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燕
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qū)新民小學
朗讀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是學習語文的有效方式。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受到感情上的熏陶,完成語文的情感教育。指導學生的朗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把課文中的字詞讀正確。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每一個字都要讀正確,吐字清晰,聲音洪亮;不能漏掉原文中的字詞,做到不少字、不加字;語氣要干脆利索,不能拖泥帶水。學生要達到這些朗讀的標準要求,不能只練習嘴上功夫,而且要眼到心到。閱讀的時候不要著急。例如在學習《陳嘉庚辦學》的時候,文中的“賺”“隆”“豫”等字都是本文的生詞,教師在學生朗讀課文之前,應該先讓學生通過查字典等方式熟練掌握課文中的生字,掃清朗讀障礙再進行課文的朗讀。
在準確朗讀的基礎之上還要句子通暢流利。流利的朗讀不是盡量地快,而是速度要盡量適中,能完整表達一個意思。在閱讀的時候該停頓停頓,不能“一氣呵成”。
最后,在朗讀文章的時候,要通過語速、聲調等方式傳遞出文章的情感。小學的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語文知識學習,還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朗讀就是進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朗讀可以加強對文章的理解,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情感。例如在《我不能忘記祖國》一文中的宋慶齡的一段話:“歷史確實是在不斷變化著的……有一天,東方睡獅的吼聲必將震驚全世界……”這段話學生在朗讀的時候要讀出句子中蘊藏的豐富情感,開始是平和的、冷靜的,而后變得高昂、氣勢充沛,學生需要仔細閱讀,反復練習,才能在朗讀中正確傳達文中的情感。
示范朗讀也是提升學生朗讀水平的有效途徑,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課文或者教師示范朗讀都是示范朗讀經常采用的形式。多媒體示范語音相對清晰、規(guī)范,而且可以反復循環(huán)播放,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點。在示范的過程中,學生還需要觀察朗讀者的表情、感受朗讀的氛圍,這都是多媒體技術所不具備的。所以在小學的朗讀教學中一般是采用兩者結合的方法來進行朗讀示范的。小學生非常善于模仿,通過模仿可以更迅速地掌握朗讀的方法和技巧。通過反復的模仿和訓練,學生可以很快達到與教師非常接近的水準。
教師可以在講解課文之前做范讀,或者播放文章錄音,這是最經常采用的方法。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講解文章之前做示范,同時使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桂林山水的高清圖片或者視頻,將學生帶入文中的情景,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教師也可以在講解文章的過程中,示范朗讀文章的段落和句子。這時候的朗讀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重點語句。例如在學習《九色鹿》時,教師可以重點示范第八段的朗讀,這里是課文的高潮,集中表現(xiàn)了九色鹿的勇敢和智慧。
朗讀方式,除采用一般的范讀、自由讀、齊讀等,還可采用其他一些具有特色的新形式。采取多種朗讀形式,使學生愿讀、樂讀。在朗讀時可采用指名讀、自己選段讀、小組齊讀、分角色讀、男女生賽讀、小組合作讀、角色假想讀、手勢導讀、打擂臺讀、引讀、幫讀、領讀、配樂朗讀等多種形式,更能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從而提高讀的質量。朗讀技巧方面,這里主要談談朗讀的語調、語氣和節(jié)奏。文章中句子的感情基調決定著朗讀的語調。
文章的感情基調有以下幾種:(1)親切愛憐;(2)追憶纏綿;(3)壓抑悲憤;(4)激越豪壯;(5)深情贊揚等。對于以上感情基調,具體朗讀時可分為兩種情況,對于歌頌、斥責等感情色彩強烈的文字,應采用高調;對于婉約、低沉等感情色彩弱的文字,宜低調處理。語氣方面,指朗讀的輕與重,對于重要的、感情意味濃重的內容,要讀得重一點、強一些;對于次要的、感情意味平淡的內容,宜讀得輕一點、弱一些。節(jié)奏方面,指朗讀的快與慢。大多數情況下,朗讀的節(jié)奏應保持快慢適中的速度,以便于聆聽者的理解和品味。而對于場面激烈、活躍、緊促,抒發(fā)感情濃烈的文字,要讀得快些。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朗讀,對于語音規(guī)范、口語表達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首先要明確朗讀教學的標準,嚴格按照這些標準來要求學生;其次做好示范教學,讓學生通過模仿不斷提升朗讀水平;最后要指導學生一些朗讀的技巧和方法,以此實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