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玲
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要用一顆愛心滋潤學生的心田,讓學生親近你;用一顆童心走進學生的世界,與學生成為朋友;用一顆責任心規正學生的行為,讓學生明辨是非對錯;用一顆耐心等待學生的成長,寬容理解他們;用一顆匠心培育學生成材,讓他們各展所長。
有人問我:“你在一個崗位上干二十多年,你不覺得厭倦嗎?天天對著學生,你不覺得煩嗎?” 是啊,從教二十多年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累是肯定的,但說厭煩還真沒有。因為我覺得每一個學生都是一顆種子,他們會開出什么樣的花、結出什么樣的果,讓你充滿期待;晚開早開,總會給你驚喜。小學的班主任工作,就是好好培育這些幼芽,讓他們健康成長。“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我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銘。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熱愛本職工作的老師才會愛學生。嬰兒都會分辨誰愛她誰不愛她,更何況我們的學生呢?愛學生,學生才會親近你,學生親近你,才會聽你的教導,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這種愛是要發自內心的,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里。我們總說要一碗水端平,但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對一些情況特殊的學生會傾注更多的愛。我曾經教過一個學生叫小德:他不愛說話,上課挺守紀律的,但經常被同學投訴他打人。于是,我從多方面了去解情況。原來,小德的爸媽離婚了,媽媽和外婆不準他見爸爸,還叫同學監視他,只要他和爸爸見面,小德回去就會被打。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兩年。后來他爸爸為了不讓小德挨打就沒來了。小德邊哭邊跟我說:“他們不讓我見爸爸,我就打死他們!”我輕撫著他的頭,先給他進行心理疏導,讓他相信老師會處理好這件事。接著,我狠狠地批評了那些回去告狀的孩子,讓他們認識自己的錯誤。最后,我決定去找他媽媽和外婆談談。同事知道后都勸我別自討苦吃,他媽媽和外婆都是村里厲害的角色。可小德是我的學生,我怎么能不管呢?在不知道吃了多少次閉門羹,受了多少罵,被趕了多少回之后,她們終于同意爸爸見孩子了,但只能在學校,不能帶出校外。那一天,小德爸爸來的時候,我正在上課。他爸爸站在教室門口,哽咽地問:“我能陪我兒子上節課嗎?” 我讓他坐在小德旁邊,他當然不是聽課,而是一直看著小德……那一節課我畢生難忘。自此以后,小德活潑開朗了,跟同學關系也好多了,還當選為語文課代表。后來小德說:“李老師,我相信你。”是他相信了愛,愛是無堅不摧的。
孩子的世界是純潔的,他們看世界、想問題都很直觀,不會像成年人一樣在腦子里進行加工過后再呈現出來。所以,要走進孩子的心其實很簡單:簡單點,保持一顆童心就好。我信奉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你若變成小孩,便有驚人的奇跡出現”。別把自己當老師,把自己當作一個學生。端著老師的架子高高在上的老師只會讓學生敬而遠之,帶著一顆童心去走進學生世界的老師,才能融進學生當中,才能讓學生親而近之。保持一顆童心,與學生一起游戲。說起來也許有人不相信,小學各個年齡段學生玩的游戲我都會玩,學生最經常的反應就是“老師,你也會玩這個!”游戲拉近我與學生的距離。和學生一起盡情玩,不要怕不會玩、不要怕輸,也不要怕被學生笑話,因為在你跟他們一起玩的時候,你只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們已經認可你這個朋友,而非老師。保持一顆童心,與學生一起聊天,聊他們喜歡的話題。這么多年來,我都是先走進學生:學生喜歡看那的書,我會去看,學生喜歡看的卡通片,我也去看。這些東西讓學生越來越喜歡和我聊天。他們把我當朋友了,他們也想知道我喜歡看什么書了,再后來他們就直接問我:“老師,還有哪些好看的書,你告訴我們唄。”而這正是我想要的。保持一顆童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擊掌歡慶、傷心流淚、拉鉤保密……保持一顆童心,引導他們去打開一扇扇五彩斑斕的水晶之門。
學生來學校是來受教育的,老師有責任對他們進行其他各方面的教育。一個沒有責任心的老師從來都不會是一個好老師,我相信絕大部分老師都是很有責任心的。可是現實生活中,由于一些家長的過激行為,很多老師都不敢管學生了,每當看到這樣的報道,我都十分痛心,也曾猶豫過:對于學生的過錯行為,我還管嗎?可是,教育者的責任心告訴我:一定得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千教萬教,叫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其實,很多問題孩子的根源都在家庭、父母,比如一個孩子長期不完成作業,他母親說“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一個孩子老愛惹事,全班同學都看見了,他還總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他母親卻說“我的孩子不會撒謊,是班里的同學針對他”。還曾教過一個學生,老愛打架滋事,擾亂課堂。在他又一次打架后我約他的家長談話。他們父子倆在學校一碰面的對話是這樣的:“輸了還是贏了?“贏了。”“好樣的。”一聽這對話問題的根源就找到了:這家長的教育很有問題。我狠狠地批評了家長,之后再慢慢規正孩子的思想、行為。學生的這些不良行為都需要老師用一顆責任心去發現、去規正。做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無愧于心。
有一個詞叫靜待花開。學生就是那含苞的花蕾,老師就是花蕾旁的守護者,我們要有耐心等待花開。我曾經教過一個學生叫小浩,之前的班主任告訴我他性格古怪,有點心理問題,提醒我讓他自己一個人坐,還告誡我:他不惹出什么大事就不要管那么多了。后來發現也確實如此:上課回答問題時,他總是說一些與問題無關的話題引同學們發笑;別人不跟他玩,他總要打一下別人或動一下別人的東西,讓別人注意他;有同學偶爾跟他玩時,他又投訴別人別人老纏著他;批評他,他就用額頭撞桌子撞墻……可他是我的學生,我是他的班主任,我怎么能不管呢?我怎么能放棄他呢?于是,我去了解他、了解他的家庭、他成長的環境,以便找到教育的切入點。我花了不少心思和時間才和他成為朋友,發現他的想法其實很單純,就是想引起老師的關注。然后我與他約法三章。我知道,約法三章也不可能讓他一下子改過來,我得有耐心、給他一段緩沖的時間。慢慢的,他犯錯誤的時間間隔越來越長,再后來很少犯錯了,偶爾犯錯他也會不好意思了,最后他代表學校參加鎮的數學競賽拿了一等獎。他拿著獎狀跑向我的時候,笑得像一朵綻開的花。靜靜地等待學生的成長,我有耐心。
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最后成為什么樣的藝術品,需要老師精心雕琢、打磨。所以,作為班主任,要匠心獨運、慧眼識珠,讓每一個孩子的特長得到發揮、發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擔任班主任這么多年,我很注重這一點。上文提到的小浩,我發現他數學能力特別強,就鼓勵他,給他設定進步的目標,結果他拿了鎮的數學競賽一等獎;體育特別棒的,我鼓勵他們朝這個方向發展,結果,校運會上我們班拿了團體總分第一名;一個成績不好但寫字特別漂亮的學生,我鼓勵她加把勁去練,后來她拿了縣書法比賽一等獎;一個學習不是最優秀但管理能力很強的學生成為班長,她把班級管理得很好,我們班個個月被評為文明班……閃光點點燃他們心底進取的欲望,其他方面也會越來越好。是一棵草,就讓他們綠遍原野;是一朵花,就讓他們綻成花海;是一顆星,就讓他們耀眼奪目;是一只鷹,就讓他們的翅膀更有力。
教無定法,唯愛永恒。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與同行共勉。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園洲陣村小學) ??用的是二十四色色相環。第二階段,不同色相對比的配色能產生什么效果,給人什么的感受?在傳統課堂實際教學中,學生如果進行調色、構圖、再
(下轉第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