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淑一 孫秀芬 李艷 蘭海燕
摘 要:對外宣翻譯的基本概念和特點進行分析,以“一帶一路”戰略方針為導向,提出承德市國家化旅游外宣翻譯原則和具體策略,以期為承德市旅游產業、國家外宣翻譯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利參考。
關鍵詞:“一帶一路”;承德;國家化旅游;外宣翻譯
基金項目:2019年度承德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立項通知書”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承德旅游外宣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193021)。
承德市位于我國河北省東北部地區,是聯通東北與華北兩片區域的重要樞紐性城市,南部與西南部分別接壤天津和北京兩個直轄市,是京津冀經濟共同體的關鍵組成部分。承德市旅游產業發展穩定,1998年被中國國家旅游總局列入國家級優秀旅游城市,具有紫塞明珠等美稱。承德市旅游資源豐富充盈得天獨厚,不僅有著一系列的世界之最,更有享譽全球的“天下第一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全球體積最大的佛教木質雕像“千手觀音”以及金山嶺長城、外八廟等世界級著名景點景區。在以黨中央國務院為核心“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承德旅游產業以打造多邊合作共贏的新時期國家化關系為目標,不斷向國家化、世界化發展。
1 外宣翻譯概述
1.1 外宣翻譯基本概念
現代宣傳具有兩種不同形式,即內宣和外宣。內宣指的是內部宣傳,其對象為國家內部省份、直轄市以及國家管轄范圍內的全體對象,外宣的對象則是國際社會,目的在于向除中國以外的國家宣傳國家政策立場、基本情況等。簡而言之,外宣針對的是其他國家的受眾群體,這也是外宣工作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內宣和外宣均是現代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本部分,從馬克思主義角度審視二者,其為顯著的辯證統一關系,二者的獨立性和影響性是相對也相互的。其一,外宣需要借助不同國家的語言和文化,進行外宣工作必須做到有效跨越二者間的文化紅狗。其二,內宣和外宣的受眾群體差異化較大,兩者在風俗習慣、談話方式、思維理念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極大差別。因此,外宣的難度相對于內宣要更高。
為全方位、深層次理解外宣的基本概念和含義,本文以最為普遍的英文外宣翻譯為例。首先,《國家科技翻譯總覽》將“外宣”一詞翻譯為“foreign propaganda”。然而,在英語國家文化系統中,“propaganda”具有明顯的貶義色彩,而“foreign”一詞的對外彰顯性又過高,因此該翻譯并不可取。其次,首都師范大學英語系教授張洋女士發表論文《外宣翻譯原本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增減》,該文章將“外宣”一詞翻譯為“External publicity”。“External”一詞雖然外在敲定性適中,但是并不能將外宣對象的特殊性展示出來。與此同時,類似上述情況,對“外宣”一詞翻譯有誤的現象較多。那么“外宣”究竟應該翻譯成什么?現階段,學術界仍然沒有一個較為統一的答案。本文所指的外宣翻譯主要源自學術界支持率較多的“Translation for global connunication”。
1.2 外宣翻譯的特點
翻譯的功能是將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性文化代溝予以補充。上世紀法國著名翻譯學家提爾克斯米爾認為翻譯核心在于不改變語文含義。因此,外宣翻譯不僅需要確保對外的宣傳效果,還需要彌補二者間的文化代溝,以外國受眾群體為核心,將實現跨文化交流為目的,全面滿足聽者、讀者需求。具體而言,外宣翻譯是一項針對于外國受眾群體,以聽者、讀者認可程度和理解幅度優劣影響翻譯效果的文化傳播行為,在翻譯效果方面的著重強調,彰顯了其與常規翻譯不同的特點,需要文化外輸為目標,根據國外受眾群體的不同興趣、需求、習慣,對具體外宣形式、內容進行適當調整,盡量使用短小精悍的語言實現最佳效果。
2 “一帶一路”承德國際化旅游外宣翻譯發展建議
“一帶一路”國際化背景對外宣翻譯工作提出全新要求,為有效改善承德旅游行業外宣翻譯質量,有效實現與外國受眾群體的文化交流,切實滿足聽者、讀者的實際需求,大力推進承德市旅游產業和其他行業的發展。筆者深入承德市各旅游景區進行實地考察,根據外宣翻譯基本現狀提出改善建議。
2.1 “一帶一路”承德國際化旅游外宣翻譯原則
2.1.1 以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承德特色文化為方向
從第一個朝代商朝至今,我國歷經了四千余年的歷史變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同時,承德市以其眾多的旅游資源不斷吸引著大批量的國外游客,此類群體對于我國歷史、承德特色文化等方面極為向往,但由于思維方式、生活習慣、語言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異,所以在進行外宣翻譯的過程中必須最大幅度的保留這些文化特征。
2.1.2 以國外游客心理因素為切入點
現代旅游不但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同時更是融合了休閑、體育、娛樂、文化于一體的全新放松形式,一個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景點能夠和旅游者達到心靈上的共鳴,為其帶來震撼、舒適以及回味無窮的感受。由此可見,在向外國旅游者宣傳祖國文化、承德特色文化的過程中,不可只向外部傳輸信息,而不考慮外國游客的接受水平。年齡、性別、文化、學歷、職業不同的人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進行外宣翻譯時必須充分綜合不同游客的特殊屬性,在有效滿足他們文化需求的基礎上,順應其接受水平,使外國人切實對中國文化形成理解,融入到承德之行的美好時光中。
2.2 “一帶一路”承德國際化旅游外宣翻譯策略
2.2.1 文本翻譯
承德市旅游官方網站和宣傳手冊中高質量的外宣翻譯,不僅要全面滿足不同游客的文化需求和心理需求,還要滿足基本的功能性需求,有效推動承德旅游的國際化發展。在翻譯的過程中,充分考慮歐美國家語言習慣和思維方式。以承德市旅游官網關于承德避暑山莊的外宣翻譯為例子。
官方翻譯:Summer resort, also known as "rehe tour palace", "chengde leave palace." It began to build in the 42nd year of kangxi (1703) and finally completed in the 57th year of qianlong (1792), lasting 89 years. Several emperors from the early and middle qing dynasties came here almost every year to spend the summer and deal with government affairs, usually coming in the fourth and may of the lunar calendar and returning to Beijing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The summer resort actually became the second political center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whole villa covers an area of 5.64 million square meters. The vill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palace area and garden scenic area. The palace area is composed of four groups of buildings: zhenggong, songhezhai, wanyi songfeng and donggong. Yuan scenic area is divided into mountain area, lake area, plain area three parts.
維基百科關于承德避暑山莊的介紹:The summer resort was built in 1703 and took 89 years to build after the qing dynasties of kangxi, yongzheng and qianlong. The scenic spot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lake area, plain area and mountain area. The original are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shanzhuang, covering an area of 607,000 square meters. The plain is mainly patches of grass and trees. It is divided into western grassland and eastern woodland.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mountain villa, the mountain area of 4.435 million square meters. The relative height difference is 180 meters.
由此可見,美國維基百科中有關承德避暑山莊的介紹和官方外宣翻譯差別較大,西方國家思維方式和談話方式更加傾向于開門見山,先將地理、歷史、環境、組成部分等重要因素交代清除。而我國語言文化則是先利用多個角度對主要內容進行鋪墊,待鋪墊完成后再進入正題。因此,為符合外國游客群體的語言習慣,在外宣翻譯時可以常識使用開門見山的翻譯方式。
2.2.2 旅游表示翻譯
2018年國家文化部下發《公共服務行業英語翻譯規范》,該規范標準是我國第一個有關英語境內翻譯的國家標準,其功能性能夠較強,但是對于旅游風景區特別是極具地方文化特點、人文風俗習慣的景點標識語,還是需要更加專業的機構和專項部門對其進行系統化規范。例如,百度百科中對金山嶺長城的翻譯為“Jinshanling the Great Wall ”,其英文翻譯有待商議,“Jinshanling the Great Wall”雖然能夠體現出長城因素,但是對于金山嶺的翻譯仍然停留在簡單的音譯,無法實現文化層面和內涵層面的彰顯,因此,可將“Jinshanling the Great Wall改為“golden mountain ridge”。
除此之外,關于承德市的其他著名景點,同樣可以采取上述意譯翻譯的方式,彌補外國游客群體對景點名字的難以理解現象。如,雙塔山可以翻譯為“double tower mountain”,九龍松翻譯為“nine dragon pine tree”、朝陽洞“The cave to the sun”、九龍潭“nine dragon lake”等。
3 結語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背景下,承德市旅游產業不僅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同時也為外宣翻譯工作帶來巨大挑戰。相關翻譯工作者需要充分結合外國游客文化需求、思維方式、語言方式、心理特點等多個方面,制定一條能夠有效滿足外國游客實際需求的外宣翻譯策略。
參考文獻
[1]袁卓喜.現代修辭視角下的外宣翻譯——基于西方勸說機制理論的思考[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36(01):91-95.
[2]徐建國.外宣翻譯的名與實——20世紀90年代以后研究述評[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93-96.
[3]黃梨.外宣翻譯研究十年綜述(2004-2013)[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9):94-97.
[4]曾劍平,陳琳.外宣翻譯的特點及原則[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01):51-59.
作者簡介
米淑一(1975-),女,河北省灤平縣,碩士,河北旅游職業學院英語部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語言學,工商管理、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