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和網絡媒體的不斷發展,網絡對報紙的生存和長遠發展既帶來機遇又帶來挑戰。報紙與網絡融合統一,自身也有獨特優勢。報網融合在報紙的各個環節以不同的方式都可以進行。從現狀來看,報網融合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面對不足,報紙要從技術、內容、人才結構、思想觀念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使報紙提高生存競爭力。
關鍵詞:報網融合;機遇和挑戰;主要方式;創新發展
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普及和新興媒介的迅猛崛起,信息傳播的網絡化特征日益明顯,網絡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面對沖擊和挑戰,是自我完善式改良,是革命性變革,還是尋求其他的新路徑是走到岔路口的大眾傳媒所必須做出的選擇。而從目前情況來看,不同形態、不同介質的媒體已經打破固有的邊界,跨越歷史的鴻溝,緊密的和網絡結合在了一起,整個報業越來越深刻的處在報網融合、報網互動的浸潤、滲透和牽引之中。報媒已認識到充分發揮網絡互動性功能,尋求新的傳播技術改變舊的傳播形態,建立新的傳播模式,能夠在新形勢下立足的新形態,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如何結合自身的定位和特點,探索與新型網絡融合,使黨報品牌與網絡強勢成功嫁接、互動創新,有效增強黨報在新媒體生態下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已擺在報媒工作者面前。
1 網絡為報紙帶來機遇和挑戰
作為新技術的代表,網絡媒體在制作、發布新聞的方法、形式、手段等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它具有傳輸迅捷,時效性強;多媒體化,集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符號系統于一體;互動性強,信息海量;數字存儲,容易檢索;全息性,高速度等特點。所以越來越多的媒體認為互聯網為報紙開辟了新的“淘金空間”,促進了報紙質量提升和傳播形態完善。然而在真正意義上,網絡對報紙的發展壯大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它的發展既給報紙帶來了機遇又提出了挑戰。
1.1 面臨的機遇
1)有利于增強報紙和受眾的互動,培養網絡讀者,擴大報紙的市場覆蓋面,提高傳播效能。傳統報紙與讀者缺乏雙向交流,讀者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只能通過讀者來信、讀者調查問卷等形式才能反饋到報社,缺乏雙向互動。現在,網站信息不僅可供網民閱讀、收聽、收看,還可供檢索、存儲、下載、剪輯和轉發,使受眾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大大縮短了和讀者的距離。
2)利于擴大報紙的宣傳效應,增強輿論引導力。將報紙內容放到網上進行宣傳,無異于對內容進行了二次傳播,一次生產,多次傳播,必將報紙原創新聞的影響力和創造力進行了多次增值,延伸出新的價值鏈,擴大了報紙的宣傳效應。而且,網站的內容又有所創新,并不僅僅是報紙的生搬硬套,增強了報紙的輿論引導能力。
3)有利于報紙“走出去”。網絡為報紙開辟了新的傳播渠道,大大增強了報紙的全球影響力。網絡傳播是無國界的、跨地域的,報紙的信息和內容可以通過網絡傳播到世界各地,這就擴大了報紙的生態版圖。
1.2 提出的挑戰
1)網絡的發展使報紙的受眾分流,大量讀者都被網絡奪走,這種沖擊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明顯的。網絡的沖擊使公眾對報紙的接觸率降低,使報紙在競爭中遭遇短板。
2)網絡使報紙的廣告相應的遭遇了分流,使報紙的真實性受到沖擊。此外,報紙的著作權也被網絡侵害,使其產業價值鏈受到侵蝕。
報紙要想在新形勢下發展自身,就要既利用機遇又要勇敢地面對挑戰,這是不可更改的現實,也是大勢所趨。
2 報網融合的主要方式
網絡發展日新月異,速度越來越快,網絡技術越來越先進,網民越來越多,報網融合的手段和方式也層出不窮、日漸豐富多彩,目前應用最普遍的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技術應用型。在網頁顯著的位置征集新聞線索采訪欄目,采用論壇、MSN、QQ、微信、微博、郵件等形式與網民取得聯系,與受眾溝通交流,引導受眾的關注和激情。還可以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讓網民收看報紙組織的活動,并能讓其感受到采訪現場的氣氛,調動網民積極性。
2)多媒體應用型。網絡集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符號系統的優勢于一體,同時還可以生成平面、三維動畫、多維動畫、全息圖像、虛擬空間環境等不同形態,實現新聞信息的整合、重構和各種信息形態的相互轉換。網絡記者可以在利用多媒體輸出網上視頻的同時,利用數字技術附加文字稿件等,改變了以往的傳播形態,提高了傳播效率。
3)受眾參與型。在報網融合的新形勢下,受眾和報紙是平等的伙伴關系,受眾不再被動的接收信息,而是在上網讀報看信息的同時將自己的意見以不同形式反饋給報紙,讀者還可以發現提供線索,向報紙提供稿件,同時根據受眾在網上的投票,強化互動性和參與性,使報紙和讀者的關系更加緊密。
3 報網融合的創新發展
報紙要想“突圍”出去,使報網雙贏,就要根據形勢趨利避害,在思想觀念、經營模式、人才結構等多個方面有所轉型和完善。
3.1 轉變思想觀念,創新經營思路
1)轉變思想觀念,強化網絡意識。黨報的未來在于網絡,報網融合是黨報生存的必由之路,在黨報發展的各個環節都要有網絡意識,逐步提升黨報的網絡化生存能力。
2)創新經營思路,加強數據庫建設。轉變經營思路,以經營管理信息化為方向,在發行管理、廣告經營、財務核算、行政辦公等方面都要有所調整,以網絡化帶動報業經營。
3)整合報網的風格和形象。主報和網站同步設計,顏色、字體、圖片等方面統一契合,不能懸差太多。在這個前提下突出差異化,針對報網不同特色進行形象設計,從品牌視覺融合切入,使讀者和網民能夠清楚的高度的認同。
3.2 打造內容品牌,倡導技術創新
1)打造內容品牌,擴展內容資源,強化深度。內容和服務是黨報生存的核心問題,“內容為王”, 針對手中的不同需求進行開發利用,不斷提升服務質量。黨報要想在新環境下有新的出路,就要在內容的生產使用方面有所突破。采訪質量要不斷提高,內容有個性和特色,有思想有新意,實現內容的不可復制性。
2)倡導技術創新,開發數字技術,整合新興媒體。技術方面的不足是黨報報網融合存在的首要不足之處,在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方面,黨報應積極加強與網絡公司、電信公司、科研單位以及境外同行合作,互聯網服務供應業務和內容供應業務均已對媒體開放,黨報應利用這個契機發展自身。要做到技術成熟,黨報還應發展數字技術,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符號系統的優處于一體,將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手機傳播于一體,互相合作,共同開發,實現網絡、媒體、通信三者的大融合,打造出全新的融多種媒體形式于一體的數字媒體平臺。
參考文獻
[1]劉伯賢.黨報的數字化轉型[J].傳媒觀察,2007,(8):18-19.
[2]報網融合有前提更需方法[M].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