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峰 魯青
摘 ?要:在信息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數字化應用出現在人類生活、生產的各個領域中,傳統的形象展示技術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數字化設計在農業中的推廣應用主要結合了信息網絡技術和多媒體圖形圖像技術,通過數字媒介等手段,實現數字化傳播、記錄、展示、管理等環節,使原本復雜的信息變成可觀看、可交互和可操作的一種軟硬件技術。筆者認為在研究數字技術的同時將數字化設計融入到農業研究領域范疇,不僅能有效地提升農業相關技術,同時解決了長期以來農業的科普知識宣傳和先進種植技術的推廣難題。
關鍵詞:數字技術 ?圖形圖像 ?農業推廣
中圖分類號:S220.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c)-0025-02
1 ?現階段我國農業數字化設計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數字化專業人才
目前在我國研究數字化應用領域的專業人數并不多,而將數字化技術應用在農業農村發展推廣方面的科研團隊和專業人員更是屈指可數,這也就造成了我國農業知識與農業技術推廣的難度。而在現有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中,由于專業素質參差不齊,知識技術更新緩慢,很難利用新的數字技術手段和科學推廣方式來助力農業發展。因此,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是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
1.2 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
農業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展示要依靠專業技術人才和先進的儀器設備來實現,在農業推廣中,除推廣人員應掌握的農業技術和信息技術相關知識,同時還應配備相關基礎設施以實現數字化研究成果。而目前基于一些地區、政府對農業數字化技術的認知程度不夠深入,針對數字化技術應用的基礎設施資金投入有限,導致數字技術專業人員無法及時呈現實施效果,因此在農業推廣中造成了信息不及時、效果不顯著、技術不到位等問題。
1.3 推廣傳播成效不顯著
由于我國在農業知識與技術推廣中長期采用傳統方式進行,對傳播有效知識與技術的方法過于單一,因此在傳播過程中無法凸顯最新的種植技術與養護技巧等內容,農民和推廣傳播者之間缺乏較為直接的溝通和交流,造成信息傳遞的不對稱,往往對農業知識的推廣傳播不夠有針對性,這也就造成了農民的被動學習。
2 ?基于數字化設計應用的優勢與成效
2.1 三維全景技術有效提升農業園區環境展示
該研究將數字化農業展示作為主要研究方向,以溫州種子種苗科技園為載體進行三維全景的形式展現。課題組通過運用專業相機、無人機、數字云臺等設備完成種子種苗科技園區的基本素材攝取,利用PT Gui和Photoshop等軟件進行素材圖像合成,再將合成后的全景影像內容通過全景展示平臺來發布使用。在電腦、平板電視、手機等數字設備中利用鼠標或點擊拖拽方式,可以清晰地看到科技園建筑的棚頂、底部的地面,還有園區內的溫室大棚、園區植物等內容。
2.2 虛擬仿真技術增加農業推廣的互動性
虛擬仿真技術的實現需要運用數字化手段在虛擬平臺中搭建模擬環境,同時結合數字傳感設備與使用者的感知能力,讓受眾迅速被模擬環境感染,并沉浸其中進行互動體驗。通過課題研究,發現在虛擬仿真技術的支持下,不僅可以帶領受眾體驗農業科技園區中的實體場景,同時還能夠為從事農業方面研究的科技人員和教學人員提供多方面幫助,例如在新品種培育、農業教學、農技推廣、農業科普等方面進行多維度的展示應用和互動體驗。
針對溫州種子種苗科技園區的數字化展示,為了充分體現園區中不同區域的功能和農產品特色,在設計虛擬仿真系統時,采取了不同的場景搭建方式,結合不同農產品特色來進行互動制作,例如有草莓園采摘活動,借助VR設備來實現使用者對園區的互動體驗,增強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宣傳的趣味性。
2.3 圖形圖像技術推動農業園區特色傳播
在研究中發現,農業科技園區的展示如果使用傳統的文字和圖片來表現,已經難以形成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和傳播力。究其緣由,是因為現代生活中人們身邊充斥著大量由信息化技術手段所誕生的新鮮視覺元素,例如動態圖形、微視頻、小動畫等,讓人們不自覺地對一些靜止物體形成了“視覺盲點”。因此在推動農業園區的特色傳播過程中,使用圖形圖像技術中的動態影像方式進行宣傳,能夠有效提升關注度,并且對園區的形象特征進行較為直觀和生動的展示。
2.4 智能移動終端加快農業推廣應用
智能移動終端是指可利用便攜式移動設備,例如現代通信工具、移動式工作站等。由于現代科技進步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數字農業推廣帶來新的宣傳方式。針對農業科技園區的特色,課題研究組成員結合園區不同地區的植物特征,將植物信息輸入到系統平臺中,進行動態圖形和文字說明轉換,同時將這些數據轉換為移動設備可識別的二維碼,將二維碼圖形擺放在植物周邊進行展示宣傳。這樣的宣傳展示方式讓信息傳遞更加便捷,數據維護與更新更加迅速,還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在瀏覽信息的同時進行分享,達到宣傳推廣的效用。
3 ?建議
3.1 加強技術革新,完善服務手段
現代農業的推廣與應用離不開數字化技術,如何將三維全景技術、虛擬仿真技術和圖形圖像技術運用在農業園區的知識普及和技術推廣中,研究技術手段和先進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目前國內數字化展示技術的發展不夠完善,在農業推廣與應用方面的效果還未能完全體現,技術人員在展示效果上還缺乏一定的技術革新,例如虛擬仿真模擬環境與真實場景存在較大的視覺差距、對于園區當中的素材信息和內容表達上不夠智能化等。這些都是需要在數字化展示項目研究中,不斷地更新和完善技術內容與知識體系。
3.2 強化專業背景,建立教學科研信息庫
聘請專業人員建立數字化農業素材庫,讓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修改參數,使界面系統簡化、易操作。不僅能從教學需求出發,滿足數字化技術教學需要,加強學生的情境感受,提升教學效果,同時還能夠在實驗環節節省材料,避免有毒試劑的危害,避免實地實驗的惡劣氣候或地勢,最大程度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
3.3 促進應用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加技術含量
數字化應用在農業推廣的展示應用中,需要研究人員不斷嘗試新技術、新思路、新方向,不僅將農業信息展示效果做好,同時要做“精”,并能夠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可持續應用的產品,讓使用者在了解農業知識與技術過程中,提升農業信息化的價值。數字化農業展示研究已經在不斷的進步中,要使數字化農業得到更好的宣傳,需要研究人員克服技術難關,挑戰技術難題,持續保持數字化展示的現代特性。
參考文獻
[1] 王元勝,李瑜玲,吳華瑞,等.農業園區全景GIS數字化系統設計與應用[J].農業工程學報,2018,34(11):143-149.
[2] 薛宏巖.VR在虛擬農業中的應用[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6):227.
[3] 秦洪,肖伯祥.虛擬現實環境中的物理模型和仿真及其在農業信息技術中的應用[J].科技導報,2018,36(11):8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