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亮
數字化轉型是銀行業當前最熱門的趨勢和方向,為什么一定要走這條路?數字化轉型有沒有標準路徑?數字化轉型的未來是什么樣子?筆者結合長沙銀行的實際,將銀行數據驅動業務進行了如下的思考和探索。
數字化轉型不是趕時髦
IDC曾有報告統計,全球1000家大企業里面,67%已經把數字化轉型定為企業級戰略。銀行在談,金融科技公司在談,咨詢公司在談,甚至各行各業、包括政府也在談,“數字化轉型”已經是無處不在了。什么是數字化轉型,借用阿里的一個說法:“一切業務數字化,一切數字業務化?!?/p>
長沙銀行在過去的發展中,依靠自身優勢,深挖本土資源,堅持戰略定力,取得了高速發展的良好局面。而如今,在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過程中也面臨著傳統對公業務萎縮、零售業務高速發展、物理網點發展瓶頸、移動渠道快速發展、長尾客戶運營、精準客戶洞察、智能客戶體驗、資產質量管理等問題的挑戰。
麥肯錫報告指出,數字化時代用戶消費行為和業務形態不斷變遷,如果銀行不積極應對,到2025年,五大零售業務(消費金融、按揭貸款、中小企業貸款、零售支付、財富管理)中10%—40%的收入將面臨威脅,20%—60%的利潤將消失。
我們需要二次創業,數字化轉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轉型快則搶占先機和客戶,轉型慢則逐漸被淘汰。國際領先的外資銀行平均每年投入稅前利潤的17%—20%用于數字化轉型和創新??梢钥闯?,數字化轉型不是趕時髦,而是事關發展的關鍵戰略,勢在必行。
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挑戰
數字化轉型不是某個局部的治理,而是全面的變革,涉及組織架構、創新文化、基礎技術、業務創新以及投資等領域。數字化轉型不是簡單的將某個業務、某個產品實現數字化,而要建立快速吸收新技術及商業模式、快速自我創新的機制及能力,形成一個優秀的自組織、自創新的生態,并在轉型過程中、持續變革中具備不斷自我進化的能力。
當前長沙銀行已啟動流程變革、大數據能力建設、數字化轉型、敏捷轉型等工作,擺在我們面前的挑戰、困難不小,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是機器商的修煉,就是要造好數據,一切業務數據化。培養用技術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能用技術解決的絕不用人工。在今年流程變革工作和分支行調研中,存在大量的手工處理問題,線上化薄弱問題,流程優化問題,數據整合問題,客戶信息治理問題,都體現了我們機器商的不足,尤其在打造全新商業模式方面創新不夠,能力不足。
二是數字商的修煉,就是要用好數據,一切數據業務化。今年以來,長沙銀行在經營分析、營銷支持、風險控制等領域開展了數字化運營、網點畫像、智能營銷以及實時風險反欺詐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一切數據業務化的道路上,依然存在客戶畫像能力不足,營銷及風控領域數據驅動力度不夠,客戶旅程數字化運營能力不強,客戶體驗可持續管理薄弱,內部精細化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的問題。
三是基礎能力修煉,就是要做好保障。一是敏捷轉型和創新文化的修煉,建立快速響應市場、快速創新的組織架構,中臺賦能前臺需要更多的制度、文化的支撐。這方面我們的敏捷團隊和文化建設剛剛開始,需要不斷完善。二是IT基礎設施和數據整合能力、數據高效處理能力、數據高級分析能力的修煉。長沙銀行在完成新核心系統上線后,在IT基礎設施能力建設上取得了階段性進步,但在大數據能力建設方面還遠遠不能滿足現實需要。
機器商和數字商合起來就是“數字化基因”。管理層文化和思想的“數字化”,這會決定數字化氛圍;企業內部數字化管理和資產數字化,這會決定數字化價值。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基因”轉化,不是傳統IT信息化建設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企業發展戰略和科技能力的融會貫通,在組織血脈中流淌科技能量。
數字化轉型的探索
從數字化程度領先的互聯網巨頭和國內外先進銀行來看,數字化企業有五個標簽:移動化、極致用戶體驗、數據驅動、開放生態、科技創新,這與長沙銀行今年《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中確定的指導思想“移動優先、數字驅動”不謀而合。正是按照這樣的實施策略,我們已經在數字化轉型路上開始著手各方面的工作。
一是轉型啟航。2018年長沙銀行順利完成了“換芯”工程,穩定的核心是長沙銀行數字化轉型邁出的第一步;今年要完成新數據中心建設,異地多活的部署和容災體系將為業務連續性保駕護航,而業務連續性正是客戶體驗的第一要素。
二是敏捷轉型。既然難以預測未來,那么就更應強調“敏捷”,注重“速度”和“靈活性”,要求迭代、探索、不斷加速創新。第一,要建立以產品為中心的敏捷交付方式,改變過去僵化的項目制研發體系。第二,業務與技術融合,成立為業務服務的專屬部落和團隊(目前已經建立了五大技術部落)。第三,建立跨條線和機構的業務敏捷團隊。打造“大平臺、小團隊”,要建立敏捷高效的產品團隊、保障有力的中臺團隊和快速反應的市場團隊。第四,建立數字化管理工具,以數字化看板實現可視化管理,提升總分行、條線間的聯動效率,以業務與技術的融合實現對戰略目標的持續迭代。
三是移動優先+極致體驗。進一步明確新增類業務移動優先,在業務及研發資源上重點保障。從三個層面全面提升客戶極致體驗,首先引入行業先進移動平臺,全面提升移動端在各種復雜環境的可用性,其次針對線上、線下交易流程進行全面評估,優化核心客戶旅程,更加極簡、智能、高效;最后利用數據中臺AI等技術實現客戶實時交易行為分析,想客戶之所想,提升客戶體驗。
四是大數據能力建設。大數據基礎設施能力建設是一切業務數據化的技術保障,從技術能力(大數據計算平臺+AI)、應用能力(面向場景)和數據治理(工具+機制)三個方面進行全面轉型升級,打造雙數據驅動模式,即有面向主題模型的數據分析挖掘,同時具備基于數據湖的數據分析挖掘能力。今年要完成兩個大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一個是大數據智能營銷平臺,另一個是大數據智能風控平臺。
五是開放生態業務創新。著力在智慧校園、智慧醫療、智慧政務等智慧系列建設的基礎上,建立開放銀行平臺。依托長沙銀行優勢資源,在智慧園區等專項領域打造開放生態體系。開放平臺不僅僅是輸出API服務,同時是API整合者、撮合者,聚焦專項領域,將金融、政務、企業管理等各相關行業優秀API服務商進行整合,共同打造一個以開放API為特征的生態圈,為合作伙伴提供一攬子服務。
六是科技創新。金融科技發展迭代速度非???,現階段我們難以做到領先,但我們必須要具備跟蹤能力,快速引入及應用能力,做好跟隨者。在機制上保持與業界領先技術公司戰略合作,采取聯合創新、合伙人、云化服務等多種方式保持對新技術引入,同一技術方向允許多元化競爭應用,具備條件的以金融投資方式共同孵化。同時在科技人才方面,通過在一線城市設置分中心,吸引優秀人才,并將科技創新作為分中心主要目標,做好試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