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紀濤 史黨峰
摘 要:建筑行業近年來快速發展,混凝土加固技術應用的越來越廣泛,能夠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增強建筑物的堅固性和穩定性。本文對這項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具體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可對相關人士有所幫助。
關鍵詞:混凝土;建筑結構;加固技術
從目前情況來看,建筑結構中鋼筋混凝土還是最為主要的形式之一。在混凝土建筑結構使用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結構性能以及質量都在不斷的降低,從而造成結構質量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影響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要通過必要的加固方式來避免此問題的發生。近些年我國混凝土建筑結構的加固技術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有效延長了建筑結構的使用壽命,對于進一步推動建筑行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的重要性
有利于保障結構安全由于受到傳統思維的影響,在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施工的時候,會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沒有制定完善的施工標準、沒有專業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后期缺乏維護,進而導致施工質量差的現象,也無法滿足當前建筑的實際需求。為了有效提升施工質量,解決鋼筋混凝土施工問題,就要結合這類問題,采取有效的處理對策,從而解決結構老化問題,并提升了工程安全性。
有利于強化結構耐久性結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多數施工人員專業素質低,在施工中無法提出專業意見,也無法站在專業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此外,無法對施工方案進行確定,降低了結構穩定性,且影響到建筑使用年限。在施工中,通過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的應用,不但提升了工程質量,還有效解決了結構施工工藝中的問題,提升了結構耐久性。
2 混凝土建筑結構加固改造技術分析
1)間接加固技術。在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加固施工中的應用在某一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加固的過程中,主要運用的是間接加固技術。這種技術的主要原理是通過了解房屋建筑的實際受力情況,在對房屋建筑進行合理的調整,從而使混凝土結構得到加固。這里要注意的是,在調整過程中,不能夠改變房屋的結構。在實際對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將抗彎混凝土的構件與預應力的方式相結合,從而實現對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在進行對外荷載限制的過程中,能夠降低荷載效應,同時也很大程度的提升混凝土結構的抗彎能力。在應用間接加固技術的過程中,與預應力的基礎加固技術相結合,讓預應力施加在混凝土結構上,從而改善房屋建筑混凝土的基本結構,與此同時,也能有效地增大房屋建筑相關結構的使用壽命,并通過利用臥式組裝的形式提升混凝土結構的抗壓能力。
2)型鋼外包加固方法。此種加固法適合用在承受靜力作用同時周邊環境濕度較為正常的情況下,是影響相對廣泛的方法之一。通過此種方法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構件的承載能力以及剛度,但是不能應用在截面尺寸較大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加固。從目前情況來看,此種方式較多應用在混凝土柱、梁、屋架等大跨度結構加固方面。此種加固方法的優勢在于:施工便捷,工程量較少,工期較短,不會影響建筑外觀等,在施工過程中只要對已有構件表面實施除銹處理即可。此種加固方法濕作業較少,構件完成了加固后24h可使用。外貼型鋼技術不會影響到原有建筑結構的相關內容(如外觀、自重、凈空、截面面積等),可有效提升整體結構強度及剛度,費用相對較低。但是此種加固方法主要是利用增加體外配筋來提升原有構件配盡量,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對粘貼鋼板要求較為嚴格,需要確保粘貼用膠具有較強的粘結力及彈性模量,因為這些膠粘劑的質量以及施工工藝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加固質量。完成了型鋼粘貼后若是在連接位置存在空鼓,再進行補救較為困難,同時用鋼量也較大。相對于增大截面加固法而言,此種方法后續的維修費用較高。
3)角筋箍筋加固法。角筋主要就是處在梁和柱子角位置或者墻體轉角位置的鋼筋,通過角筋能夠將荷載進行有效分散,從而避免墻體發生開裂的問題,防止造成建筑物的破壞。箍筋的作用在于增強斜截面抗剪強度要求,同時將受力主筋和受壓位置混筋骨架鋼筋進行有效連接,同時能夠進行主鋼筋的固定并且能夠使得構件內的相應鋼筋形成鋼筋骨架。應注意箍筋接頭需要通過交叉的方式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在柱角位置要通過雙扣交錯的方式進行鋼筋和箍筋的困扎,同時要確保綁扣相互之間按照八字形設置。通過此種加固方式可以在空間方面有效提升整個鋼筋結構的穩定性,確保鋼筋結構更加牢固。
4)碳纖維加固技術。(1)對于碳纖維布的選擇。碳纖維布是此種加固方法最為核心的內容,所以需要特別注意碳纖維布的選擇,要確保其符合設計方面的要求(一般要保證在300g/m2以上)。同時,所選擇的粘結膠要確保具有免底涂的特點,并且可以進行粘貼和修補。除此之外,所選擇的碳纖維布要確保其安全性,并滿足環保方面的要求。選擇材料過程中需要對其質量實施判定,可以選擇一小部分進行燃燒以判定其質量情況。如果選擇的材料出現灰燼則表明材料不合格。也可以在施工現場進行取樣試驗來明確材料的質量。(2)碳纖維加固技術施工工藝。第一,進行有效的表明處理。先要將所需加固的混凝土表明雜物清理干凈,同時要清除掉碳化層,保證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性。之后通過丙酮等有機溶劑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擦拭,保證其清潔性和干燥性。然后可以利用修補膠填平混凝土表面的裂縫缺陷,同時要進行糙化處理。完成這些操作后就可以進行碳纖維布的粘貼,同時要利用相應機械設備實施菱角部分的處理,確保其成為圓弧形。第二,碳纖維布的粘貼工藝。碳纖維布粘貼中主要包括“濕法鋪層”“常溫固化”兩方面內容。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先要在混凝土表面涂抹樹脂(要保證其均勻性),確保其干燥之后要對其實施找平,待找平層干燥后就可以進行碳纖維布的粘貼。在將碳纖維布粘貼到混凝土上之后要通過手壓的方式確保其固定好,同時要采用專用滾筒對纖維布實施碾壓保證其粘貼均勻性,確保樹脂可以完全填入到纖維布當中,保證和混凝土的完全融合。另外,若是碳纖維布通過多層粘貼的方式進行加固,那么一定要確保碳纖維布表面干燥后來進行。在進行碳纖維布粘貼時需要沿著梁長度方向進行,同時要在截斷位置、支座和集中荷載處通過橫向壓條對其進行壓實。
5)裂縫修補技術。裂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出現損壞最多的表現形式,將對結構的整體性、剛度及承載能力產生影響,甚至造成徹底損壞。裂縫修補技術在加固與修復領域應用廣泛。由于裂縫原因、性狀、功能要求及外部環境等要素存在差異性,修補的方法與材料的選擇也不相同。同時還要將其造成的結構承載力缺失納入修復計劃。在修復時,要結合具體情況,采取不同方法(表面處理、填充和灌漿)和材料(樹脂和水泥)。在處理正在發展之中的裂縫,要先采取措施使其終止發展,然后再進行加固。如果在實施中止措施之后,其發展趨勢仍難以控制,則應采取以樹脂為代表的柔性材料進行加固,限制發展過程。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詳細分析了混凝土建筑結構加固技術的主要應用,對各種技術內容進行了全面探討。針對不同的情況,應采取不同的技術,增強技術使用的合理性與適用性,保障各個環節施工的合理性。在實踐應用的基礎上,保證技術能夠提高建筑物的質量,延長工程的使用壽命,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卓.建筑結構常用檢測方法與加固技術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7(11):15–17.
[2]王霆.現代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施工技術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6(8):88–91.
[3]李從春.混凝土建筑結構的加固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16(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