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平 楊海艷

摘 ?要:通過近些年來對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的研究發現,目前,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的整體水平出現區域化發展不平衡的現象,為了使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的整體發展水平呈現均衡發展,該研究整合了有效提升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發展的資源,構建了跳繩項目資源的發展框架,希望通過該研究能夠切實有效地提升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的整體水平,使其朝著可持續、均衡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整合資源 ?有效提升 ?福建高校 ?跳繩水平
中圖分類號:G898.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c)-0182-02
福建省高校開展跳繩運動始于2010年,2010年福建省第十四屆大學生運動會把跳繩項目列為此次比賽項目,當時福建省是國內第一個將跳繩項目納入到省大學生運動會中來的省份。自此,跳繩項目在福建省高校中開展起來。2010年至今福建省高校跳繩已經發展了近10年,從這10年的發展歷程來看,福建省高校跳繩的總體水平并沒有強勁的發展勢頭,與全國高校整體水平相比,技術水平偏低,發展不均衡。隨著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接管跳繩項目以來,跳繩項目在全國大中小學不斷普及發展起來,短短幾年的普及與推廣,國內跳繩總體水平已經位居世界前列。現在每年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都在不同城市舉辦全國跳繩聯賽和全國跳繩錦標賽,福建省高校的參賽隊伍屈指可數。縱觀福建省大學生運動會,雖然從2010年開始至今連續舉辦了3屆,但是4年一屆的大運會,要想在周期這么長的比賽中把該項目水平提升上來,相對比較難。一個體育項目的發展不經歷比賽交流環節是很難有大的技術提升的。要想提升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的整體水平,只有各高校對跳繩項目給予足夠的重視,注重跳繩項目在本校的長遠發展,切實了解跳繩項目的運動價值,保證跳繩項目發展資源的合理配備,制定跳繩項目的發展規劃和合理的比賽周期,定期學習培訓,才能有質的提高。
1 ?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發展現狀
1.1 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開展現狀
通過課題組成員搜集整理的關于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的開展情況的文獻外,課題組成員還利用福建省第十六屆運動會跳繩比賽之機對參賽的隊伍分地域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實地調研。將文獻資料和實地調研的數據綜合起來發現:其中調研的13所本科高校都有開設跳繩項目,大多是以協會的形式開展的,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的只有4所,以選項課開設的有1所;調研的15所高職高專院校只有4所開設跳繩課,多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的[1-2]。總之,目前福建省大部分高校對跳繩這項運動的運動價值了解得不夠,也是導致跳繩運動作為體育課形式開展的學校不多的原因,參與人群少、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普及度不高、優秀的教練員少、這些因素是導致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普及不起來和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1.2 福建省高校跳繩競賽現狀
自從福建省高校舉辦跳繩比賽以來,筆者一直很關注福建省跳繩項目的發展和項目水平,也一直在進行跳繩項目的推廣和普及工作。從2010年舉辦第十四屆大學生運動會跳繩項目以來,福建省已經成功舉辦了3屆大學生運動會跳繩比賽,從歷屆參賽的人數來看,在逐年下降。參賽情況如表1。
從表1不難發現:福建省3屆大學生運動會跳繩比賽的參賽人數,從教練員、運動員到參賽隊伍的總數都在逐年減少。2014年相比2010年參賽人數減少是因為組委會在2010年跳繩項目的基礎上調整并削減了部分參賽項目,由2010年的13個大項調整為2014年的9個項目,但是2018年相比2014年項目設置沒有變化,參賽人數還是急劇下降,這充分說明福建省大運會跳繩項目的參與度與福建省各個高校跳繩項目的開展情況、項目普及度、教練員水平、校領導的重視程度等是有直接關系的。實踐證明:3屆大運會成績相對較好的高校每一屆大運會差不多都有參加。3屆大運會的裁判員人數波動不大,但是有所增加。賽事籌備方面,組委會在賽前做了充足的準備,先進科技設備的引、繩具的配備保障,保障了比賽的順利進行,但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1.3 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系統開展跳繩項目的高校較少,開設內容單一,趣味性不夠,總統水平和普及度不高,優秀的教練員和裁判員緊缺,各高校領導不夠重視,忽視跳繩項目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巨大利用價值,絕大部分高校缺少長期的項目發展規劃。大運會跳繩項目少而單一,賽事宣傳力度不夠,頒獎形式不夠完善。另外,福建省高校走出去參賽交流的機會少。據調研得知目前福建省高校中只有5所高校參加過全國跳繩比賽,其中有廈門大學、福州大學、閩江學院、廈門理工學院、福建工程學院,這5所高校都在福建省大學生運動會上有過不俗的表現,不難推測,項目的成績和學院領導的重視程度是有著直接關聯的,同時這幾所學校都有充足的項目經費支持。總之,福建省各高校的跳繩水平要想縮小差距,必須先挖掘項目的特點和價值,增強跳繩項目的參與度,各高校間要不斷加強學習和交流,提高技術水平。
2 ?整合有利于福建省跳繩項目發展的資源
2.1 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發展資源的界定
該課題將跳繩項目發展所需要的主要資源分為外環境資源和內環境資源,該研究所闡述的外環境資源是指間接作用于跳繩項目的主要因素所形成的資源環境。主要是指項目發展政策、經濟水平、傳播媒介、體育體制、項目管理者、項目管理水平、項目體育意識、各級領導對項目的重視度。內環境資源是指直接作用于項目本身的因素所形成的資源環境,包括直接參與運動的所有相關人的技術水平,這里包括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科研人員的水平、場地設施,繩具,項目本身的鍛煉價值,項目水平、項目經濟效益、項目參與人群及比賽情況。
2.2 整合構建福建省跳繩項目發展的資源框架
通過對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發展資源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該課題結合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發展現狀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構建了有效提升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的資源框架,進而有效提升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的整體發展水平,持續良好的發展態勢。表2是經過課題組成員反復研討制定出的影響跳繩項目發展的主要資源因素。內、外環境資源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其中影響跳繩項目發展的主要資源是人力資源、經濟資源和科技資源,這里的人力資源是指高校跳繩項目的直接參與——教練員、運動員、裁判員。經濟資源包括項目發展的經費投入和項目自身的經濟收益,是跳繩項目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科技力量是當今時代任何體育項目發展的重要輔力,目前科技在跳繩項目上多作用于跳繩器械、跳繩裝備和跳繩裁判手段上,跳繩水平的提高離不開人力、經濟和科技。在如今體育產業迅猛發展的利好時代,應該認真開發跳繩項目的健身價值和趣味性,挖掘項目自身的造血功能,注重花樣跳繩的人文價值,開發花樣跳繩這一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運動項目,探索古代跳繩與現代花樣跳繩的淵源關系,加大花樣跳繩的普及和推廣力度,不斷進行學習、借鑒、創新[3]。同時花樣跳繩對于大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很大幫助。跳繩運動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鍛煉價值,有很多學者也做了大量實驗研究,經實驗研究證明,跳繩運動對青少年的心肌功能和肺功能有良好的影響[4]。跳繩項目的外環境資源決定著項目發展的宏觀方向,其中項目政策、媒介宣傳、項目管理決定著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的程度和規模,不可或缺。各高校必須根據校情,將這些因素有機融合,不斷提升技術,突出項目特色,創新發展,才能提高學校跳繩項目的水平,進而有效提升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的整體水平。
希望該課題的研究對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的總體發展水平的提升有所幫助,讓我們共同努力將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的整體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營造一個良性的發展環境,深入探索項目特點,不斷探索和挖掘項目價值,善于利用框架外的社會資源,利用現代科技力量融合項目的發展,有效整合省內一切有利于跳繩項目發展的資源,提升福建省高校跳繩項目的整體水平,最終讓跳繩運動為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 李小芳.福州市大學城普通高校跳繩課程開展的現狀調查與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7.
[2] 黃明禮.福建省高職院校跳繩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6.
[3] 吳瓊,張鯤.論花樣跳繩運動的人文價值[J].四川體育科學,2015,4(2):4-6.
[4] 張永茂.跳繩運動對青少年心肺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