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 楊競
摘 ?要:在培養創新技能型人才的背景下,應當構建科學化、實踐化、互動化的教育教學活動機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索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互動發展的有效途徑,引導高職學生適應我國經濟轉型實踐發展的需要,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成長需要的目標。
關鍵詞:高職 ?創新創業 ?教育實踐 ?路徑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c)-0116-02
該文在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背景下,探索創新型教育教學活動方式,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力求運用專業教育達到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目標,著力構建面向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體系。
1 ?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意義
1.1 推動高職教育發展
當前高職教育強調培養有創新精神的專業人才,從我國高職教育的現狀來看,高職專業教育中與創新創業教育的互動性不足,應當優化專業課程的體系和內容,促進專業課程內容的不斷更新,增強學生專業學習時代性、趣味性與實用性。同時,引導學生早日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對于學生優化配置學生的學習時間,主動投入實踐學習活動,提升學習整體質量有重要意義。通過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可以構建完善的高職學生能力培養體系,達到促進高職學生全面成長的目標。
1.2 完善職業教育體系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客觀上推動了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有效地彌補了以往高職重視實踐技能教學,理論教學與實踐結合不足的弊端。在創新創業背景下強調提高理論教學的豐富性和實用性,注重運用理論教學的方式解決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中有關職業技能、思想方式、資源配置方面的問題,這對于提高高職院校整體教學質量有重要價值。
1.3 促進學生了解前沿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不僅引導學生更主動地學習專業知識,而且有助于學生了解行業的前沿動態,促進學生在掌握前沿動態的基礎上把握創新創業活動的方向。只有不斷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信息,才能促進學生把知識應用提到最新創新項目上,鼓勵學生清晰地把握職業發展方向,有助于學生更加積極有效地投入到未來的職業成長活動當中。
2 ?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問題
2.1 缺乏完善的課程體系
當前高職院校還缺乏有效的課程銜接機制,創新創業課程自成教育體系,創新創業教育內容與專業教育內容二者割裂開來,表現有以下幾點:第一,專業課程與實踐課程的銜接不足,專業理論教育不能有效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第二,實踐課程沒能融入創新創業的背景,校內實訓課程主要以驗證理論知識為主,沒有在創業項目的指導下開展校內實訓活動項目。第三,校外實習活動與校內實踐銜接不足,校外企業實踐雖然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色彩,但是與校內理論教學銜接不足,不利于學生更好地優化實踐思路,不利于學生在專業理論課程的指導下更好地從事相關實踐活動。第四,從教學的實際情況看,當前專業課程教材還未能有效地融入創新創業課程的內容,教學活動缺乏有針對性的理論指導,高職院校未能根據專業特色進行相關教育的開發,因此不利于指導學生有力地從事相關活動。第五,當前還缺乏完善的課程評估與改進機制,相關課程的更新速度較慢,沒能針對高職學生從事創新創業活動的需要開設一系列有專業背景的選修課程,不利于高職學生創新性成長,制約了學生的成長空間。
2.2 缺乏融合的文化氛圍
首先,在高職校園文化氛圍中仍然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廣泛宣傳,雖然高職院校也定期舉辦創新創業大賽活動,但是沒能在專業背景下設置大賽的背景與活動項目。其次,高職院校未能廣泛定期舉辦與創新創業有關的討論與講座活動,導致創新創業活動的文化氛圍不重,專業教育仍未能與創新創業廣泛聯系。最后,雖然高職組建了創新創業活動社團,但是沒能找出兩者有機結合的機會,沒能實現兩者課堂的深度融合,獨立性的課程模式不利于學生從創新創業角度關注日常實驗教學,也不利于形成開放性的教學體系,沒能實現專業教育資源與實踐教學活動資源的綜合配置。
2.3 缺少優質的師資隊伍
首先,高職院校還缺乏基于專業課程背景的綜合型的教師指導團隊,沒能在專業背景下促進學生掌握豐富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方法。其次,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豐富性與拓展性不足,教師沒能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專業特色教學指導,不能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個性差異與興趣差異進行針對性指導,沒能促進學生在職業化的實踐環境中有效地培養其職業技能特點和優勢,因此不利于學生在創新創業活動中占得先機。最后,創新創業活動團隊是各院校有志從事創新創業活動的重要載體,但是專業課程教師未能對該團隊進行有效指導,不能圍繞著學生選擇的創新創業項目給予專業方面的意見建議,因此不利于學生更好地獲得創新創業活動的優勢。
3 ?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措施
3.1 優化教育管理的體系
(1)應當完成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專業課程的目標,充分地考評專業教育是否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內容,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新的課程標準、教學方案與教學規劃當中,將以往的專業知識教學轉變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的創新性教育。能夠以專業能力教學拓展、發展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2)主動引進創新創業項目作為專業課教學的藍本,圍繞著創新創業教育實現課程改革的深度進行,進一步深化改革課程體系內容,將創新帶入到專業課堂,大力普及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進一步開發具有實踐性的課程項目,在強有力的實踐教學資源體系下豐富課程模式,引導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中拓展創新創業思路。(3)還要配套相關課程,注重配套開展職業指導規劃課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及以專業活動為背景的相關心理、人際關系和法規、經濟方面的課程,在專業課程的角度促進學生系統掌握相關創新創業知識。
3.2 強化建設雙師型隊伍
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背景下應當優化教師隊伍,注重改變教師的教學習慣,強調由高職教師帶領學生完成一系列的研究性教學活動項目,通過豐富的創新創業教育培訓視頻達到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提供實踐能力的目標。(1)在教學過程中貫徹研究性學習的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專業課學習主體地位,應當根據高職學生的學習修養水平和接受能力合理地呈現教學內容,優化配置創新性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理解研究性學習理念,鼓勵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的思路下進行深度探索。(2)優化教學活動形式,構建互動開放的專業課程體系,進一步運用微課和慕課方式實現課堂教學內容遷移,促進學生在課堂上討論一系列實踐性的問題,達到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啟發學生的多元化專業知識思維,引導學生不斷實現個性化成長目標。(3)還要在翻轉課堂、實踐項目、互動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進行自主交流討論學習,強調在自主互動啟發創新的思路,引導學生在團隊性的氛圍中解決創新路上難題,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達到優化學生創新意識、拓展學生精神世界、鼓勵學生全面成長的目標。(4)教師還分優化評價方式,注重以過程性評價的方式指導學生創新實踐,通過鼓勵性的評價提升學生信心,指導學生進一步優化創新實踐的思維,達到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目標。
3.3 拓展實踐教學的路徑
為了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效融合,還要豐富高職院校的日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以豐富的教學形式達到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目標。應當搭建優質的校內教學實踐的互動平臺,進一步在日常校內實訓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的典型場景問題與困難,同時還要在校園構建創新創業大賽平臺,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模擬創新創業實踐項目活動當中。還要構建校內外一體化的合作機制,運用校企聯合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空間,通過校企合作促進學生積極地在企業項目中參與創新創業,達到促進學生有效成長的目標。另外,進一步豐富創新創業教育方式,注重搭建輔助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孵化中心,以學科專業教師為基本載體,運用一系列項目評估的方式,促進專業教師指導該專業學生積極從事與專業背景有關的創新創業活動,在強有力的專業指導下推動創新創業項目的順利開展,不斷優化和修正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和主動實踐意識。
3.4 打造優質的信息平臺
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積極有效地投入到創新創業實踐當中,還要優化創新創業活動的信息供給,注重運用有效的信息傳遞方式輔助高職學生抓住時機投入到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當中。一方面,搭建優質的信息供給平臺,在專業學科前沿信息的供給基礎上進一步為學生指導創新創業活動的新契機,促進學生更好地抓住創新創業機遇,引導學生在不斷鉆研專業技術的基礎上找出創新創業的路徑。另一方面,進一步將國家宏觀政策與區域的政策法規相聯系,促進學生立足于當前學習持續性地關注相關政策,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創新創業的相關實踐活動當中,另外,還要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信息的實時互動供給,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前沿信息內容,引導學生從成功典型案例中汲取豐富的經驗。
4 ?結語
高職院校應當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基于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同質因素進行融合,在培養專業技能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掌握創新創業活動的基本思維方式,在必要的經驗傳授下鼓勵學生開展實踐活動,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有效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肖姣娣.高職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3):87-92.
[2] 舒楊.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囿、成因及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6(29):49-53.
[3] 吳明圣.構建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教學體系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80-83.
[4] 宋愛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物流專業教育融合的路徑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