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若男 侯東昱
摘 要:童裝行業的飛速發展,產量猛增,童裝設計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童裝設計日益豐富,而拼布藝術為童裝設計創造了新的風格,為現在的童裝企業帶來希望的曙光,為童裝行業的發展貢獻建議,為國內童裝發展到國際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童裝;拼布;藝術;優勢
1 引言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體現出的情況來看,我國16歲以下兒童已達到3億人次,大約占全國人口總額的1/4,其中34%是獨生子女。不斷提高的物質生活水平推動了消費的投入,很多家庭兒童的消費呈上升趨勢。2012年童裝市場消費甚至高達到1400億元。“二胎政策”的出臺為童裝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會,家長們對童裝的需求,對服裝質量的要求都愈來愈高。而現實是如今市場上的童裝無論樣式還是面料都差強人意,這樣,如何讓童裝設計能上一個臺階,在符合大眾需求的同時也能正確引導消費者成為了設計師的首要任務[1]。
我國的拼布發展處于初級階段,人們對拼布的概念依然很模糊、不甚了解,拼布的藝術價值和產品也不被大眾人群所接受和許可,甚至依然有人將拼布作為過去資源匱乏時代的節約手段,并且對拼布抱有不贊同的態度,殊不知在當今時代,拼布這一工藝同時擁有了時尚和藝術的標簽,并悄悄走入了人們的生活,我國的拼布發展迅速,這歸功于拼布在我國有良好的歷史積淀和適合大眾的簡單制作工藝,并吸引了眾多投資商,他們看好拼布的共識是:拼布的這種變遷在于拼布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與我們現階段生存狀況相迎合[2]。論文結合拼布藝術在童裝設計中的應用和國內童裝市場的發展,設計思想、設計的基本方法和用在兒童服裝上的應用進行了綜述,主要從文化的角度,對中國的文化內涵的挖掘,以拼布藝術為載體,結合當今社會的思想、藝術的發展趨勢,用拼布藝術做圖案設計以及在童裝中的應用方面著手,將童裝圖案設計進行了進一步細分,設計符合當前審美意識的童裝[3]。
2 拼布藝術概述
拼布藝術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北方地區和古埃及地區,但是最開始是作為防寒工具。后來到了中世紀時期以及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由于物質資源十分匱乏,人們便將零碎的小布頭拼接縫制成床單,衣服,毛毯等生活必需品[4]。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拼布的目的也發生了變化,除了實用以外,還追求拼布的藝術美感,研究拼布藝術在童裝設計中的應用有利于豐富童裝設計的元素和形式,有利于拓展童裝設計風格。
拼布藝術不同于服裝的拼布理念,拼布藝術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拼”上面,通過將不同材料、顏色的布拼縫在一起,使其在色彩、肌理及針法等方面能夠產生混合交織的視覺和觸覺效果。也正是因為拼布這種“混合交織”的基本手法,使服裝效果千變萬化。拼布元素在現代服飾中應用靈活、多變。在童裝設計中得到的體現有很多:個性創意的口袋、面料的自由拼布、色塊組合、款式工藝等。運用拼布手段將不同色彩與材質的面料組合在一起,改變材料固有的風格,以新創意來替換、重組,使組合后形成一種獨樹一幟的感官效果[5]。
3 拼布藝術在童裝設計中的優勢
拼布藝術在兒童服裝設計中可以實現色彩對比顯明,圖案活潑得效果,耐磨性強,與其他兒童服飾相比也具有環保優勢,獨特的立體感,對兒童既具有無化學添加的實用價值,又可以啟發孩子的想象,因而拼布藝術在童裝設計中有著廣闊的設計前景,其優勢如下:
1)起到教育、引導的作用。拼布的圖案主要以兒童喜愛的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動漫卡通形象為題材,設計出各式各樣的造型。這些圖案不僅具有獨特的裝飾性和趣味性,滿足兒童模仿的心理需求,而且有助于幼兒增加知識、了解自然、熱愛自然、發揮益智的作用。拼布的圖案應用在童裝中,還具有立體的效果,能培養兒童的立體概念。當拼布的里面絎縫有彈力棉時,立體、柔軟的觸感更強烈[6]。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感。服裝作為一種媒介,使兒童在發展過程中養成一種美德,并最終影響到他們的行為習慣、愛好、活動和愛好,設計最初就開始于簡單的摹仿[7]。經常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場景,家長給孩子穿上新衣服時,看到好看的圖案時,孩子們總會忍不住的摸一摸并問一些問題。感受圖案帶來的樂趣。當圖案是立體的時候,孩子們會問為什么會立起來?為什么這個圖案和其他的不一樣諸如此類的問題。家長向孩子解釋,其實在孩子心中建立了立體的空間概念,讓孩子清楚事物之間的區別,從而提高對新事物的興趣。
2)實用和裝飾的結合。拼布在美化服裝的同時,還能使服裝的牢固度增加。在幼年期,孩子通常都喜歡摸爬滾打,在關節等部位最易磨損,這樣效果美觀的拼布成為加固兒童服裝關節部位的首選。在關節部位運用拼布,可以加強兒童在使用肘部和膝蓋的過程中容易磨損的漏洞。拼布藝術經濟效益良好,并具有拼湊多彩的色彩效果,增加了孩子的興趣。體現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創造出混搭的風格[7]。
3)環保與健康共存。每到“六·一”兒童節,都有一些報道讓家長感到擔心,那就是超標的甲醛問題在兒童服裝中的殘留。為了使服裝具有良好的抗皺性,抗皺性,色牢度,甲醛整理劑是必不可少的,無論如何后期處理到位,總是在衣服有毒液體殘留,有一些有毒的芳香胺禁止使用彩色版畫,兒童皮膚柔嫩,抵抗力弱,這些有毒的染料很容易通過身體接觸,刺激皮膚和呼吸系統,甚至誘發癌癥。選用各種保健織物所形成的裝飾圖案的藝術拼布,在兒童服裝中,服裝是五顏六色的,而且具有良好的環保性能,有利于兒童的健康[8]。
4 小結
國內在拼布元素方面比較熟悉,這可能是受到國際流行趨勢的影響。但國內拼布在童裝設計上的應用形式傳統單一,因此本文對如何發揮童裝中拼布應用的益智作用做出了如下探討:加強設計童裝中的拼布創新,比如用一些帶有故事情節、人文理論等作為設計元素;選用不同質感的面料,增加孩子對該事物的感受力;造型上可以用立體造型,仿生造型來增加童趣;選用安全性的面料做拼布等。
參考文獻
[1]葉立誠.服飾美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8:12.
[2]劉艷雪.拼布熱浪襲來[J].中國服飾,2011(06):106-107.
[3]李亞玲.圖案在童裝設計中的應用[J].輕工科技,2012,(4):112-112.
[4]張文斌.服裝立體裁剪[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46-47.
[5]柴麗芳.我國嬰兒服裝市場現狀分析[J].化纖與紡織技術,2008(02):45-47.
[6]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
[7]馬建.現代幼兒服裝的趣味性設計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1.
[8]楊瑩.基于益智的嬰幼兒服裝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07.
作者簡介
古若男(1995-),女,回族,河北保定人,研究生在讀,研讀方向:設計藝術學(服裝設計方向)。
通訊作者簡介
侯東昱(1969-),女,漢族,北京市人,研究生,河北科技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副院長,教授,研究方向:服裝設計及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