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霞
考試對于衡量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程度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大學生考試作弊已經成為較為普遍的現象,藝術類大學生考試作弊現象更加嚴重,屢禁不止,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任何級別的考試都會不同程度出現作弊現象,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心理逐漸成熟,學生對學校的管理制度摸清吃透,作弊率也有所增加。考試作弊人數日益增多,考試作弊主體呈現多元化的特征,不再僅限于學習成績差的同學,表現較好、成績優秀的學生也加入到作弊的行列,甚至監考教師、考務人員為了利益也加入到協助學生作弊的行列中。作弊手段具有專業化特征,科技含量高,學生很容易在網上購買到作弊設備,極大地提高了監考的難度??荚囎鞅赚F象嚴重影響了高校的學風、校風,干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荚囎鞅滓呀洸粌H是個別學生的品德問題,而且成為高校的普遍問題以及社會問題。
1.藝術類大學生自身特點導致考試作弊現象嚴重
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活躍,情感豐富,不喜歡被約束,個性鮮明,以自我為中心,行為散漫、隨意,在學習方面重視自身的專業發展,文化基礎薄弱,認為只要學好專業知識就可以,文化課知識沒有用。部分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觀,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足,主動性差,時間觀念單薄,學習態度不端正,上課經常遲到、早退甚至曠課,課堂上不注意聽講,考試前沒有做充分的復習準備,甚至不做準備,考試通過率較低,導致個別學生出現了投機取巧的僥幸心理,想通過考試作弊提高考試通過率。
2.評獎評優、保研、出國等原因的刺激導致學生出現考試作弊現象
很多平時表現較好、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也加入到考試作弊的行列。原因是評獎評優、保研、出國等對學習成績有較高的要求,而對于藝術類大學生來說,他們專業成績可能會不錯,但是文化基礎薄弱,因此他們為了取得更高的成績,就想到了通過考試作弊來提高個人的成績。
3.群體效應的影響導致作弊現象嚴重
有的學生本來沒有作弊的打算,但是看到很多周圍同學作弊沒有被抓,自己就產生了不平衡心理,覺得自己辛苦復習、認真作答得到的分數可能還沒有作弊同學的分數高,在群體效應的影響下,也加入到作弊的行列中。
4.藝術類高校考試監管較寬松,誠信教育力度不夠
藝術類高??荚嚤O管寬松,部分監考人員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對監考工作不認真,從而助長了學生作弊的膽量。一些高校誠信教育的力度不夠,往往流于形式化教育,學生往往“左耳朵聽,右耳朵冒”,誠信教育沒有真正使學生外化于行、內化于心。
1.完善藝術類高校誠信教育體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教育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考試作弊現象是誠信缺失最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因此完善藝術類高校誠信教育體系、營造大學生誠信的校園氛圍、增強學生誠信意識十分必要。通過開展誠信講座、誠信教育主題班團會、誠信教育櫥窗宣傳,組織遵守誠信承諾書的簽名活動,開展誠信教育主題校園文化活動,樹立榜樣激勵機制等形式,將誠信教育納入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環節,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使學生知行合一,形成 “人人講誠信”的責任感,一定程度避免了考試作弊現象發生。
2.加強學風建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和分數觀,從學生主體激發其內在學習動力,結合學生在考風、考紀方面存在問題,各年級以班級、團支部為單位,在誠信承諾書上簽名,做出承諾,督促學生相互監督,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營造良好的考風、考紀環境。針對不同學生出現的不同問題,分別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工作。從新生入學起,就加強教育,讓學生了解遲到、早退、曠課以及考試作弊的相應處分和嚴重后果,同時提高監考教師和考務人員的責任心,對于出現徇私舞弊的行為要嚴格處理,從而促進學風建設。
3.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應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改進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改進考核機制,在考核中融入學生的學習態度等因素,綜合考核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一定程度地避免了遲到、早退、曠課、考試作弊等不良行為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