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萬波 韓煉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現狀,并提出加強高職學生素質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高職學生;素質教育
目前高職大專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表現出來的職業素質越來越遭到用人企業詬病。不敬業,心理脆弱,競爭力差等特性圍繞著當代的高職大專學生,這也映射出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淺析了高職學生素質教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探索出提高高職學生素質教育的路徑,為培養出行業認可的學生做鋪墊。
1 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1)思想上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社會價值觀,責任心不強。高職學生的思想活躍,求知欲強但生活沒有明確的目標,做事情缺乏一種韌性和毅力。從我校高職學生來看,他們有相當一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沒受過苦、沒經歷過挫折,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所以不少人嬌氣十足。歸結起來講,從其整體的思想道德素質方面看,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在較大的偏頗、缺陷,需要我們加以正確的培養和引導。
2)文化基礎較差,缺乏積極的學習態度。從我校錄取的高職學生的成績看,有的學生高考總分200多分,而數學,英語成績30多分。進入高職院校后,面對新的學習課程,尤其是《高等數學》、《大學英語》等與中學基礎密切相關的公共課程,由于其基礎本身就較差,因此很難掌握和理解所學的知識,高職學生在新的學習過程中所碰到的困難比中學時的學習困難更大,而學生對此又往往缺乏艱苦學習、奮力拼搏的進取精神,上課不認真,玩手機、看視頻、通宵上網,賭博等違反紀律的現象時有發生。“無所謂”的心態往往也成了絕大部分高職學生共同選擇逃避大學生活的方法。
3)自身缺乏一套完整的學習機制。高職學生缺乏一套完整的學習機制,無論是文化理論學習還是專業技能學習。高職學生習慣于老師的知識灌輸,而并非自我學習總結。對于一個知識點,或者一個任務,不能利用各方面的信息加以分析與解決,尤其是對于網絡信息的利用非常缺乏,而且對網絡信息的甄別更是難上加難。
4)心理素質較差,承受能力不強,依賴性強,自制力差,情緒波動大,自信心差。(1)心理素質較差。面對老師的批評,初入社會遇到的小挫折,往往不能正確面對,出現報復,自殺等不良心理疾病。(2)缺乏自我管理能力。高職學生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在家靠父母,在校聽從老師,形成了一種較強的依賴性,同時生活自理能力較差,衣服不會洗,吃不慣學校的飯菜,他們一旦離開親人進入大學,往往會感到茫然,無所適從。(3)缺乏情緒控制能力。自卑、抑郁、焦慮等消極情緒較濃,經常為了一件小事和同學大打出手。(4)自信心不足。總覺得自己文化基礎差,考試不及格,干什么事情都不行,高考也是失敗者,最后慢慢變的沉默寡言,對什么事情都漠不關心。
2 加強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途徑和方法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聯系實際,多講解身邊的實例或者開展各種思想教育活動,切實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輔導員利用德育課、班會課,切切實實對高職學生開展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同時開展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以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通過這些教育樹立起高職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1]。具體做法包括課堂觀看大國工匠、中國夢等震撼人心的視頻,如圖1所示。
2)引入企業培養員工體制,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引入企業培養員工體制,完善班級的干部培養體制,挖掘出一批“綜合技能標兵”、“優秀學習標兵”、“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等先進積極分子,帶動其余學生逐漸進步,同時劃分“責任田”,把班級日常事務劃分成“責任田”,每塊“責任田”有相關的學生團隊負責,該團隊中每個成員榮辱與共,這也培養了學生們團隊合作的精神。
3)切實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完善自身的學習體系。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工作中的難點,這需要老師慢慢耐心引導,從一個知識點,一個實際任務的教學中,提煉出方法,然后學生從學習各種方法的過程中,慢慢的培養起自學的能力。學生對于一個問題,可以從各種不同的渠道,比如書籍,網路信息或者自我實踐等方式找到解決的方法。當然這個過程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通過這個漫長的過程,學生逐漸建立起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體系,這對于學生以后工作中獨立解決問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專業素質拓展活動。為讓高職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在平時的教育中,我們更應該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通過課堂教學、實際操作和各類的學科競賽,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為他們能更好地適應以后的工作需要奠定扎實的基礎。比如:機械數控專業的學生,可開展數控機械設計大賽;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可參加計算機軟件程序設計大賽等等,同時還要堅持專業老師深入班級活動,介紹相關專業前沿知識,開闊學生眼界。通過這些專業素質拓展活動的開展,對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延伸和實踐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我院學生積極參加四川省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并獲取三等獎,極大的增強了學生自信心,同時也能帶動其他同學進步,如圖2所示。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的核心表現在兩個方面:知識的培養和素質的培養[2]。這兩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統一的,即知識的培養,是素質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素質教育體現在對學生人格的塑造,。從目前來看,基礎教育中素質教育的時效性還比較低。因此,我們應該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合理調整工作中的重點,大力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同學們的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的能力,依托學院、學生會、輔導員、專業導師等,讓同學們的素質教育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曾劍.淺議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現狀及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4):24-26.
[2]張北平.淺議素質教育[J].蘭州學刊,2003(5):10-12.
作者簡介
羅萬波(1982-),四川省蒼溪縣人,樂山職業技術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通信與交通工程。
韓煉,四川省樂山市人,樂山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機械設計與制造、自動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