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冉
【摘要】面對日益增長的專利信息服務的需求,僅僅依靠知識產權機構已經遠遠不夠,迫切需要發展社會機構的服務力量,高校圖書館憑借其資源、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優勢,面向企業開展專利信息服務,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提升服務質量,對于探索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模式和推動地方企業核心技術轉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企業;專利信息服務
高校圖書館不僅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其專業數據庫、服務平臺與人才資源均為企業科研創新提供了有利條件。近年來高校圖書館不斷加強數字化建設,要求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不僅要掌握信息檢索技術,還要有較高的信息素養,能夠高層次、多形式地開展社會化的信息服務,特別是面向企業用戶的信息服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國發〔2017〕4號)中明確:“支持高校圖書館建設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為促進高校創新提供服務,調動高校、科研機構和行業企業共同參與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健全技術轉移應用機制,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建立知識產權運營、科技成果轉化的專門隊伍,形成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保護、應用的有效機制”;同時,《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所確立的知識產權戰略目標中,著重強調要立足于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圖書館應該以此為契機,尋找機會與企業合作,尤其是地方高校和地方企業合作,將信息服務應用到企業內部的技術研發中,高校圖書館面向企業專利信息服務已經成為當前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重要實踐性課題。本文聚焦企業科技創新過程中對專利信息服務的需求,來探討高校圖書館如何利用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和人才資源規范化、系統化地開展專利信息服務,以期提升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水平。
一、高校圖書館面向企業開展專利信息服務的意義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專利的競爭已成為國際間競爭和經濟競爭的一個戰略制高點。在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一系列決策實施背景下,專利信息服務作為知識產權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激發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對提升產業競爭力和創新型國家建設意義重大。企業將更加關注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擁有了核心技術專利,創建自己的知名品牌,將更多的專利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就相當于把企業發展的命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當前,高校圖書館正處于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期,作為高校從事信息分析與咨詢服務的專業機構,利用圖書館的資源為企業開展專利信息服務,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需求,是學校發展和雙一流建設的需要,也是科研成果與社會需求相對接的需要,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二、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內容
目前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內容主要以專利檢索、專利分析、專利培訓為主,面向企業開展專利信息服務主要圍繞當前企業科技創新過程中的實際需要展開,企業在項目立項、決策的起始階段尤其重要,正確的選題和決策是成功的一半,通過專利信息檢索對現有技術的判斷,對產品市場前景的推測都涉及到專利檢索、專利查新、專利戰略研究等服務,通過相關技術領域的專利數據分析,展現相關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發展態勢,總結主要技術分支的專利分布情況,深入重要技術點探索技術演進和研發熱點,幫助企業提高研發起點、分析技術發展趨勢、調整技術研發方向、推動專利成果轉化。
(一)提供專利信息檢索服務。專利檢索是根據一項或數項特征,從大量的專利文獻或專利數據庫中搜索符合特定要求的信息過程。在檢索前要先確定分析樣本的數據庫,采取專題數據庫和全庫結合的方式進行數據采集,制定檢索結構,借助關鍵詞與分類號相結合進行分塊檢索,形成多個數據池,再針對各個數據池通過某一申請人來檢查“查準率”,之后進行數據池合并,最后將檢索的數據根據專利分類號、關鍵詞進行文獻標引,主要標引技術構成、技術需求、法律狀態等項。作為專利申請重要的一步,專利檢索旨在評估專利授權的可能性,通過檢索專利分析了解技術方案是否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了解技術布局和技術空白,通過科技研發,掌握行業核心專利技術,增強競爭力。
(二)開展專利信息分析服務。1.專利申請趨勢分析。從專利信息中的專利分類、申請人、發明人中提取有用的、有意義的信息。具體包括歷年專利申請總量發展態勢、專利類型及法律狀態、專利申請人的結構、主要專利申請人、發明人專利趨勢分析。其中,主要發明人的專利技術是本行業最需要關注的技術。重點關注這些發明人的研發動向,以間接獲得其所在企業的技術研發重點和方向,也可以根據自身的專利戰略和研發方向,在合適的時機與這些發明人進行研發合作,以彌補自身研發創新能力的缺陷。2.重要專利申請技術分析。具體包括專利申請的國際專利分類(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IPC)分布和不同技術分支在專利申請中的分布,綜合考慮技術主題、法律狀態、授權時間以及技術應用和市場前景等因素,根據其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征,了解某項技術的分支構成以及其分支下的專利數量,深入重要技術點探索技術演進和研發熱點,提示申請人可以調整技術發展方向,增強對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投入,提高核心競爭力,以先進的技術引領生產。3.數據應用階段。從專利技術發展、專利保護策略的制定、品牌建設等方面,制定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根據專利數據分析并結合企業的具體發展前景,總結專利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策略,從專利技術視角探索企業深化發展和產業升級的問題,對政府、行業制定調整產業發展政策提供技術數據支持以及提高企業在自主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方面發揮有益作用。
三、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策略
(一)建立專門機構,規范開展服務。隨著《高校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的正式生效實施,許多高校已率先成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中心都掛靠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在服務學校學科和科研的同時,面向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需要獲得相關領導的重視和相關資源的配套。專利信息服務是圖書館學科服務的重要部分,知識產權信息中心需要培養一支精通專利信息檢索和分析的團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專利管理制度,完善服務業務體系,針對用戶系統、完整和持續地開展服務;同時,也要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制定健全的績效激勵和服務保障機制,在立項、資金等方面提供針對性的支持,保障各項服務順利開展。
(二)加大宣傳力度,形成服務品牌。高校圖書館對其開展的專利信息服務的宣傳力度不夠,企業往往在社會上尋找知識產權咨詢服務機構,對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認可度較低。結合“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的活動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專利服務宣傳活動,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宣傳活動,并承擔高校知識產權信息相關培訓與會議。與本校熟悉專利知識的教師、知識產權局的專利負責人和專利代理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系,邀請他們作為主講人,主動和企業知識產權部門聯系,把自身的資源優勢和服務能力介紹給企業,針對企業存在的知識產權問題進行答疑,了解企業的信息需求,為專利實施提供便利。
(三)尋找多方合作,組建服務平臺。專利信息服務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對人才隊伍要求很高,要求館員不僅要有相關的法律知識,還要具備信息檢索分析能力,以及專利分析課題研究和項目管理經驗。目前,高校圖書館復合型人才較少,這就需要加強和社會其他知識產權機構相互合作,加強各部門的溝通和銜接,組建服務平臺,提高自身的服務能力。建議單位的管理層、研發人員、知識產權專職人員通過組織開展案例研討、業務輔導等交流活動,開展不同層級、不同目標的知識產權業務培訓,強化成員單位的知識產權創造理念,重視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引導有發展前景的企業與專利申請量較大的高校和科研機構接洽合作,并在現有基礎上進行科技研發,提出更多高質量的專利申請,提高專利的市場轉化率及市場競爭力。
(四)加強業務培訓和人才培養,提升服務能力。從事專利信息分析工作對館員最基本的要求是具備相當的學科理解能力、信息分析檢索技能。一方面,可從具有相應學科背景的復合型館員當中選拔人才,組建專利信息服務團隊,并針對性為他們提供培訓或進修機會;另一方面,把企業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發人員引進高校,他們畢竟在研發的一線,了解自身企業所在的產業位置、技術特長以及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惑,根據企業的需求開展專利信息分析工作,在增進高校和企業雙方合作基礎上幫助彼此搭建一個更好的平臺,建立長效溝通聯絡機制,培養一批專利信息高端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為當地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持續性的專利信息服務。
四、結語
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推動下,高校圖書館建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面向地方企業開展專利信息服務,不僅是圖書館探索學科服務的發展方向,也是圖書館服務轉型的重要方向。針對企業技術創新的不同階段對專利信息服務的需求,高校圖書館在專利信息服務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應彌補不足,全面系統地、專業多層次地面向企業開展服務,將從挖掘信息資源、組建專業隊伍、對接學校和區域發展方向等方面不斷提升完善,把學科服務嵌入企業的科研團隊,拓展專利信息模式,鼓勵企業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途徑,將現有的專利成果充分發揮作用,完善專利的評估和轉讓體系,促進專利技術的轉讓和有效轉化,將更多的專利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推動國家創新驅動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國發〔2017〕4號.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2]張善杰.產業技術創新需求下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策略[J].圖書情報工作,2017(21):64-70.
[3]楊木容.面向科技創新的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平臺建設[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8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