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文林
竹笛在中國民族樂器中具有長遠而璀璨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演奏竹笛的時候需要把握好竹笛的音樂,在單音環境中可以產生一些變化,并且通過音樂更好地呈現出來。竹笛這類民族樂器表演加入了情感元素,所以演奏者需要將自身感情融入進去,還要有效地培養自身素質,演奏者要有較高的演奏水平,然后能夠通過演奏方式來呈現情感內容。實現情感和演奏形式的完美結合,演奏者還要深入地了解樂曲的形成情況,要不斷地提高自身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彈奏一曲高質量的樂曲。故本文主要根據竹笛演奏過程中產生的情感和體驗進行分析,并且思考提高竹笛藝術水平的方法。
竹笛可以分成兩種派別,分別是南派和北派。而竹笛演奏技巧中需要運用氣、指、舌和唇等部位。由于氣是萬物生長的根源,它具有深遠而重要的意義,也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氣和人類的一呼一吸都有著緊密聯系。所以說“氣”在竹笛技巧的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指”則表示的是演奏者的手指,這需要演奏者的手指靈活程度較高。而“舌”則表示的是人類對味覺的捕捉能力,舌是人們談話時需要運用的重要器官,所以演奏者在進行竹笛演奏的時候需要有效地運用好舌頭,更好地體現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而“唇”需要恰到好處地使用口勁,并且保持呼吸的順暢和節奏。
所以演奏者在演奏竹笛樂曲的時候要充分地運用氣、指、舌、唇等部位,全面地表達自身情感。不管是使用哪種演奏技巧,都需要強化練習和實踐,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掌握竹笛演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演奏者在演奏的時候還要確保曲子原本的優美和動聽。需要根據具體的曲子來定調,由于不同曲子的調也有所不同,那么演奏者還要考慮竹笛的派別。一般來說,北派中竹笛定調比較高,北方音樂相對高昂和豪爽,而南派竹笛定調比較低,南派曲子相對優美和婉轉。
通常情況下,演奏者在研究樂曲之前要知曉樂曲的來源、目的和創作環節,然后才可以深入地分析竹笛音樂中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要素。優秀的樂曲具備超強的體現形式和組成結構,像《向往》這類作品中就是把中弱力度和中強力度進行結合,從而更好地展現溫和細膩的情感特點。
音樂規模在改變的時候,需要將樂句的長度和組成方式有效地連接起來,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達到音樂情感上的差異性,這也就是最基本的音樂結構。而竹笛音樂作為一種音樂形態,其音樂結構更有意義和特色,它具有一定的條理性。站在情感的角度來看,可以根據音樂語言來融合不同元素,從而更好地彰顯樂曲的內容和意義。另外,演奏者需要把握好不同音樂作品之間的內容來練習,并且掌握不同段落之間的內在情感關系。
一般來說,對于竹笛音樂作品的分析需要基于情感的外在聯想,主題作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這與演奏者對作品的理解有著較大關系,不同的演奏者對于作品的理解不同,那么其呈現出來的情感狀態也會不一樣。竹笛演奏者需要基于作品演奏的基本情感,隨后不斷地展開豐富的聯想,從而更加有效地感受創作主體的內心情感。像《秦川抒懷》這類竹笛音樂演奏作品中就蘊含了創作主體對西北人民的質樸情懷的表達,所以演奏者應該更好地把握住西北人民的熱情英勇的性格特點,通過強音的運用來更好地凸顯主題作品中的藝術特色,淋漓盡致地表現西北漢子的剛勁和豪情。
竹笛演奏者在演奏曲目的時候要把作品中的感情展現出來,還要表現較為高超的藝術水平和綜合素質。那么演奏者應該根據自身情況,有效地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思想內涵,演奏者的文化素養與作品的表現力有著很大關系,而竹笛音樂作品的內涵與品質需要進一步深挖作品的藝術背景,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完善和豐富。演奏者要善于學習和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和美,提高發現生活中真善美的能力,并且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拉近作品與觀眾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展示出作品中的深刻內涵,以及演奏者的情感和體驗。
由于藝術作品一般都會被觀眾看作是“高大上”的代表,竹笛演奏者在演奏的時候也會盡量保持和創作主體思想上的一致,只有準確而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才可以更好地將曲目的核心內容演奏出來。演奏技術修養主要表現為演奏者的演奏能力,這需要通過一些優美的音色來帶動觀眾的聽覺,從而帶給觀眾全新而又舒服的感受,同時這也是竹笛演奏中的特色所在。演奏者要不斷地完善自身的演奏本領,并且有效地促進演奏技術和情感的結合,促進演奏效果的有效改善。
情感的展現是樂曲演奏過程中的重要內容,這對于演奏者能力的考驗也有重要意義,它能夠有效地傳達出樂曲中的思想情感,還能夠幫助演奏者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這也是竹笛演奏者必須達到的演奏標準之一。演奏者在平常的練習當中,不僅要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術和能力,還要注重開發自身的音樂潛力,具備較高的審美鑒賞能力,演奏者要充分地認識自身特點,不斷培養優良的綜合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
通過學習和了解音樂知識可以更好地了解音樂,這也可以把音樂表達內容和竹笛演奏技巧相結合,生動形象地展現出音樂的內涵,具有較好的表現效果。像《秦川情》這類竹笛音樂作品,演奏者需要對這首曲子的內容進行分析,掌握曲中對秦川人熱情好客、爽朗率真性格的贊美之情,然后在演奏竹笛的時候重點表現秦川人的特點,這樣就可以幫助演奏者更好地把情感投入到演奏當中,從而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還可以讓聽眾更好地了解曲子的內容,感受到秦川人民的熱情好客特點,享受音樂所帶來的快樂。
平常生活中,不同人的行為、風格和情感都有所不同,這與社會活動也有著一定的關系,所以演奏者在平常生活中需要多參與活動,豐富自身經歷和閱歷,然后在活動當中傳達并收獲情感。演奏者還要將自身情感與音樂內容、竹笛演奏結合起來,實現音樂情感與音樂內容的有機統一。
竹笛藝術需要更多的音樂愛好者和演奏家探索和發現,通過音樂伴奏可以更好地完善樂器,在音樂演奏中借助竹笛來傳達音樂中的情感和心情。演奏者不僅要熟練地掌握竹笛演奏技巧,還應該揣摩作曲中的情感內涵,強化笛技巧與音樂情感表現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