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三峽電力職業學院為例,介紹了如何創新技能名師工作室建設模式的經驗,即以校企協同創新為抓手,建立技能名師工作室校企共建機制,構建校企利益共同體,破解技能傳承難點,將工作室建成技能精英成長的孵化器。
關鍵詞:創新;校企共建;技能名師工作室
技能名師工作室是發揮高技能領軍人才在傳技帶徒、技能攻關、技藝傳承、技能推廣等方面用的重要平臺,是推動技能名師實踐經驗及技術技能創新成果加速傳承、推廣應用的重要載體,更是高技能人才孕育的孵化器。在科技創新驅動及“中國制造2025”戰略下,依托技能名師工作室開展技術技能創新、孕育技能精英、培育技能型師資、加強同業技能交流等活動,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精尖人才的重要平臺。
長期以來,三峽電力職業學院始終堅持校企合作辦學制度,在校企共育技能型人才方面開展了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等多種形式的深入探索,闖出了“企業、學院、社會”三位一體技能名師工作室建設之路,形成“校企融合、技能引領、服務社會”技能名師工作室建設模式,經過多年的建設與實踐,培養了近百名技能型學科領軍人才,為企業培養了近千名技師和高級技師。
1 強化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措施有力,構建校企利益共同體
校企協同創新是企業和高職院校相互開放、深度合作和資源共享,實現校企共育技能型人才,協同技術創新的核心。三峽電力職業學院在技能名師工作室建設中緊緊抓住校企共建點,充分發揮“校企融合、技能引領、服務社會”三位一體技能名師工作室建設“傳承”“推廣”和“創新”作用,以校企共建技能名師工作室、技能工作站為抓手,建立企業技能名師、學院教學名師、學院技能名師組成的教師團隊,構建了資金共投、機制共建、資源共享、人才共育、項目共研、技能共拓、成果共推、多方共贏的工作室建設機制,將工作室打造成為技能精英成長的孵化器
1.1 建立資金共投、機制共建機制
政府、企業、學院見證簽訂校企雙方共建技能名師工作室協議,共同投入工作室建設資金,建立兩類資金:一類是運行資金,保障工作室日常運行所需資金;一類是專項資金,用于校企雙方共同開展的技術攻關、課題研究所需資金。同時,制定資金管理制度、績效考核制度、運行保障制度、資源共享制度等,實施產教融合策略,從制度和資金兩個層面確保工作室運行。
1.2 建立資源共享、人才共育機制
構建校企各類資源(客戶、信息、設備、人力等)共享機制,校企共同開展現代學徒制技能人才培養研究實踐。以技能名師工作室、技能名師工作站兩個平臺為紐帶,實施高技能人才校企共育。學院師生通過企業技能名師工作站開展學院師生工學結合、競賽訓練、企業實踐等。企業骨干通過學院技能名師工作室開展技能訓練、技能研修、技術提升等。
1.3 建立項目共研、技能共拓機制
校企互相滲透,以項目開發、課題研究、技術創新、技術攻關等為抓手,建立校企共同技術成果轉化,進行教學資源開發、實訓基地建設、新技術應用等,有效幫助學院師生、企業骨干技術成長、技能沉淀,對于技能開發、技能拓展起到積極推進作用。
2 抓住校企共建核心問題,有效采取應對措施,解決瓶頸問題
2.1 解決校企共建主要問題
1)解決校企合作共育骨干教師隊伍抓手問題。實施校企共建技能名師工作室、技能工作站管理體制,明確主體責任,構建運行機制,實現校企一體育師,打造“一體化”骨干教師隊伍。2)解決校企合作服務教學途徑問題。建立“六對接”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校企雙師共育技能人才、校企一體打造技能精英策略。3)解決校企合作服務教學保障問題。建立校企共建委員會,制定資金管理制度,簽訂協議保障資金使用,企業在學院建立現代學徒制特色實訓室,將企業元素引入實訓室場景。4)解決校企合作專業建設特色問題。構建了“雙融通、四合一”工學特色人才培養模式,融“工學一體”,凸顯“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導向一體化。
2.2 實施校企共建主要措施
1)建立項目共研、師資共育機制。以項目開發、技術革新、課題研究等為抓手,充分發揮技能名師工作室資源庫作用,實行校企雙導師制度,在企業鍛煉在學院修煉,提升骨干教師專業與技能水平。2)建立產教對接、人才共育機制。以產教融合為抓手,校企共同參與,共同開展培養方案制訂、課程標準開發、教學模式改革、評價方法改革等,縮短與企業崗位距離,提高教學針對性和有效性。3)建立資源共享、校企聯動機制。以兩個平臺為紐帶,利用技能工作站開展工學結合、競賽訓練、企業實踐等,利用大師工作室開展技能訓練、創新活動、興趣小組等,讓學生走進企業、體驗工作、融入社會,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破解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頑疾。4)建立資金共投、平臺共建機制。推進共建機制建設,建立資金運行保障體系,企業在學院建立現代學徒制特色的項目實訓室,共建企業情景式教學實訓環境,并實施融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于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5)建立工學特色、能力本位目標。建立以職業標準為依據、工作任務為導向、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的一體化教學課程體系,實現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融通合一、能力培養與工作崗位對接合一、實習實訓與頂崗工作學做合一,實施“項目引領、任務驅動”一體化教學,實現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率和學生素質目標。
3 以新理念引領工作室創新發展,促進共建機制重點突破
3.1 工作室建設理念創新
充分結合職業院校辦學特點、內在需求和服務職能,改變觀念、大膽創新。注重校企合作成果服務教學的途徑研究與實踐,創新以校企融合為主線,技能引領為抓手,服務社會為宗旨的工作室建設理念,并在建設中強化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
3.2 工作室建設機制創新
1)校企雙方在學院共建技能名師工作室,在企業共建技能工作站。通過兩個平臺為紐帶,實施校企一體育生育師機制,充分發揮企業大師、學院大師工作室資源庫作用,實現企業、學院資源共享,實行校企雙導師制度,為學科領軍人才和技能精英的孕育培養提供良好條件,成為技能精英成長孵化器。2)校企雙方在共建工作室資金共投、機制共建上有所突破,建立了資金運行保障體系。企業支持學院建立現代學徒制特色實訓室,將企業元素有效引入實訓室場景,實現工作室建設成果反哺教學能力。3)校企合作推進專業與課程建設步伐,構建“雙融通、四合一”工學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和融“工學一體”凸顯“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導向一體化課程體系,在專業建設內涵上獲得突破。4)校企項目共研、技能共拓機制有突破。通過項目協議組建技術團隊,校企互相滲透,參與項目開發、課題研究、技術創新,校企共同技術成果轉化,進行教學資源開發、實訓基地建設等,校企合作深度不斷拓展。
4 結語
技能名師工作室校企共建模式必須具備共建項目、共建機制和共建資金等條件。高職院校要發揮高技能人才培養集聚的優勢,肩負起大批量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責任。企業能夠為共建的技能名師工作室提供相應的技術資金以及場所設備支持等必要條件。雙方共同承擔起校企共育的責任,將技能名師工作室建設成為孕育技能精英的搖籃做出貢獻。
作者簡介
周皓(1974-),女,湖北宜昌人,三峽電力職業學院電力工程學院教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