已經進入了品牌競爭時代。婚慶市場競爭從區域、類別、局部已經上升為品牌之間的立體戰。強化和加快品牌建設,建立更高層面的品牌內涵,實現更高效的系統化品牌工程成為品牌婚慶企業必走之路。
(四)“互聯網+婚慶”已經成為標配風生水起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通過互聯網的手段,改變婚禮人的經營模式,引入競爭機制,提高婚慶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與服務品質,以此提高婚禮的品質,迎合新人日益增高的品質追求與個性化需求,才是“互聯網+婚慶”的正確玩法。線上線下的結合是不可避免的婚慶網絡化大勢所向,“互聯網+婚慶”已經成為標配風生水起。
二、婚慶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婚慶行業作為禮儀服務行業,承載著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禮儀服務的傳承及運用,縱觀整個行業的發展,婚慶服務行業正面臨著轉型升級重要時期,第三次信息化革命浪潮帶來的互聯網影響,使得“互聯網+”婚慶成為行業發展潮流。“互聯網+”給婚慶產業帶來的變化,個性化需求明顯增多,對從業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最成功的婚慶品牌一定是擁有最成功的服務團隊,婚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回歸到服務行業的本質:服務和口碑。
目前整個婚慶市場在細分且向著“網狀”形態演變,除了常見的婚慶公司外,還出現一些新形式,如對設計要求比較高的個人品牌工作室,對服務和統籌的要求較高的大型婚禮品牌公司,以及對銷售的要求比較高的一站式婚禮堂。”婚慶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逐漸呈現出“量更大、質更優、更細分”的趨勢,對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新要求,專業設置需與市場匹配。
(一)婚慶行業職業崗位群及崗位分析
通過調研發現,高職婚慶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群涉及以下方面。
(1)核心崗位:婚慶銷售、婚禮策劃師、婚禮設計師、婚禮督導與執行。
(2)邊緣崗位:化妝師、花藝師、攝影師、婚慶主持。
(二)婚慶行業職業崗位對知識、技能及職業素養要求分析
1.知識要求
通過對婚慶公司的調查發現,企業認為婚慶企業核心崗位職員最應該有的知識首先是婚禮文化知識、美學知識、設計構成與平面設計、策劃知識,其次是心理學類、情況類與溝通類知識。
2.能力要求
通過調研發現,不同崗位要求員工具備的專業核心能力不同,婚慶營銷崗位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是溝通能力,婚禮策劃崗位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是閱讀與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包括閱讀文本與圖片的能力,表達能力包括書面表達與口頭表達能力;婚禮設計崗位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為審美與創意能力。所有崗位都需具備的能力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
3.素質要求
通過對婚慶行業企業的走訪與調查,我們發現企業對員工素質的要求如下。
思想素質,主要是: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吃苦耐勞精神,具有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工作責任心和工作態度,特別是職業忠誠度。
性格外向,健康的身體和樂觀的職業心——能夠適應一定的工作強度。婚慶業的特點是執行時間短,工作強度大,細節瑣碎,協調部門多。這些都要求從業者既要求有健康的身體,又要求有樂觀的態度,能適應緊張高強度的工作,應對現場的突發情況。我們還應注意到在上海和浙江等婚慶市場,婚宴在晚上舉行,從業者的現場工作時間更短,職業壓力和工作強度更大。
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作為新人婚禮一生只有一次,這就要求婚慶人員要有百分百的真誠、愛心、用心,全心全意幫助新人打造一個屬于新人自己的有個性有靈魂的獨特婚禮。
4.交際禮儀素質
婚慶行業綜合性、開放性強,呈現的婚禮活動是很多人聚集的方式,因此需要和不同年齡與職業背景人群打交道。這一行業的特點要求從業人員彰顯良好的禮儀素質,能在不同人群不同場合中展現出來。
三、婚慶專業人才培養中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立體交錯,多層融合,以崗位為導向的理論課程體系
婚慶服務與管理專業是根據婚慶行業企業特點建設的,婚慶企業崗位有婚慶銷售、婚禮策劃師、婚禮設計師、婚禮督導與執行核心崗位和化妝師、插花師、攝影師、婚慶主持邊緣崗位。明確了專業定位,進而優化課程設置。根據職業崗位對知識、技能及職業素養的要求,建立了立體交錯,多層融合,以崗位為導向的理論課程體系。一是弱化理論類課程,加強并開設應用類課程;二是專業課程分為專業基礎課程如溝通表達類、文化閱讀類、美學素養類、心理情商類,專業技能課程如婚禮設計、手繪、創意、婚禮文化、舞臺燈光、色彩搭配、 婚禮現場實用布置等,專業綜合課程如婚慶策劃、宴會設計、婚慶營銷,以及花藝、化妝、口語表達等。
(二)層層遞進,縱橫交錯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婚慶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是以婚慶服務與管理行業一線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婚慶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為目標,通過綜合實訓實習、引導學生將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巧運用于社會實踐,進一步體驗、整合知識,增強實務經驗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專業認同,為學生從事婚慶服務與管理專業工作打好基礎。
本專業的實踐教學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突出工學遞進的特色。從接受專業教育開始,有步驟地安排各類實習實訓,環環相拓,循序漸進。
(1)感知實習實訓:在學習了有關專業必修課程、基礎課程之后,與婚慶協會、婚慶公司與企業聯系,深入到婚慶公司進行社會調查,了解社會,了解行業基本情況,增強對所學專業的了解、認識,樹立專業價值觀。
(2)深度實習實訓:在通過學習主要課程和感知實習、對本專業有了較深入了解與認識后,深入行業部門第一線進行專業相關調查,了解社會,了解行業發展動態,樹立專業價值觀,培養專業精神,提高專業能力。
(3)課程實習實訓: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要求,針對各個項目組織的校內實訓,通過模擬、仿真等手段,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動手操作能力。
(4)工學遞進:依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與行業協會、婚慶公司、婚姻指導機構等相關部門合作,采取平行班級輪崗實習的方式,組織和指導學生分不同階段進入行業相關機構進行婚慶專業實務操作,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方式,不斷增強操作技能。
(5)畢業頂崗實習:在學生畢業前,組織和指導學生到婚慶公司、文化傳播公司、活動策劃公司等單位進行綜合實踐的頂崗實習,在實習單位指導教師的幫助下開展實際工作,完成各項綜合實習實訓任務,系統整合與全面提升,為上崗就業打下扎實基礎。
四、婚慶專業人才培養的其他建議
(一)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婚慶服務與管理專業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推行工學結合,深化校企合作,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深入推進學分制管理。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堅持“職業道德先行、專業能力為重、以文化為主線、以職業技能為核心”的建設思路,根據對婚慶公司、文化慶典機構、相關企業崗位群工作任務進行解構,確定其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從而構建系統化的課程設置體系。并根據婚慶服務領域技術發展及需求,更新教學內容,強化學生職業道德、服務能力、職業素養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
(二)創新教學方式方法
婚慶服務與管理專業在教學方式方法上,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走出去”是通過教師下到行業企業進行頂崗實踐,“請進來”則是與邀請企業專家來校開展專業講座,承擔課程教學任務。實現線上線下結合、課內課外貫通、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化”教學方式創新,從而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
(三)創新校企合作模式
高職婚慶專業應將企業引入專業,引入課堂,讓學生進入職業,探索與企業開展對接培養的新路子,。可通過“訂單式培養”的方式,將企業崗前培訓的內容融入專業課堂教學,從而讓學生進入職業,了解企業用人需求和管理要求。開設專業預留課程,由企業專家與校內專業教師合作,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王沖,周壯.婚慶行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文存閱刊,2017(22):23.
[2]張平芳.楊飏.高職婚慶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